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 科技巨頭惹官司主要涉及兩大範疇:壟斷和侵犯私隱。
- 歷史例子顯示法律行動和龐大罰款對財雄勢大的科技公司阻嚇作用不大。
- 制衡科技巨頭的兩大力量:消費者力量和市場競爭。
國際科技巨頭都有被各地政府起訴或罰款的例子,包括Google 在澳洲收集用戶地點資訊時有誤導行為被罰6,000萬元、Google和Meta也在南韓因追蹤用戶網上活動未有表明而被罰超過1億澳元。更觸目的是 Google 被歐洲法庭裁定因利用Android流動操作系統壓抑對手,罰款額超過60億澳元。
兩大主要違法範疇
國際科技巨頭被指有違法行為主要涉及兩大範疇。
1. 壟斷:一些科技公司力量龐大,足以限制一些小型公司的活動,這種行為在美國稱為 antitrust,在澳洲稱為anticompetitive。
2. 侵犯私隱:科技公司在誤導或沒有表明情況下收集用戶的個人資料。
這兩個範疇都是科技公司很容易觸及,有可能造成世界性影響,也影響到用戶日常生活的多方面,所以都備受關注。
壟斷的歷史例子
在上世紀,有打長途電話經驗的人士可能還記得,美國電話公司 AT&T勢力龐大,涉嫌壟斷電話市場,被當局下令分拆為七間公司。但發現此舉妨礙了當地互聯網和科技的發展速度。該公司化整為零之後十多年,最終還是再合而為一,變回今天的 AT&T。
此後,大家較少見到用限制公司規模來對抗壟斷行為,譬如在2006年 Google母公司Alphabet收購youtube也獲得批准。
壟斷 vs方便
龐大科技公司的產品涵蓋範圍很廣,導致消費者採用的電子工具或服務都是 “一條龍” 來自同一個品牌,從手機、電腦、平板電腦、至串流服務。
對用戶來說,可以保證資訊無縫的在工具上分享。對科技公司來說,當然有保證顧客忠誠的作用。是壟斷市場還是高明的市場推廣手法,可說是見仁見智!
私隱 vs方便
大家可能留意到,今天只要上網,就難免被追蹤。在網上搜尋旅行機票,就不斷有航空公司和旅遊廣告在網頁彈出。如果彈出的資訊剛是你所想尋找的,也不失為一個好處。但如果想避免行動受追蹤,就要提高防範功夫。
政府和科技巨頭「拗手瓜 」
各國政府起訴或處罰科技公司,旨在保護消費者。但龐大的罰款對科技巨頭可能只是九牛一毛,起不了作用。再者,科技公司財雄勢大,有能力不斷上訴,罰款也可以拖延多年。
其中一個例子,荷蘭當局曾經要求 Apple 對 App Store 程式店進行修改。Apple認為修改可能有世界性影響,連續多次不理會後,被罰4,400萬元。但對一間年收入4,000多億元的公司來說,罰款的作用自然不大。
另外一個本地例子,聯邦政府要求Google和facebook向澳洲傳媒繳付費用,換取轉載傳媒新聞的權利。Facebook採取抗議行動,封鎖在本地平台上的新聞,連聯邦政府的頁面也被封。最終獲得和解,兩個平台同意向傳媒繳付費用。這事件顯示出科技巨頭與政府對抗時的力量有多大。
科技巨頭是天不怕地不怕嗎?
當局當然要盡力保護消費者,但單是法律起訴和罰款無法制衡龐大的科技公司,然而有兩股力量不容忽視。
1. 消費者力量:科技巨頭怕流失顧客。例子:2021年中,通訊平台 whatsapp 宣佈修改私隱條例,大批用戶表示不滿而轉用其他平台,whatsapp 被迫延遲修改條例及向用戶澄清修改內容。雖然最終whatsapp 流失的用戶數量不大,但事件顯示出科技公司也不能把可能流失顧客的威脅置之不理。
2. 產品競爭:科技市場不斷有新產品加入競爭,例如近年視頻平台 TikTok的流行,對YouTube或Facebook都構成重大挑戰。科技用戶不乏精明消費者,都會轉向更新更好的平台,所以科技公司都要不斷提高警覺,保持在市場的競爭力。
科技巨頭也不是天不怕地不怕,最大的制衡力量就是精明的消費者和公平的競爭市場。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target="_blank">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 target="_blank">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target="_blank">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