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ainer

為何澳洲不能等到 2050 年才減排?

專家警告,澳洲需要迅速降低碳排放量,不能等到 2050 年才行動。

Inset photos of Anthony Albanese and Peter Dutton in front of a background photo of a wind turbine and power station.

關於澳洲能否實現 2030 年減排目標仍存在爭議。 Source: SBS, AAP

專家表示,應對氣候變化的「緩慢行動」,包括澳洲將依靠核電來減少碳排放,可能令全球暖化將持續更長時間。

在野兩黨聯盟表示將放棄澳洲 2030 年的減排目標後,澳洲實現淨零排放的道路受到密切關注。

兩黨聯盟領袖達頓 (Peter Dutton) 周末於《澳大利亞人報》(The Australian)表示,他將反對政府提出的 2030 年碳排放量減少 43% 的目標。

雖然兩黨聯盟將維持澳洲在《巴黎協定》的目標,到 2050 年達到淨零排放,但達頓表示,「簽署沒有任何實現前景的(早期)目標是沒有意義的」,他不會為達到目標而「破壞農業」。

兩黨聯盟尚未透露如何計劃將排放量降至淨零。直到下次選舉,預計將於明年 9 月 27 日舉行後,該黨才會宣布自己的 2030 年目標。上屆莫理遜(Scott Morrison)政府的目標是削減 26% 至 28%。

這場辯論引起了疑問,澳洲是否有必要實現 2030 年目標,作為到 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承諾的一部份。

為何要提及《巴黎協定》?

澳洲設定碳排放目標作為承諾《巴黎協定》的一部份,這是一項國際條約,旨在將全球暖化控制在攝氏 2 度以下,最好是攝氏 1.5 度以下。

作為協議的一部份,艾巴尼斯政府已立法規定到 2030 年將碳排放量比 2005 年減少 43%,並在 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

全球氣候變化智庫組織研究機構「氣候分析」(Climate Analytics)的總監黑爾(Bill Hare)表示,將全球暖化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將防止氣候變化帶來最嚴重的影響。

但在達頓透露兩黨聯盟不會支持減排43% 的目標後,國家黨議員載斯 (Barnaby Joyce) 和皮特 (Keith Pitt) 已經呼籲澳洲退出《巴黎協定》。
A bald man wearing glasses
兩黨聯盟領袖達頓表示,兩黨聯盟不會支持澳洲 2030 年減碳目標。 Source: AAP / Lukas Coch
兩黨聯盟表示,為了實現《巴黎協定》,核電將會是下次選舉採取的一項主要政策,儘管目前尚未公佈這方面的細節。聯盟還希望提高國內天然氣產量。

他們也將收回政府的國家汽車排放標準,該標準為 2025 年 12 月起進口澳洲的新車,設定更嚴格的排放標準。

澳洲有望實現 2030 年目標嗎?

工黨駁斥無法實現 2030 年目標的說法。

氣候變化管理局(Climate Change Authority) 於 2023 年發表的最新報告預計,到 2030 年,澳洲的排放量將比 2005 年的水平低 42%。僅比43%的目標低1%。

但報告指出,澳洲在實現 2030 年目標仍未步入正軌,初步估計排放量實際上會略有上升。

氣候變化及能源部長鮑文(Chris Bowen)在聲明中表示,預測顯示 43% 的目標「雖具野心但可以實現」。
A line graph showing progress in achieving Australia's 2030 emissions target
如何追蹤澳洲的碳排放量。資料來源:氣候變化管理局(Climate Change Authority) 2023 年度進展報告。 Source: Supplied / Charis Chang
鮑文表示政府其他行動也對排放量產生重大的影響。這包括透過產能投資計畫(Capacity Investment Scheme)鼓勵更多使用的再生能源,以及提高電動車使用率的政策,同時改革碳排放的保障機制(Safeguard Mechanism),機制要求澳洲溫室氣體排放量最高的企業減少排放。

黑爾表示,他同意政府「相對地接近」實現2030年目標。

他向SBS新聞說:「在野兩黨聯盟聲稱遠未達到目標的說法是無稽之談。」
豪登(Mark Howden)是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氣候、能源與災害解決方案研究所所長。

