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父母都會建議利是錢不應馬上花光而開始進行儲蓄,但時至今日現金利息少得可憐,所以更多人建議用利是錢作投資。
不過,人在農曆年並非主流節日的澳洲,利是錢始終可能有限,有不少人亦會擔心,用利是錢投資是否真有其效、甚至懷疑隨時因為手績費高而令本金都「蝕埋」?
到底在澳洲本地是否有服務或產品,可以利用利是作為投資,理財會計師袁金泉在SBS廣東話【寰宇金融】環節時指,其實澳洲亦有佷多供小額投資的工具與產品,而需要的最低成本可能只是50澳元右左就可以開始。
足本訪問:
LISTEN TO
【幾多本金先唔會蝕?】「利是投資」在澳洲是否可行?
SBS Chinese
04/02/202513:38
袁金泉說:「是有這些工具的,基本上我們經常聽到的交易所買賣基金,例如大家聽過的大品牌Vanga或者BetaShare。」
「這些主要是買指數基金為主,或者現在也有時候會退出一些叫做行業基金或者風投類的基金。」
這些工具的門檻是比較低、有時候可以50元100元都買得到的,手續費也是比較少。理財會計師袁金泉
「這些低成本的基金,主要是買賣所謂的Exchange Traded Fund、或簡稱ETF。(編按:即與股票指數掛勾的基金)」
「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利用所謂的微投資平台等Fintech platform,即現在很流行在那些可供股票買的小程序,在澳洲,有、有SpaceShip Voyager、或commsec pocket等。這些可以最低由1元、最多都是50元、透過自動小投的方式(進行)。」
「還有另外一種也是比較普遍的,叫做『交易儲蓄計劃』、或者叫做兒童儲蓄戶口。基本上是讓兒童利用定期投資進行做股票交易。(機構)會提供一個高一點的息口,並可能要求戶主投資約12年18年,基本上在銀行上都可以找到。」
Kam指,有投資經驗的的長輩亦可能會用「搭單」形式,幫助子女或孫輩進行小額股票投資。但他亦提醒:「未成年的小朋友其實是開不了投資戶口。」
「他們必須要透過父母去幫他建設這些投資戶口,很多時候大家聽過會有所謂的未成年信託基金, 就是由父母或者他的監護人去代理, 直到小朋友成年—通常為18歲為止。
LISTEN TO
【科技七雄市盈率過熱】科網爆破2.0再現?
SBS Chinese
27/01/202512:19
亦有人會擔心,利是投資本金過低令投資可能無法達至預期效果,甚至連原來的資本也未必保得住,但Kam認為,由於目前這些產品己為低成本及高競爭性,令這個問題似乎已不復存在。
「其實不用擔心,現在其實這些平台鬥得都比較厲害,令很多平台收費也比較小。」
「以前因為科技未發達,很多東西都要人手做導致成本過高,而投資的關鍵(往往在乎)成本比例。」
「例如,你做這個投資希望可以賺到八至十釐,投資管理費或者平台費用只為0.5%或1%,這種投資策略是可行的。」
「如果你放銀行收息只有4%到5%、你這些投資可以做到8至9%。 扣除了費用,都比放在銀行多2至3釐,以累積計算這算是一個可觀的數。」
LISTEN TO
投資「加密貨幣」有什麽風險?
SBS Chinese
09/12/202109:14
Kam亦指,部份投資還會有其他優惠:「例如,在第一次參加、或者有的朋友介紹時。」
他認為,「本金少不適合投資」往往都只是「以訛傳訛」的說法,實際亦並非大眾想像般高。
而投資的風險是,投資者亦可能會有機會未能會拿回本金,但Kam始終認為「分散及長時間投資」仍然是關鍵。
「因為問題都是關乎於投資的內容和時間。」
很多投資報告都做過研究...在一個健康的健康市場—例如澳洲美國這樣—你其實在任何一個週期只要超過15年,不管你是大蕭條、或高位時開始投資,只要有15年的投資期限,仍是不會蝕錢的。理財會計師袁金泉
「簡單的說就是越長,你蝕錢的機會幾乎會降至零...這就是為何巴菲特通常都會買20年以上的投資。」
「還有是他們很多時候不單止買了單一的股票,甚至對該股票毫無認識、或者缺乏深入了解。很多時候就是跟別人買、或者聽到朋友說有升值的這個可能性,這就有機會令他們蝕錢。」
「我們經常都呼籲客戶不要胡亂投資那些在風口上的產品, 因為通常你一聽到會升值的時候,那時候往往已經是其升值的尾聲,而並非開頭。」
「投資的風險一定會存在,所以最關鍵仍是用時間及分散投資,以作為保險策略。即不可以孤注一擲在某一隻股票或者某一個方案、利用多方案或分散的投資,其實就可以保障你的。」
以上內容為一般性資訊、並非具體建議。如欲進一步了解與您個人有關的準確信息,請詢問專業意見,或向您的會計師或財務規劃師查詢。
LISTEN TO
澳洲華人是否還守住農曆新年「最重要習俗之一」?
SBS Chinese
29/01/202210:55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