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做】香港虛擬博物館長做到「生蛇」:想香港繼續被看見

343059194_906655543895206_8683621688652852258_n.jpg

利舞臺戲院是其中一個「展品」。

有些事情不說,不代表不存在,有些消失的事物,不再被提起卻可能會從此化煙。


一名已移居海外已逾20年的港人,在2022年時成立網站「香港虛擬博物館」(hongkongxrmuseum),以新科技XR技術,將香港已消失的歷史事物重現,一人經營不收分文,甚至做到大病「生蛇」,全因「想香港繼續被看見」。

「香港虛擬博物館」(hongkongxrmuseum)是一個網上的虛擬博物館,根據其網站的介紹,博物館是利用人工智能工具,保護香港文化,促進大家對香港豐富而獨特的文化遺產的了解,並將香港文化與全球社會聯繫。

在香港虛擬博物館上,有不同的虛擬「展品」,AR類的包括報紙檔、人力車及火水爐等,而VR類的則有珍寶海鮮舫和利舞臺戲院等。博物館亦會參與其他的展覽,如在本年初,博物館亦有參加在墨爾本的廣東話活動日。

而這一個虛擬博物館,背後原來只有一個人在運作。
250631432_105665468585725_1502483575551224313_n.jpg
香港虛擬博物館。(HKXRM FACEBOOK圖片)

新科技說好香港故事

已移民美國逾20年的Esther,就是博物館的「貓館長」,她覺得香港這數年發生的事,令到好多香港人不開心,同時亦很壓抑,話題很多時都圍繞移民不移民,她會想,可以做甚麼去打破悶局,而她自己,就會透過學習新知識,以一些新科技,繼續將香港故事同外國接軌,透過一些新方法去重新看舊事物,令到香港人的故事可以繼續延續,她形容這也是一種療癒。

Esther指,在2019年香港發生「反修例」社會運動前,外國人很少知道香港是甚麼地方,認識香港主要是由香港的電影,但香港其實有好豐富的文化,只不過一直以來,香港的經濟發展比文化發展更加蜚聲國際,因此香港的文化發展比較少被留意。

Esther覺得香港有很多事,很多文化是好值得,可以繼續被記起,繼續被討論,在2022年她創立了「香港虛擬博物館」,目的是把在香港已消失的事物,以新科技再呈現。

XR全名是Extended Reality,另一種說法是spatial computing,即是空間運轉,XR再分為虛擬實境(VR)或擴增實境(AR)等技術,透過一個電子儀器,如電話,或VR headset等,將一些數碼電子內容呈現,或與現實世界重疊。

Esther 舉例指,數年前曾很流行的遊戲「Pokémon GO」,就是其中一個AR游戲的例子,《Pokémon GO》利用AR及全球定位系統(GPS),讓玩家可在周遭環境捕捉、戰鬥、訓練和交易虛擬小精靈。
286399861_168798125605792_2769015009016010016_n.jpg
AR展品包括人力車。(HKXRM FACEBOOK圖片)

曾做到「生蛇」

製作一個XR項目的工序不簡單,據Esther 介紹,首先要做很多的資料搜集,包括文字上與圖片上的資料,設計師要對所畫的事物每個細節都很了解,她以她第一個作品火水爐為例,她要了解火水爐是如何運作和整體結構,才可用3D軟件把火水爐重新建構出來,而玩家甚至可以把火水爐打開,只是一個火水爐的項目,Esther就做了3星期。

除了要把事物以3D的方式建構,Esther亦堅持每個項目都會配上背景資料,或故事,Esther指,自己很喜歡行博物館,而博物館的展品都會有介紹,只有配有故事,參觀人士才會了解展品,否則就只是一件死物,是全沒有意義。

雖然「香港虛擬博物館」這個專頁是由興趣開始,但Esther直言自己是以一個全職的時間來做,她下班之後,就把所有時間花在製作虛擬展品,但「香港虛擬博物館」基本上只有她一個人在運作,而一個人的時間實在有限,因此每個項目花的時間都很長,如利舞臺戲院她就花了8個月,而現時仍在繼續。

