“形婚”(形式婚姻),指的是男同志和女同志两个互相有自主意愿的成年人,进行不基于爱情的法律民事结合。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同性婚姻合法化依然遥遥无期,很多LGBTIQ+性少数群体会选择形婚的方式,缓解自己和家庭的压力。
在一个有60多人的“形婚资源”微信群中,有“形婚报名模板”列出了希望寻找形婚对象的相关条件和要求。其中有常见的性别、身高、体重、年龄、职业、是否有车房等需要填写的个人情况之外,还有是否PR、感情(真实同志感情状况)、是否要小孩和计划结婚时间等。
而在“要求对方”一栏中还有“是否同住”这一情况需要说明。形婚没有“爱”也没有“性”
Investigadores australianos identifican mejor rendimiento escolar entre niños de parejas del mismo sexo Source: Getty Images
一位在澳大利亚生活多年并且曾经认真考虑过形婚的华人男同志H君介绍说,在形婚关系中,协议结婚的对象双方并没有真实的感情关系,而且因为是男同志和女同志,所以他们之间也不会有性关系。
通过网站和同志圈认识之后,双方谈妥条件,认为可以彼此接受,一场“假结婚”就开始了。“结婚的整个流程和正常婚姻是一样的,只不过正常婚姻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而形婚只是一种形式婚姻,结婚以后依然各自过各自的生活。”
也就是说,在形婚中的男同志和女同志,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同性伴侣,虽然居住在一个屋檐下,但完全是分开生活。只有在见对方父母家庭和一些公开场合,才会以“夫妻”的身份出现。
澳大利亚华人同志权益组织澳紐彩盟 ANTRA的主席郑宇正从事法律工作,他介绍说:“形婚从法律上来看并无大碍,说白了就是一个默认的合同关系。互相尊重彼此的空间、界限和生活准则。因此,从道理上形婚并不是一件坏事。”
但他也提到,对于大部分华人来说,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和传宗接待的开始。这种不基于感情的“假结婚”,最怕的就是被戳破。形婚源于欺骗,最怕被父母戳破
Two friends or sisters playing with a leaf in Beijing,China. Source: E+
由于来自父母的压力太大,H君也不忍心让父母过分担忧,他曾一度非常认真地考虑形婚这种方式,但考虑到形婚的风险,最终选择了放弃。
他说:“凭着父母对自己的了解,很有可能在平时生活中就发现一些端倪。如果父母发现你们并不是正常的夫妻关系,非但没有解决你要逃避催婚压力的问题,而且还会有其他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你去面对,这个风险我看来是很大的。”
郑宇正也承认,选择形婚“或许就是为了搪塞多事的家人、朋友、同事,甚至是使自己能在中资企业或上流华人社会被视为‘成功人士’的一个表象”。
H君经过慎重的考虑后,最终没有走上形婚这条道路。因为他觉得这不但是欺骗父母,更是辜负了他们的一番苦心。“他们本来是希望你在情感上和生活上都有个人来照顾,但选择形婚的话,两个人也不可能有多么相濡以沫……即欺骗了父母,也辜负了他们的苦心,所以我没有这样做。”形婚: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Bride and groom at wedding ceremony. Source: Moment RF
记者多方了解,发现形婚这种现象确实在澳大利亚华人同志圈中存在,一部分人正在积极寻找形婚的对象。但对于大多数华人同志来说,如果可以选择,他们不希望选择形婚。而这份选择权,主要在于华人父母能否接受自己的同性性取向。
H君也谈到,是否选择出柜和形婚,和自己父母的接受程度有关。他说:“虽然我们在澳洲,但父母不一定在澳洲。父母对这方面(性少数群体)的信息很有限,父母的观念还是以前比较陈旧的观念。”
郑宇正也说到:“很大一部分的华人通过留学、投资、经商等方式获得澳洲的居留权。对很多同志来说,这个居留权的背后或许是父母的积蓄、棺材本。毕竟是得到了父母的财政支持才获得今天的成就,这使得很多华人选择“形婚”来完成对父母的愧疚,以自己看似风光的婚姻回馈父母的大恩大德。”
是否出柜、是否形婚,这个问题对于华人来说更多的是一个家庭问题。一旦做了这个选择,结果就要自己和家人来共同承担。
H君说:
我希望尊重每一个家庭不同的情况,即使Ta选择不出柜,即使Ta选择形婚,我们也可以理解也许Ta有自己的原因。
华人同志采取形婚是为了父母,父母则被期待着成为这个尴尬局面的破解人。
点击收听H君的故事:
LISTEN TO
“形婚”,在澳华人同志的无奈选择
SBS Chinese
06/12/201908:17
*应采访人要求,文中使用化名,声音经过处理。
READ MORE
2018年同性婚姻注冊逾65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