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日授勳】至少6華裔獲頒勳銜 奉獻藝術農業醫學及社區

2024年澳洲日的授勳名單公佈,有1,042名澳洲人獲得殊榮,其中包括至少6位來自各行業的華裔傑出人士。

Chinese honour 2024.png

(左起)農業科學家陳德立、藝術家李林迪和社區領袖彭廣明。 Credit: SBS Chinese/Supplied

澳洲勳章(Order of Australia)包括綜合類勳章和軍事類勳章。綜合類分為四個級別,分別為澳洲同伴勳章(AC)、澳洲官佐勳章(AO)、澳洲員佐勳章(AM),以及澳洲勳位勳章(OAM)。

,今次至少有2位華裔獲得官佐勳章、1位獲得員佐勳章、3位獲得勳位勳章。他們接受了SBS中文的訪問。

李林迪

因其多年來在文藝界的卓越貢獻而獲政府頒授澳洲官佐勳章(AO)。

李林迪的父母在中國經歷了日本侵華和國共內戰,因社會動蕩決定投奔澳洲親屬。先行赴澳的父親一去就是8年,帶著兩兄妹的母親含辛茹苦終於在布里斯本一家團聚,而李林迪於1954年在這裡出生。

她接受SBS中文訪問時,憶述當年華人飽受種族歧視:父親想買地卻被地主拒絕,只能托本地友人買下再原價轉售;她交白人男朋友卻被同學提醒不要被人看見,否則會誤會是「亞裔妓女」。

種種遭遇令她一度討厭自己的種族,直至走上藝術道路之後,她的內心才得以和自己的華人身份和解、共存並擁抱這獨特之處。
這是一分恩賜,可能這恩賜是從痛苦中得來的,但這是奇妙的恩賜。
約40年前,李林迪在意大利參觀一幅畫作,被深深吸引,隨後發現這是一位女畫家的作品。在那個「女性從事藝術工作是瘋狂想法」的年代,她毅然決定攻讀藝術。

40年後,她的作品見於澳洲重要藝術地標,成為知名的公眾藝術品。她也在雪梨藝術學院、Artspace視覺藝術中心、4A當代亞洲藝術中心、澳洲藝術委員會等機構致力藝術發展培育和管理工作。

對於這次獲頒勳銜,她認為這說明共融已成為文化的一部份,「令其他人看到一個例証去追夢。」她希望把榮譽獻給現年101歲的母親:「我要告訴媽媽,我擁有成就,這全因為我是你的女兒。」

陳德立

墨爾本大學因其在永續農業研究、澳中關係等方面的貢獻而獲得澳洲官佐勳章(AO)。

來自中國江蘇鹽城的陳德立,在家鄉上中學時,有次放學發現路邊稻田裡的魚因為農民使用化肥而死,開始對農業產生好奇。1977年,他參加文革後恢復的高考,翌年入讀南京農業大學土壤專業,並於1985年來澳深造。

他還記得初來時下田參加水稻試驗,被眼前使用小型飛機播種和施肥的高科技震撼到。「我當時非常期待、非常好奇……那時候中國還是人工插秧,我小時候試過,腰酸背痛。」
IMG_0011.JPG
農業科學家陳德立在戶外工作。 Credit: Deli Chen
轉眼40載,陳德立目前主攻提高農業生產力、減少環境污染的研究方向。他帶領的團隊致力於建立一個廣泛、客觀的綠色農業指標,改善因過量使用化肥而產生的環境污染。
治理(污染)的費用比從源頭阻止它高一百倍到一千倍。
從當年的小飛機,到如今的人工智能技術,農業發展一日千里,但他強調「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他除了自己的科研項目,也牽頭促成了多個澳中農業學術合作項目。

談到剛得知獲頒勳章的消息時,陳德立表示自己「很意外、很激動」。「一個從事農業科研、中國背景的科學家,能夠被選入澳洲官佐勳章名冊,是對我們科研團隊、也是對我跟中國農業研究合作方面的一個認可。」

