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傳媒引述網民聲稱,位於雪梨唐人街、始於1975年的新太源酒樓(New Tai Yuen)即將結業。SBS中文記者上周五(8月25)致電酒樓無果後,到現場查詢,獲侍應證實消息。
侍應表示當天已是最後一天營業,又指電話已沒有使用。但她以繁忙為由,未有回應結業詳情或告知東主的聯繫方式。
現場可見,該酒樓門前的露天座位基本滿座,期間也有顧客到樓上的室內座位。食客鮮見亞裔面孔。
新太源酒樓結業前最後一晚營業,顧客盈門。 Credit: Emma Zhang
早年風光
根據《雪梨晨鋒報》及香港集團工業史的,新太源酒樓的創立者黃瑞麟(Stanley Wong)於1913年生於上海,在當地從事餐飲,直至中共建政前逃往香港。他在港繼續經營食肆,曾於70年代在北角開設新都城酒樓(Metropole)。
由於5名子女在60年代先後來澳洲讀書,黃瑞麟也在1972年與妻子Yung Po Chin Wong移民雪梨。他在本地續操舊業,先後開設3間酒樓——太源(Tai Yuen)、新太源和太源皇(Tai Yuen Palace)。
太源,又稱舊太源(Old Tai Yuen)、太源樓,位於唐人街南側牌坊旁的Covent Garden Hotel建築內,前身是太平餐廳(Tai Ping)。黃瑞麟的女兒Linda Wong與餐廳老闆、新西蘭華人Michael Luey結婚後,原址成為太源。
1989年的Covent Garden Hotel建築。 Credit: City of Sydney
他指,太平和太源的名字來自當時香港的兩艘貨船,當年不少移民對此非常熟悉。
歷史照片顯示,建築外墻可見到中文的「太源樓」、「太源樓粵菜茶點」字樣。如今,雖然餐廳早已結業,但建築翻新時仍保留了原有中文,僅抹去了英文的「Tai Yuen Cafe」。
如今的Convent Garden Hotel建築。 Credit: SBS Chinese/Koma Cheng
方勁武表示,相比地方較小、傳統裝潢的新太源,太源皇用於舉辦「高級餐會」。「社區要辦(活動)就在那裡辦。1980年(華社)和市政府合作創辦美化德信街委員會,第一任會長就是黃瑞麟,叫上我們去太源皇慶祝。」
1983年4月,太源皇曾接待訪問澳洲的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黃瑞麟親自在門外迎接,並集結3間酒樓共30名侍應,精挑2名大廚和9名廚工,並由政府安排一名試菜員,設宴款待370名賓客。
1983年4月,黃瑞麟在太源皇酒樓門外迎接趙紫陽。 Credit: SMH
「太源皇酒樓有嵌酒樓名之聯云:太上華筵,段饌郇廚,借箸待籌家國計;源頭活水,烹茶煮酒,舉杯親善友邦情。」
他在文中點評道:「此聯寫得甚典雅。『太上』有三解:一、太古;二、皇帝;三、即猶言最上也。聯中之『太上』,為第三解。『段饌郇廚』是形容美食的(典故)。」
1982年的唐人街,新太源酒樓位於右側。 Credit: City of Sydney
家道中落
1985年1月3日,黃瑞麟不幸被害身亡,轟動全城,也成為其家族的興衰轉捩點。
當天深夜,72歲的黃瑞麟和太太從一場宴會返回位於雪梨南區Maroubra的家中時,遭到事先埋伏的前員工、越南華裔Wee Lam Choo及同夥搶劫。儘管黃瑞麟稱家中無現金,但仍遭到殘忍割喉殺害。
太太及管家Ah Lin Wong也遭嚴重刀傷,後獲華裔名醫張任謙(Victor Chang)搶救生還。而作為非法移民的兇徒被判處終身監禁,其18歲同夥入獄14年。
1980年,美化德信街委員會成員在太源皇酒樓合影。黃瑞麟(前排紅衣者)被選為首屆會長。 Credit: Supplied/King Fong
1982年,澳洲中山同鄉會在太源皇酒樓舉辦成立大典。黃瑞麟(前排左三)擔任首屆會長,其子Ronald Wong(後排白衣者)是委員之一。 Credit: Supplied/King Fong
另一位華社僑領陳建青(Simon Chan)告訴SBS中文記者,他八十年代剛出社會時,曾與Michael Luey及黃家人有舊交。「他們個個都很有錢......他當時久不久就約我出來聊天,還開一輛很舊的車。」
但他們後來失去了聯絡,曾經顯赫的黃氏家族逐漸銷聲匿跡:「之後我完全沒有(消息),可能他們早已變賣酒樓,若果在世也很大年紀了。」而方勁武證實,黃家五兄妹僅餘下孻女Alice還在生。
而唯一留下的新太源,東主Alice也在新冠疫情期間轉手,但兩位受訪者都不了解買家身份。最終,歷史近半世紀的「太源系」酒樓到此終結。
1979年,三間酒樓中最大、最新式的太源皇。 Credit: City of Sydney
食客緬懷
新太源酒樓結業的消息傳出後,不少網民在社交平台Facebook一個群組內表示懷念。「60年代的時候,我朋友的父親每次贏馬票都會帶全家人和我去舊太源。」
「60年代末,在周日晚上大家要在(酒吧)樓梯排隊,等候進入(舊太源)中餐廳。」
「我們整個70年代都經常去,新太源和舊太源。」
「雪梨70年代最好的中餐,逢周五對我而言都是特別的夜晚。」
很傷心,唐人街已不如往昔。這城市的靈魂正在被摧毀。
有網民懷念黃瑞麟。「1978年,我和前妻在那裡舉辦婚禮。我岳父和黃很熟,因此食物不斷上桌,直至我們喊停,因為再也吃不下了。」
「我向別人介紹黃瑞麟的時候會說『Stanley Wong OBE MSG』,他總是會衝出來喊『No MSG(沒味精)!』」
也有網民認為出品變差,結業是理所當然。「如果它真的那麼好就不會倒閉了。雪梨唐人街的舊式中菜正在消失。」
「它在70年代很棒,但我們2000年代去過一次,食物很糟糕。我很震驚它還能掙扎這麼久。」
1979年,新太源酒樓所在的建築。 Credit: City of Sydney
2000年,新太源酒樓所在的建築,修建了樓頂,前面也有新的樓宇。 Credit: City of Sydney
「近年多了很多中國來的移民,現在有很多火鍋、京菜、滬菜等等,廣東菜沒以前那麼受歡迎,以前(中餐)只有廣東菜可選。」
除了口味,他相信人們對餐飲環境的講究也起了變化:「新太源可能屬於八九十年代那段時期,如今已經不再流行。食客想有不同體驗,不僅是傳統粵菜,還有服務、裝修等。」
有食客今年5月用餐時,拍照指餐廳空空如也。 Credit: Facebook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