她自己亦直言全沒有娛樂,更試過做到「生蛇」,當有他人邀請她去做展覽,她更要自費飛去當地送上展覽物資,及策展,去年她就為此花了近2萬美元。
CuratorCat_Headshot.png
博物館主要只有Esther一人在運作。(受訪者提供)

美好的香港精神

做到廢寢忘餐,更沒有收取分毫,到底是甚麼支持她把展覽館運作下去?Esther指,就是她所得到的回響,例如她做了火水爐後,會有人跟她說「我記得呢嚿嘢,以前攞嚟打邊爐,去沖涼」,她認為自己,透過這些東西,又可以翻起他人的回憶,是大家的共同回憶,這很寶貴,希望自己所製作的「展品」,能成為跨年紀,跨年代的話題。

Esther想透過展品表達的,亦有一種香港精神,她覺得最美好的香港精神,是互助互動,
香港人係好勤力,好肯捱啦,好聰明。又有效率。
Esther
她覺得香港人有追求正確,追求公義,追求法治而非人治。

她以其中一個項目人力車背後的故事作例子,在人力車盛行的時候,當時外籍客人的歧視問題嚴重, 毆打同侮辱車夫事件經常發生, 而當時警察都偏向維護外籍乘客, 被處罰的都是車夫,於是人力車司機開始組織自己的工會, 為自己爭取權益同生活保障。

香港人力量

Esther在製作不同項目時所做的資料搜集,都讓她了解到香港人越被壓迫,特別是草根階層,都會互相幫助。而她認為,由2019年開始,香港近年最動盪的時間是人性彰顯,發揮得最好的1年,雖然她不在香港,但她有聽說過,覺得大家都會互相幫助,「就算是你不認識的人,你見到他在地下度受傷,或者你見到他有事發生,你會幫佢」。

她指,在2019年後,大家開始知道香港,與外國人介紹香港時,都開始有話題,她認為這就是香港人發揮的力量。

而這一種互助精神,其實亦有體現在她營運香港虛擬博物館的過程中,雖說博物館只有她一個人主力負責,但沿路上亦出現過不少人幫助她,Esther指,有時候會有其他3D設計師會向她提供一些3D 模型,或其他修讀相關相關課程的學生,有些有志於此行業發展的人,都會向她提供資源,除了在創作層面上,在舉辦展覽方面,亦有不少人願意無償為她組織,
所以其實有好多人幫,沿路有好多人對傳承香港文化有興趣,佢哋透過我去傳承香港文化。
Esther
對此Esther也是很感謝這些有心人,但始終博物館的「固定斑底」只有她一人,難以定期有新展品更新,因此她早前把博物館申請成正式的NGO,希望之後可尋求外國的資助,可增加人手,令整件事更加有規模,和可持續下去,她指,雖然現時亦有有心人捐款,但捐款只可應付頂目開支不足10%。
386497102_328259476373965_6834009216799413564_n.jpg
展覽館亦會參與不同的展覽。(HKXRM FACEBOOK圖片)

讓香港繼續被看見

對於博物館可以走到多遠,她指「有回應咪繼續做囉」,「可能有日我講完(香港故事)就完㗎」,但她亦認為,香港仍然有好多故事可說,空間很大,她指:
個個都話係講文化,個個都話係講香港故事,咁個精髓係啲咩?
Esther
而她認為香港故事是不只「雞蛋仔蛋撻」。

作為一名離港多年的港人,Esther亦坦言,聽過有人說「即係我都搬咗嚟(海外)喇,過咗海就神仙啦」,但Esther認為,已流散海外的港人,仍然都會留意香港的事,仍然喜歡香港的味道,直言「佢哋好似自己唔知㗎,即係佢哋唔知道自己個聯繫有咁深刻」。

Esther的一個小願望,就是希望透過展覽館,令香港以外的人了解香港,及對香港更加產生興趣,令香港不要被遺忘,讓香港繼續被看見。

更多內容請聽錄音訪問。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