他表示,澳洲可能不知道其政策是否有效,直到政策進一步加強。政策包括將於 2025 年 1 月開始實施的新車效率標準,要求車廠提供更慳油的汽車選擇。

但他表示,如果企業面臨不確定的情況,就不太可能投資減排。

「眾所周知,加入不確定性是阻止行動的好方法。」

澳洲能不達到 2030 年目標,卻在 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

豪登表示,2030 年目標是實現淨零排放和減少全球暖化的重要組成部份。

他表示,為了將全球暖化控制在特定溫度,可排放的溫室氣體數量會有所限制,這稱為「排放預算」。

如果澳洲不迅速降低排放量,繼續以目前的水平排放溫室氣體,「這將徹底超出我們的溫室氣體排放預算」。

如果所有國家都不減排,我們將無法把升溫控制在《巴黎協定》中規定的攝氏 1.5 到 2度以內。

這就是為何依賴核能發電是有風險,因為澳洲可能需要 10 到 20 年的時間才能建立核能,而且要接近2050 年才能開始減少電力產業的碳排放。

作為《巴黎協定》的一部份,澳洲同意 2021 年至 2030 年十年間的「排放預算」為 4,353 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Mt CO2-e)。

氣候變化管理局的報告指出:「除非排放量開始迅速下降,否則澳洲很快就會超出排放預算。」
Graph showing progress against Australia's 2021-2030 emission budget
作為《巴黎協定》的一部份,澳洲也同意遵守排放預算。資料來源:氣候變化管理局 (Climate Change Authority )。 Source: Supplied / Charis Chang
豪登表示,經濟學越來越清楚地顯示,對氣候變化不採取行動的代價遠比採取行動高。
我們繼續按照目前的做法到2050年,不能符合攝氏2度升溫的排放預算,更遑論攝氏1.5度。
澳洲國立大學豪登教授
他說:「這樣做將會有巨大的代價和風險。」

如果不迅速減排地球暖化時間將更長

黑爾同意,全球需要在未來六年內減少 40% 以上的排放量,才能將升溫控制在攝氏 1.5 度,否則將面臨更長時間的炎熱天氣。

他說:「如果不減排,就會向大氣中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從而使地球變暖的時間更長。」
應對氣候變化之戰實際上需要快速行動。緩慢行動根本不是解決辦法
「氣候分析」(Climate Analytics)總監黑爾
黑爾表示,如果全球各地政府循從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的指引,並在2030年前大幅減排,暖化的速度將在2050年後迅速開始放緩。

他說:「暖化或多或少會停止。」

實現氣候目標「符合澳洲經濟利益」

豪登表示,從經濟角度,在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方面取得快速進展「非常符合澳洲的利益」,即使不考慮其他人類和生物多樣性損失的代價。

他說:「現在有一系列的經濟分析顯示,我們最不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拖延。」

豪登提及颶風和洪水氾濫等極端天氣事件造成的財務開支、海平面上升導致海岸侵蝕影響房屋的開支,以及極端炎熱天氣引致更換路面的開支。

「如果我們現在就針對氣候變化採取行動,我們的情況會好得多。」
State emergency staff stand near the entrance to the flooded Windsor bridge on the outskirts of Sydney.
2022年3 月 3 日,緊急工作人員站在雪梨遠郊區被洪水淹沒的 Windsor bridge入口附近。 Source: AP, AAP / Rick Rycroft
豪登表示,如果澳洲放棄 2030 年的目標,那就像因為你可能不會獲勝,而退出比賽一樣。

他說:「你要做的就是盡力而為。」

「因為我們可能無法達成目標,而認為我們應該放棄,是為失敗辯護。」

確保我們達成目標的關鍵行動

豪登表示,如果不減少電力產業的碳排放,澳洲幾乎不可能實現目標。

但它們也只佔排放量約 30% 。

豪登說:「我們還需要關注其他 70%。」

這包括運輸和農業的排放,以及其他行業包括煤炭和天然氣等生產商。

黑爾同意政府到 2030 年實現將全國電力市場的82%轉向再生能源的目標是非常重要。

他表示,澳洲還可以提高汽車燃油效率標準,並擴展到貨車、巴士和輕型商用車,以鼓勵更多人使用電動車。

黑爾也建議改革保障機制,不允許企業購買碳抵消信用額度,因為他認為這些公司沒有致力減排。

他表示,討論核能是浪費時間,可能會分散注意力,因為在野兩黨聯盟沒有採取其他措施來減少排放。

他說:「我認為這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轉移注意力。」

「在政治層面上,我們看到全球各政府都已設定 2050 年的目標,但完全沒有意圖或政策來實現這個目標,在野兩黨聯盟的提案似乎屬於這類。」

「澳洲履行長期承諾的往績並不好。」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隨住Facebook取消對新聞機構的部份支援,如果大家繼續想Facebook收聽同收看新聞及資訊,請Like SBS廣東話節目的主頁。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
Published 12 June 2024 6:21pm
By Charis Chang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