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快報】報告稱新冠封城嚴重影響心理健康 (6月8日)

疫苗快報

Source: Source: SBS中文疫苗快報 Source: SBS中文; Getty Images/Malte Mueller

調查發現,五分之一人表示,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他們的工作發生巨大變化,賬單壓力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 報告稱新冠封城嚴重影響心理健康
  • 首都領地通過新冠特別管理法案
  • 專家稱十分之一患者有新冠後遺症

報告稱新冠封城嚴重影響心理健康

新州今日錄得7825宗新增,10人死亡,1,283人住院,38人在深切治療部。

維州有9519宗新確診,25人死亡,522人住院,29人在深切治療部。

雪梨大學和澳洲心理健康智庫的研究人員,在過去兩年調查千多名澳洲民眾調查,受訪者年齡從18歲到89歲不等,內容包括有關大流行高峰期間心理健康方面經歷的問題,此期間多數為封城時間。

調查發現,五分之一人表示,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他們的工作發生巨大變化,賬單壓力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報告表示,新冠大流行導致經濟壓力增加、社會支持和聯繫減少,對負面心理健康造成壓力。

受訪者表示,經濟困難、裁員和前線工作無法在家進行,不少人要帶病工作,心理健康受到影響。近10%受訪者表示,這場大流行使他們的社交關係支離破碎,而感到更加孤立和疏離。

首都領地通過新冠特別管理法案

首都領地政府已通過新冠特別管理法案,即該地區在公共衛生緊急狀態解除後,仍可以實施與新冠相關的限制措施。

首都領地的立法議會周二通過法案,賦予政府部長就某些公共政策,做出決定的權力。

以往制度為,只有在公共衛生緊急狀態中時,政府才能實施強制疫苗令、社交聚會限制和密度限制等公共衛生措施。

新法案將允許政府實施這些措施,但僅限於施行與新冠相關的措施,不適用於其它疾病的防控。

首都領地目前的公共衛生緊急狀態將於8月11日到期,衞生廳長斯蒂芬史密斯( Rachel Stephen-Smith)表示,她預計屆時新法案將準備就緒。

她表示,新法案將允許對新冠防疫做出持續相稱和透明的應對措施。

該法案將賦予政府廳長施加某些限制的權力、實行強制疫苗令的權力;其次,首席衛生官將保留對檢測、追蹤、隔離和檢疫措施的控制權;另外,衛生廳長與首席廳長協商後,將有權規範商業活動,並對酒店和零售場所的聚集人數、家庭訪客和人數密度施加限制;立法議會還可以審查任何強制疫苗規定,以確保其在當時情況下是合理的。

專家稱十分之一患者有新冠後遺症

迄今為止已有超過700萬澳洲民眾感染新冠病毒而最新研究表明,至少有十分之一的患者,會患上新冠後遺症。

健康經濟學家亨舍爾( Martin Hensher)說:「有些人在大流行一開始就感染了新冠,但現在距離大流行開始,已經過去將近2.5年的時間了。」

症狀包括注意力不集中、驚恐、極度疲勞和呼吸困難。

新冠後遺症患者弗蘭佐尼(Angela Franzone)表示:「這些症狀都看不見摸不著⋯⋯你看不到疲勞,看不到腦霧,當然也看不到心跳加速。」

有家庭醫生表示,問診人士詢問自己是否患有新冠後遺症已經「越來越普遍」。

在維州Alfred Hospital的長期新冠(即新冠後遺症)診所中,患者人數正呈指數級增長。

該院呼吸科物理治療師邦達連科(Janet Bondarenko)說,僅今年一年,他們就治療了200多名患者,並警告說數字正在增加。

她說:「這對患者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對我們的系統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但由於治療選擇很少,而且家庭醫生診所壓力過大,研究人員擔心新冠後遺症患者數量被嚴重低估。

亨舍爾表示,澳洲衛生當局需要緊急建立監控、計劃和系統,以了解全國範圍內有多少人患有新冠後遺症。

研究人員也擔心新冠後遺症對經濟的影響,因為很多人需要延長休息時間或減少工作時間。隨著新冠感染病例每天數以萬計地增長,新冠後遺症的影響不會消失。

弗蘭佐尼警告說:「我們的感染人數意味著,現在新冠後遺症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們必須做好準備⋯⋯如果不認真對待新冠後遺症,那麼民眾將默默承受其痛苦。」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