朱偉治

急症科醫生朱偉治(Matthew Chu)因對急救醫學發展有卓越貢獻而獲得澳洲員佐勳章(AM)。

朱偉治在澳洲出生,其家人於上世紀40年代因中國戰亂而從廣州經香港舉家移民。本身是英文老師的父親來澳後從事出口貿易生意,後來在雪梨開餐館,養活一家十二口。他在10個兄弟姊妹中排行最小。

他立志從醫,已在雪梨Canterbury醫院工作近40年,從急症室醫生一步步成為急症科高級專科醫生、急症科主任,並擔任醫院的醫學評估主任、職前教育培訓主任等職。教學方面,他除了在醫院負責研究生醫學實習事務,也是雪梨大學的臨床副教授。

此外,他從1988年起加入澳洲急症醫學院(ACEM),曾參與撰寫和制定教材、課綱,並擔任高級考官。他過去二十多年曾獲得多個醫學界獎項,以表揚他對業界的付出。
Matthew Chu
朱偉治醫生在2018獲澳洲急症醫學院頒發服務獎。 Source: Supplied
對於這次授勳,朱偉治接受SBS中文訪問時表示感到很榮幸,但自己只不過做份內事,就是推動急症醫學的發展,把所學到的知識傳給下一代,這亦是他的人生哲理。

「在我那個年代,修讀急症作專科的人很少......我走遍了全澳洲多間醫院,希望把我的專業知識傳承。作為前人,我走過了成立急症科的路,面對過不同的困難和挑戰。」
我把自己面對過的種種與同儕分享,希望每一間醫院成立急症科時,都可以為病人提供適切的服務,能夠拯救更多生命。
作為華人,他坦言:「華人移民家庭總喜歡下一代當醫生、律師,在親戚之間的競爭中看來很有面子,但這都不是我的想法。」

「當然,做醫生可以賺到錢......(但)你希望做一份你喜愛的工作,還是為了賺更多錢去打一份你很討厭的工呢?」

彭廣明

活躍於雪梨華人社區的彭廣明(Anthony Pang)因其三十年如一日的奉獻而授予澳洲勳位勳章(OAM)。

彭廣明生於新加坡,在中學時隨家人移民澳洲。他指當年社會深受白澳政策影響,華人連打工也備受歧視。幸他學有所成,成為會計師進入新州政府工作,在衛生、公務、金融和運輸部門服務25年,以高級公務員身份退休。

至於參與社區服務,則是從七十年代一次參與所住的Waroonha居民反對高速公路噪音的抗議開始。他開始關注社區議題,因為一次華人與西人鬥毆、警方僅起訴華人而憤憤不平,加入澳華論壇(CAF)為同胞發聲。

此後,他還參與過反對的連串活動,以及就華人墳場收費較其他墓園高而質疑當局政策。
彭廣明(Anthony Pang)
彭廣明在2023年獲Ku-ring-gai市議會頒發年度市民獎。 Source: Supplied
敢言的彭廣明目前是新州警察多元文化諮詢委員會、新州墳場及火葬場諮詢委員會、雪梨北區華人社區網絡等機構的成員,也曾為新州圖書館、新州律政廳、新州多元文化社區關係專員公署、新州律師協會等機構提供服務。

不過,鐵漢也有柔情一面。他加入華人服務社做義工,照顧華人弱勢社群,特別是長者。他後來成為常務副主席兼秘書,參與頤養院選址等大型項目,福澤社群。

令人意外的是,他連音樂也頗有造詣。他發現一個地方電台播放的爵士樂全是西方出產,於是自告奮勇擔任節目主持,每周日上午為樂迷送上來自中日韓等地的亞洲爵士樂。

終日勞碌,彭廣明對此毫不介懷,認為這是移民應有之義:「移民來這裡就應該周圍見人,這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參與它、融入它。」

