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日明醫生指,大腸癌有時真是沒有病癥,醫生會根據病人的癥狀去做身體檢查,,如果有懷疑,就會再做進一步檢查,例如一些影像上的掃描,又或是一個內窺鏡檢查,針對腸癌的話,有一個好主要的檢查方案,就是大腸的內窺鏡檢查,透過一個拍攝機,醫生可以即時看到大腸裡邊的情況,包括有沒有息肉、有冇其他病變,如果有發現,可能會取一些組織去做檢查。
由於大腸內窺鏡,只看到大腸內壁,有些情況下,會考慮做磁力共振去睇清楚盆腔裏邊情況。
劉醫生又指,在全國大腸癌篩查計劃下,年齡界乎50至74歲的合資格國民,均可免費接受每兩年一次的大腸癌篩查,如果發現有異常,會再安排進一步的內窺鏡檢查。
治療方案制訂:
考慮因素包括疾病期數、位置、腫瘤大小,影響範圍等。另外,病人本身因素,包括身體狀況,年齡、日常嘅功能等。
一般來說,都會考慮一個屬於根治性質治療,如早期,即第一至3期,目標都是根治性質,基本上是手術治療,亦會考慮輔助的化療,去減低復發風險。
第4期就會是舒緩性質的治療方案,主要是考慮到化療,加減結合以標靶藥物去做治療等,醫生會視乎病情,訂出較個人化的方案。
預防方法:
- 多做運動
- 多吃蔬菜水果
- 少吃紅肉和醃製肉類
有否年輕化趨勢?
劉醫生指,大腸癌患者相對年紀大,有一個明顯的發病率,平均壽命延長亦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但在年青的一代當中,見到一個小小趨勢,就是比較年輕的年紀,都可以患上大腸癌。現時醫學界仍在研究當中原因,例如是生活習慣改變,飲食習慣等,令流行病學數據上顯示年輕患者的病發率有增加。
而劉醫生接觸過最年輕的大腸癌患者是20多、30歲,但他強調數目並不多,但可見大腸癌亦是有機會出現在年輕患者身上。
詳情請聽今集【健康快樂人】。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