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作为澳大利亚首位也是迄今唯一的一位女总理吉拉德(Julia Gillard)在议会发表了一场颇为轰动的演讲,抨击了以时任反对党领袖艾伯特(Tony Abbott)为代表的澳大利亚政坛上的性别歧视和“厌女症”。
也正是这次演讲进一步促使人们开始思考并辩论关于女性从政问题的话题。
在澳大利亚,华人女性从政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和艰辛?要鼓起怎样的勇气、付出何种努力才能在各级政府机构中拥有话语权?对于澳大利亚社会以及华人社区来说,华人女性从政有着怎样的意义?
联邦议员廖婵娥、前联邦大选工党候选人杨千慧、维州格林埃拉市(City of Glen Eira)副市长张丽三位华人女性,以及曾担任维州戴瑞滨市(City of Darebin)市长的蒋天麟医生在接受SBS普通话节目采访时对此各抒己见。
2020年,多位海外出生的华人女性移民参与维州地方政府选举,有的成功进入市议会,有的当选为市长或副市长。华人社区对此倍感鼓舞。
在从政路上一路“披荆斩棘”,廖婵娥、杨千慧和张丽都认为,华人女性从政的道路实际上充满了艰辛和挑战。
与此同时,她们都期待未来有更多华人女性在澳大利亚政坛崭露头角、做出贡献。
READ MORE
【国际妇女节】打破“竹子”和“玻璃”双重天花板的澳洲亚裔女性
身为移民女性的挑战
廖婵娥是第一位进入联邦国会众议院的澳大利亚华裔女性。这一当选被视为是澳大利亚华人女性参政进入新的层面。
廖婵娥说,自2003年加入自由党之后,她一直是党内的活跃分子;但作为少数族裔背景女性,她的从政道路十分艰辛。
廖婵娥提到曾参加过维州州选举,自觉在党内做许多事情,并且表现得到许多人的认同,这让她充满信心参加党内竞选。
“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当天我就落选了。我就问自己为什么,是不是我有一些理念、一些做事的方法不太对呢?很多年我都没办法回答。”
后来廖婵娥分析:“……就是我们(华人)移民在整个澳大利亚来说占的百分比只是百分之五,在政党里面就更少了。我一次一次经历挫败,我一次一次问自己,到底应该怎么样做,才可以得到大家的相信和信任。这些是不容易克服的,因为在党里面有些人经过两年或三四年之后的挫败就走了。没几个像我坚持了十六年,才得到一个(可能)可以赢的候选人的资格。”
Image
曾在2019年作为工党候选人角逐奇瑟姆(Chisholm)席位、并担任过维州曼宁汉市(City of Manningham)市长的杨千慧说,作为亚裔女性候选人,几乎每次选举她都会受到恶意的攻击。
她认为面临的“潜在的一些偏见还是非常多的”。
“最常见的当然就是每次选举的时候会收到很多匿名信。我也记得我第一次出来参选的时候,儿子才六个月吧,当地的居民就写信给我说你当选是绝对不可能有时间去开会的。我甚至还收到信说‘政界是没有女人的一席之地的’这样的言论。而且几乎是每次选举都会碰到关于族裔方面的问题,比如说让你‘滚回你的国家去’这种非常不友善的成见和意见。”
杨千慧提到,在竞选期间,一位颇有经验的当地志愿者曾帮助管理她的社交媒体账号,面对各种言语攻击,这位志愿者感到 “快抑郁了”。
她说,这位志愿者“那一刻才知道原来像我们这样背景的人出来参选是多么的辛苦”。维州格林埃拉副市长张丽两年前首次参加市议会选举,当选为市议员。
Labor candidate for Chisholm, Jennifer Yang and Penny Wong Source: AAP
张丽说,作为华裔和女性,即便是在地方政府选举中,她也受到了许多压力,但大多数选民还是非常公正的。
“大家都多多少少遇到了一些事情,比如说自己挂在外面的竞选牌被破坏,上面写一些种族歧视的言论的字符,其中最严重的可能有很多人都知道,就是我出现在《时代报》的一篇报道中,说我是中国共产党的间谍。当时确实对我打击也很大,因为我不算是一个有经验的候选人,这是我第一次参选。”
“正常人在这种情况下的那种心态应该都差不多的,就是很害怕,因为突然面对公众,所以当时确实对我心理上和身体上都产生了很多的打击,我也曾经一度挺想放弃的,但是我觉得我们的选民特别特别的好,自发地去谴责这位作者。”她说。曾担任维州戴瑞滨市市长的蒋天麟医生认为,女性从政“确实会遇到很多困难”。
张丽(左) Source: 张丽Provided
“大家可能也记得,当时我们澳大利亚首位女总理吉拉德,她贵为总理还受到了很多很多的攻击,而且有些话语里其实充满了对女性的歧视。”
此外蒋天麟提到,如果女性出来参政议政竞选,碰到性骚扰,那么绝对要零容忍,“一定要举报,一定要发出声音,绝对不能姑息”。
移民女性从政有何裨益?
说到女性从政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廖婵娥认为,在强项方面,得益于在日常生活得到的训练,女性对事物的观察和感受很细致、善于关注细节,具有同时处理多项事务的能力。
杨千慧赞同这一女性强项所在。
“女性本身就扮演着比较多的角色,在我们整个生命的过程中,要照顾家人或者照顾不同的人,这样的角色比较多。”
而张丽提到女性从政路上或会面临阻碍她们止步不前的因素。
“在维州,在脸书(Facebook)上有一个女性候选人的群,我知道有的女性候选人本来在之前一年非常有决心准备今年参选。后来因为疫情,有两三个孩子在家,必须去全身心照顾孩子,所以她们就放弃了这次机会,就决定不选了,非常可惜。”
在海外出生的华人女性来到澳大利亚之后,对澳大利亚事务的观点和感受是否会受到原有文化和教育背景的影响?这些观点和感受又是否会对其政治观点产生影响?
杨千慧认为,这种政治观念上的多元性恰恰是澳大利亚所需的。
她认为每个人所拥有的核心价值由其生长环境和背景,以及历练逐渐塑造而成,来自不同国家,或者在同一国家而成长环境和背景不同的人很自然会想法不一。
“民主社会的可贵之处就是它的多元性,如果每个人想法都一样,那也就不是所谓的民主社会了。”她说。
谈到华人女性参政的意义,张丽强调了多元化的重要性。
她说,女性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各级政府中应有相应代表。
“多元性永远都是很有意义的。不管这个多元性是文化的多元性还是性别的多元性,还是各个方面的多元性。”
张丽认为居民的代表应多元化:“如果所有的议员都是一种类型的,那就肯定有很多少数派的居民没有被代表。”
廖婵娥从另一角度分享了女性从政的意义:除了对社会做出贡献之外,女性可以通过从政扩大自己的眼界,更多地了解社会。
她提到议员们代表不同的社区,通过交流学习,彼此能够更为加深了解不同社区和事务。
女性从政需要什么特质?
谈到对女性从政的建议,廖婵娥认为:“除了要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之外,还要懂得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政治运作体系。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乐于帮助别人的心。”
“我衷心地希望各位姐妹们要有自信、要尝试。如果第一次尝试不顺利,也不要太介意,把它看成是一个经历和学习。从政不是一定要当议员,我们从政是你懂而且有影响力,在党里面有话语权,在国家有话语权。” 廖婵娥说。
杨千慧认为,要想从政首先要有关注公众事务的热情,热心并愿意为大家服务,有了这一点,任何人都可以积极参与澳大利亚政治活动。
她说:“人生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每个人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没有人可以跟你说,你可以做什么,你不可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