郭士蘭

致力義務和慈善工作的墨爾本社區服務人士郭士蘭(Joanne Kwok)獲頒澳洲勳位勳章(OAM)。

郭士蘭本職從事人力資源,曾在大型超市、四大銀行等企業和機構任職。約10年前她開始投身社區服務,特別是青年工作,包括作為墨爾本和Brighton的扶輪社(Rotary Club)成員,參與維州警察和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的青年項目。

此外她也參與過Bayside社區的多個項目義工。而對於獲得政府授勳,她相信是有友人提名,但直言並無興奮之情,因其奉獻社群並非為了獲得嘉獎。
Joanne Kwok
郭士蘭在2022年獲扶輪社頒發專業服務獎。 Source: Supplied
郭士蘭的父親來自中國潮州,母親是馬來西亞華人。他們60多年前來澳求學,分別成為了化學工程師和護士。兩人在新州紐卡素一間醫院結識,並在昆州誕下了兩兄妹。有趣的是,父母分別給他們起名「郭昆」和「郭士蘭」來紀念這個為家庭帶來新生命的地方。

她笑言,父母總共能說6種語言,但自己只能說英語。但由於她成長的紐卡素華人較少,而且因父親工作原因需要經常搬家和轉學,父母培育她的英語能力,是希望她能更易融入本地。

作為移民二代,她建言年輕人不要停止學習和成長,應成為社區的一份子並抓住發展機會。她又希望能作為楷模讓新一代華人看到,「你能成為你想成為的人,並獲得認可。」

Eddie Chung

布里斯本商人Eddie Chung因在社會福利機構的貢獻而獲得政府頒發澳洲勳位勳章(OAM)。

Eddie先後在布里斯本和雪梨修讀金融及稅務學位,之後從事商業機構的會計,並成為合夥人,又在昆州多間房地產企業和機構出任董事。2014年,他在母校昆士蘭科技大學(QUT)兼職經濟與金融學院的講師。

正職之餘,他也加入昆州東南部的可負擔房屋項目Bric Housing,從2008年起負責財務,於2014至2019年擔任主席。他目前仍出任非執行董事,並在商界和會計行業團體內發光發熱。
Eddie Chung
布里斯本商人Eddie Chung。 Credit: LinkedIn

綜合類勳章授勳完整名單:

除了上述6人獲頒綜合類勳章,今年還有3名來自軍事及公共部門的華裔人士榮獲獎章。

澳洲陸軍中校Meng Wang獲頒顯赫獎章(Conspicuous Awards)。他隸屬航空司令部總部,擔任旋翼機發展事務一級參謀。新聞稿指,他在聯邦政府為國防軍採購 UH-60M 黑鷹直升機方面表現出了卓越的能力管理專業知識和戰略敏銳度,「他的領導能力和對職責的奉獻精神,直接幫助國防軍擁有可靠和可信的通用直升機能力。」

澳洲陸軍准尉Damien Mark Cheung獲頒顯赫獎章。他隸屬電子戰部門,擔任人事經理。新聞稿指,他在兵員短缺的情況下,為該部門的士兵提供職業管理,從而提高了戰術和戰略電子戰組織的人員能力,「證明了關鍵行業中人事管理的持續的優先度,以改善策略性人員配置來實現重要的效能。」

北雪梨地方衛生區的職業治療師Emma Tan獲頒功績獎章(Meritorious Awards)中的公共服務獎章。新聞稿指,她自2015年起為新州衛生廳工作,而在新冠疫情醫護人手短缺期間,她多次馳援鄉鎮地區和雪梨的公屋機構,為社區健康作出重大貢獻。
Lieutenant Colonel Meng Wang
陸軍中校Meng Wang(左)參加國防軍國會交流項目。 Credit: LinkedIn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
Published 25 January 2024 10:05pm
Updated 26 January 2024 10:22am
By Koma Cheng, Nina Loh, Nicole Gong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