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热线】疫情封锁频繁 如何“夹缝求生”?

Corona and the closure cause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demand for psychological support around Australia

Corona and the closure cause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demand for psychological support around Australia Source: AAP / David Cheskin/PA Wire

如何适应频繁而突如其来的快速封锁?心理咨询师曲韵老师带您从认知自我做起。(点击图片音频,收听采访)


维州、新州等地多次采取熔断式的快速封锁措施抗击疫情。全民抗疫之余,您是否也会因此丢失工时、与孩子被困在家或是突然间与亲人相隔,无法获得照应。焦虑、恐慌,我们该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心理打击?

心理咨询师曲韵老师称:“具体到个人的心理来说,并不是指‘心里头’,而是认知和思维,你怎么看怎么想的,情绪感受,比如恐慌、焦虑以及你的行为。”

认知引发感受,感受再影响到认知,而认知和感受会引发对行为的影响,比如说郁闷的时候缺乏动机和兴趣,难以有所作为。自我认知就是反观自己,自己审查自己。

“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做这件事……自救的主要方式,就是看看周边发生了什么,了解它们的发生是可抗还是不可抗,了解我的认知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我可以采取一些什么行为。” 

比如说,封锁期间一些居民自发的“倒垃圾秀”——穿上装饰去倒垃圾,就是改变行为、给生活增添乐趣的一种做法。

但, “心理一定要避免一切归因于个人”,避免心理症结或是一切源于自己的想法。一些事态的发生与发展本就是我们自身所不可控的,比如说自然灾害;一些夫妻间的争吵也可能源于双方间的不理解。

“不能光归因于个人,也不要只归因于外界。”

“哪些我无法改变,那我去接受,该怎么接受?哪些我可以改变,我怎么去改变,改变什么?有没有计划一步步改变?对于他人,该怎样去互动,能不能换个角度,或者请外边的力量。需要有灵活的想法和方案。”

此外,一些听友还分享了自己在疫情下的经历及纾解心理压力的方法。欢迎您点击图片音频,收听完整的采访。

请在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