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勳章(Order of Australia)制度於1975年成立,包括綜合類勳章和軍事類勳章,旨在表彰和慶祝澳洲人的傑出貢獻及成就。 其中綜合類勳章分為四個級別,分別為澳洲同伴勳章(AC)、澳洲官佐勳章(AO)、澳洲員佐勳章(AM),以及澳洲勳位獎章(OAM)。
頒授勳章名單一年兩次,分別在1月26日澳洲日和女王/國王壽辰。 在今年2024年的授勳名單中,共1,042名澳洲人榮獲殊榮。
其中,墨爾本大學傑出教授陳德立因其在可持續農業研究、澳中關係等方面的貢獻而被授予了澳洲官佐勳章,是38位授予此勳章中的其中一人。
學習農業 為解開心中謎團
1977年下半年,中國高考制度恢復,全國共1,160萬人應考,來自中國浙江鹽城的陳德立便是其中一員。
1978年,陳德立獲南京農業大學錄取,就讀土壤專科,只為了搞清楚自己心中的一個謎。
陳德立憶述:「我上中學是1975年左右,那時中國剛開始用化肥,我看到用氮肥、尿素和碳酸氫銨,水稻馬上變綠、產量提高。」
「但放學回家路上,我就看到稻田裏的魚漂在水面上死掉了,當時就對農業很好奇。」
為了搞清楚家鄉池塘裡的魚死亡之謎,陳德立在大學時選擇了土壤專業。 Credit: Deli Chen
「我在稻田裏用化肥做實驗,太陽曬了以後,化肥促進藍綠藻生長,吸收了水中可溶性的二氧化碳,再加上尿素分解,一下子把水的PH值從七升到九,這對魚是有毒的。」
他說:「這也解釋了我從小的一個好奇。」
帶領團隊致力於設立綠色農業指標
自從於大學與土壤科學結緣後,陳德立在這個領域已經深耕超過40年。
他告訴SBS中文,除了提高農業生產力、減少環境污染的主攻研究方向外,他還帶領團隊致力於建立一個廣泛、客觀的綠色農業指標。
「例如你走到超市裏,你就不知道澳洲的牛肉和美國的牛肉誰更環保?誰更綠色?我們沒有指標,(而)這個(指標是)全世界都缺少的。」
「我們希望(當)你走到超市裏面有一個綠色農業的標籤,我們要算(實踐)綠色農業的這筆賬,最後要有人為它買單。」
陳德立認為,改善因過量使用化學肥料等在農業生產中造成的環境污染、提高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是從源頭開始乾涉,而不是「環境被污染了再去改進它」。
治理(污染)的費用比從源頭阻止它高一百倍到一千倍。陳德立
陳德立的實驗室裡擺放著來自各地用於研究的土壤樣本。 Source: SBS / Nicole Gong
利用人工智能研究農業
澳洲是世界上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其農業生產也採用了各種高科技來提高生產效率和農業永續性。
1985年剛來澳洲時,陳德立參加了一次水稻肥試驗,他被眼前使用小飛機播種和施肥的高科技震撼了。
「我當時非常期待、非常好奇……那時候中國還是人工插秧,我小時候試過,腰酸背痛。」
而現在,陳德立帶領一個近50人的團隊,把人工智能(AI)技術運用到了科學研究過程中。
梁霞是陳德立團隊中負責人工智能技術的一員。她告訴SBS中文,在農業研究中使用人工智能的例子有很多,包括利用無人機噴灑農藥、透過人工智能分析和預測,為農業生產提供智慧決策、支持等。
土壤就像一個微型的宇宙。梁霞
她說:「有些人可能認為農業是一種傳統和過時的行業,而實際上農業和土壤科學是一門不斷進步和創新的科學。」
陳德立和團隊一起,致力於發展綠色農業的研究。 Credit: Deli Chen
「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剛得知獲頒勳章的消息時,陳德立表示自己「很意外、很激動」。
「一個從事農業科研、中國背景的科學家,能夠被選入AO Honours List(澳洲官佐勳章名單),是對我們科研團隊、也是對我跟中國農業研究合作方面的一個認可。」他說。
除了自己的科學研究計劃外,陳德立也致力於促進澳中兩國間的學術合作,並在多個跨國際計劃中擔任領航人。
「我認為一個好的科學研究,合作非常重要,因為一個人,即使(有)再最大的團隊,精力也是有限的。」
「我們為中國培養了很多優秀的科學家,有很多現在已經是中國科研單位或大學的教授。當然我們也吸引了很多傑出的科學界人才到墨爾本大學做研究。」
儘管取得了許多成就,陳德立坦言,自己「還有很做工作要做」。
研究的越多、發現的問題就越多,這就是科學研究的本質。陳德立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