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澳洲十多年來首次再有大型航空公司成立,就是Bonza。
該公司自我定位為廉航,首三架飛機分別命名為 Bazza、Shazza 和 Sheila,提供其他廉航沒有的航線。該公司行政總裁曾承諾「質優價廉」。
可惜好景不常,距離首航僅 15 個月,這間廉航公司突然取消全國各地的航班,並於本周二進入自願託管程序。
Bonza 去年 7 月被迫削減幾條航線,導致乘客大受影響。 Source: AAP / Peter Wallace
鑑於95% 的乘客選搭澳航 (Qantas) 和澳洲維珍 (Virgin Australia) 的航班,澳洲的航空市場是否還有空間讓新晉打入?
這個市場一直挑戰重重
曾經有好幾十年時間,聯邦政府實行「雙頭馬車」政策,使兩大航空公司Trans Australia Airlines(即後來的Australian Airlines)和安捷航空 (Ansett) 形成了獲授權的雙頭壟斷。他們在相同的航線上定價一樣。
直至 1990 年 10 月,時任總理霍克 (Bob Hawke) 領導的工黨政府才放寬對航空業的管制,引入了競爭。
一個月後,澳洲首間廉航Compass 進入市場,但僅一年後就經營困難,原因是各大航空公司在競爭的航線上發動減價戰。
虎航於 2020 年在澳洲結束營運。 Source: AAP
該航空公司後來被澳洲維珍接管,並於 2020 年 3 月在疫情期間停運。
至於總部設於墨爾本的 OzJet 航空公司,自 2005 年 11 月成立後,僅經營了四個月。
成立於 2002年的Rex航空公司主攻偏遠地區,繼續營運多條航線,並開設自己的飛行學校,其成功可算是異數。
為何航空公司在澳洲舉步維艱?
航空業專家兼顧問戴爾 (Bruce Dale) 表示,澳洲的新晉航空公司有潛力在商業上取得成功,但有志於此的航空公司面臨重重挑戰。
他對SBS 新聞說:「Bonza 的航班連接不同的偏遠地區,這是它與其他公司不同之處,因此要向他們肯作新嘗試而致敬。」
「他們的問題是執行不力,沒有足夠的航機經過認證,消費者因此失去信心。」
航空顧問公司Upstream Aviation的總監哥連斯 (Tim Collins) 表示,這行業一直是一場數字遊戲,因此,新興航空公司難以立足。
他說:「歸根咎底,航空公司是一門生意,最終都是看盈虧。」
「一直存在的風險是,大型航空公司展開減價戰,使新興航空公司被淘汰。」
Bonza 的前景未明,其他航空公司在澳洲市場也面臨類似的挑戰。
有沒有空間容納多一間航空公司?
戴爾表示,儘管航空公司倒閉屢見不鮮,但他認為挑戰澳航和維珍的有利條件很快就會出現。
他說:「隨著西雪梨機場的興建,以及布里斯本和墨爾本機場的升級,跑道容量正在增加。」
「更多的飛機升降位,代表了更多的機會。」
不過,哥連斯並不同意。他認為新興航空公司不會成功。
他說:「考慮到燃油、維修保養和人手配備,經營一架飛機的成本可能要每小時 12,000 元至 15,000 元。」
「進入門檻相當之高,我不認為新興航空公司是一門可行的生意。」
聯邦運輸部長金卡芙蓮。 Source: AAP / Lukas Coch
她說:「我們是個小市場,對於新進入者來說的確非常困難,在澳洲的航空業發展過程中反映了這一點。」
「但作為政府,我們決心盡一切努力改善競爭。」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