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我們不斷演變的語言一樣,性小眾( LGBTIQ+ )這個縮寫也在變化,以反映性小眾人士使用不同術語來描述自己。
它代表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跨性別人士(Transgender)、雙性人(Intersex)和酷兒(Queer)。「+」代表其他未明確提及的群體,如泛性戀者(Pansexual)、無性別者(Agender)和無性戀者(Asexual)。
這個縮寫還包含以前被用作貶義描述的酷兒(Queer),因此雖然它被一些人重新定義,但僅在他們自我認同時才使用。
澳洲公平機構(Equality Australia)法律總監卡西西(Ghassan Kassieh) 將性小眾( LGBTIQ+ )描述為多元化彩虹社區的「統稱」。
他向 SBS 新聞表示:「它代表多元的性取向、性別和具有不同性別特徵的人,即雙性人。」
「它隨著時間而不斷演變,以更突顯出我們更廣泛的彩虹社區內的一些多樣性。」
從「 GLB」 到「 LGBTIQ+」:這個縮寫怎樣演變?
在1960年代,隨著同性戀平權運動蓬勃發展,活動人士重新使用「同性戀(gay)」一詞來描述正在同性戀關係的人。
據性小眾( LGBTIQ+) 青年組織 Minus 18 稱,大約在這個時候,創造了「GLB」(男同性戀、女同性戀和雙性戀)的這個縮寫,以適用於那些認為「同性戀(gay)」這個詞不能描述他們的人。
雖然男性和女性都在為少數群體的權利而奮鬥,但男性往往對自己的性取向更加直言不諱,並且更公開地表達他們的性取向。
在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的愛滋病危機期間,情況發生變化。雖然男性最受影響,但女同性戀者(Lesbian)群體卻反對媒體散播恐懼,並提供醫療服務和支援。
Minus 18 表示,這令性小眾社群有意識地選擇重新排序縮寫詞,以「 L」 作開首,作為一種感激和團結社群的行為。
卡西西表示,在1980 年代前,同性戀運動往往是「有性別區分和被隔離」。
他說:「在80年代,更廣泛的男女同性戀運動,連同雙性戀者和跨性別者,開始更緊密地合作,共同推進平等、包容和解放的目標。」
性小眾社群發展出不同版本的驕傲旗,包括進步驕傲旗(Progress Pride flag),當中圓形代表雙性人,咖啡色和黑色代表少數群體,白色、粉紅色和藍色代表跨性別人士。 Source: Getty / Mike Kemp/In Pictures
卡西西說,縮寫的擴張反映這些少數群體希望「被看見和可見」。
他補充:「這就是為何這個縮寫會隨著時間而演變,以突顯那些過去可能沒有出現過的身份。」
為何會看到縮寫有不同版本?
雖然澳洲主要使用的縮寫是性小眾( LGBTIQ+),但也有一些變化。
卡西西解釋,添加或刪除特定字母取決於受討論議題所影響的社群。
他說:「有時你會看到『I』沒有被包括在內,因為這個問題與雙性人無關,或者你看到為無性戀者添加了『A』,大多數人可以互換使用這些字母。 」
「當他們使用更廣泛的縮寫時,他們指的是那些性別或性取向不同於異性戀、順性別(Cisgender)或沒有雙性變異的人。」
「這可能有點令人困惑,但總括來說,當我們看到這些字母時,代表我們正在談論彩虹社區。」
隨住Facebook取消對新聞機構的部份支援,如果大家繼續想Facebook收聽同收看新聞及資訊,請Like SBS廣東話節目的主頁。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