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键收听采访
【专访】戏剧导演王翀:当永生科技遇上有涯生命 让AI介入艺术创作
SBS Chinese
06/01/202525:44
中国戏剧导演王翀的《Made in China 2.0》于2024年11月登陆墨尔本艺术中心的舞台,这距离这部由王翀自编、自导、自演的戏剧上次在墨尔本演出已过去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最新版本加入了更多契合当下的话题与元素,约一个小时的英文演出带全场观众超越文化和地域的阻隔,反思所谓“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背后所指。
迄今为止,《Made in China 2.0》已在全球五大洲演出了六十场,王翀也以编剧身份提名澳大利亚绿屋奖(Green Room Awards)。
在《Made in China 2.0》最近两次来墨演出中间的那一年多里,王翀在戏剧创作方面仍保持高产的节奏——人工智能戏剧《躺平 2.0》于2024年10月在乌镇戏剧节全球首演,而早几年亮相乌镇戏剧节的《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2.0》也孵化出了意大利版本,于10月亮相意大利卡利亚里原型艺术节。
《躺平 2.0》:当人工智能介入戏剧创作
据王翀介绍,《躺平 2.0》是中国首部人工智能戏剧,AI工具在这部戏剧中既是“第二编剧”,也是演员,能与观众和其他演员直接对话,还是剧本翻译、作曲者、海报设计师,一手“打造”八首原创音乐和海报等。
从2022年在挪威探索人工智能介入戏剧创作之初的“出师不利”,到此后短短数月间,由ChatGPT引领的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所带来的转机,王翀将这次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称为“低技术”。
“高技术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够唾手可得的,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而到了我们这个时代,人工智能变成了低技术,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尝试,甚至有很多平台是免费的,即便收费也就稍微收一点象征性的钱。”
(在戏剧领域,)当人工智能变成低技术,就像电影进入了DV时代一样,这门艺术变得民主化了,所有人都可以拿起这个东西做你自己的表达。中国戏剧导演王翀
而《躺平 2.0》所探讨的并非字面意义上的生活态度上的“躺平”,于形式上,进入剧场的观众躺在移动床上体验戏剧并展开对话,于主题上,关注永恒的躺平,即死亡。
“这个戏其实探讨的是人工智能和死亡,一个永生的(技术),一个有限的生命,人工智能是不是会抢夺人类的工作机会?但是更重要的,其实是我们有限的生涯、我们人都不得不面对的那个终局。”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2.0》:远走他乡的可能
《躺平 2.0》每场只有22个观众,而到了《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2.0》,极小剧场中仅容纳四名观众,需分别扮演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及三只动物:母蚊子、猪与海龟——这意味着,戏剧的主角即观众本身,在旅程中互动、共同完成任务。
王翀介绍:“整个旅程是一个横跨了上千平方米的两、三个院子,在乌镇里边,还要走在大街上奔跑,其实是挺好玩儿的一次尝试。”
他说试图通过这种形式打破观众和演出之间的“第四堵墙”,让“观众和演员之间、甚至观众之间有‘一期一会’的感觉”。
中国戏剧导演王翀在《Made in China 2.0》中的演出。 Credit: Tamarah Scott
“它是受这个经典画作的启发,但是,我们在创作的时候越来越把它转向了当代的移民和难民的这样一种经历。”
他补充说:“斯诺登追求的其实是一种永恒的正义、是一种终极的民主与自由,那这种情况其实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会发生,这三个动物也因为不同的方式都走上了特别遥远的移民的旅程。”
他把这种状态比作“21世纪的人类寓言”。
我们关注的是这种人、生命的旅程,很多时候是不由自主的、充满未知和惊喜,这与游走式的戏剧其实是不谋而合的。中国戏剧导演王翀
“那这个东西呢,其实是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况当中容易忽略的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是类似的命运是有可能发生在我们所有人的身上的。”
而说回到《Made in China 2.0》,王翀期待这部戏在纽约的上演,另一个短期目标则是让它能在全球上演超过百场。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音频内容。请在 和 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