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 全球多個地區均使用電子裝置追蹤檢疫者或違反檢疫指令的人士
- 學者認為,使用電子裝置的確能有效確保民眾遵守規定,但亦存在多個問題
- 同時,著重良好榜樣的公共衞生訊息亦是建立良好社會規範的有效方法
READ MORE
COVIDSafe程式成功追蹤多少新冠個案?
在新加坡,當局要求所有選擇不入住指定檢疫設施的12歲以上入境旅客必須長期佩戴電子手鈪,一旦佩戴者外出或干擾儀器,手鈪便會即時知會當局。
在香港,政府要求所有由外國返回的居民在自我隔離14天期間,儀器會與用者的手提電話連線,並檢查用戶是否有離開酒店或住所。另外,南韓出現多宗涉嫌違反檢疫規定的事件後,當局亦將要求。在波蘭,當局要求接受檢疫的人士下載一個應用程式,程式會,利用定位技術及臉容識別技術,確保民眾遵守相關的規定。而台灣亦有類似的手機程式確保民眾遵守隔離令。
Source: ABC Australia
至於比利時,則採取一個更為不同的策略,當地港口員工正參與一項電子手鈪試驗計劃,當他們與另一名同事的身體距離太過接近,就會發出警告聲響。
READ MORE
在家隔離人士不准外出運動 違規罰 5 千
澳洲能否仿效有關做法?
在澳洲,本地則連番出現酒店檢疫或家居隔離違規等情況。
一名昆州男子在;另外在維州,早前有三千名本應留在家中檢疫的人士,其中接近三份之一(超過800)人被發現未有遵守在家檢疫的規定,當局已。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電子監察裝置專家馬丁諾維奇(Marietta Martinovic)博士指出,澳洲亦可考慮引入追蹤裝置使用。
她向說:「今次是一次的非常嚴重的健康危機,因此有必要令民眾真正關心這個問題。若要做到這一點,其一可以引入巨額罰款,但另一種方法就是引入更多嚴格措施,而電子監察則正是其中一個可考慮的辦法。」
報道指,西澳政府經已為當地警方撥出300萬元購買200個配備定位功能的追蹤手鈪,另外亦引入新法例讓執法人員可以使用有關器材監察違反檢疫令人士的行蹤;但當局至今仍未開始使用有關設備。
If you’re feeling anxious about coming out of your isolation bubble, you’re probably not the only one. Source: iStock Unreleased
百利而無一害?
馬丁諾維奇博士表示,引入這些電子技術當然能帶來得益,舉例能更有效地確保民眾遵守相關規定。但當然,亦非百利而無一害。
博士指,強制民眾使用有關的裝置,必定會引起用者反感。
另外,購買這些費用高昂的裝置亦帶來不少成本問題,加上當局亦需安排大量人手在背後密切監察使用情況。她說:「當局安排人手監察使用者的位置,而當系統發出警告信號的時候,亦需要人手處理涉事個案及相關情況。」
當然,不論使用手機應用程式確保民眾保持社交距離,抑或配置定位追蹤裝置,均可能衍生出個人資料及私隱保障的問題。
她說,使用科技技術作為抗疫方式,當然在這個環境下被視為並無不妥甚至理所當然,但無人能保證所收集得來的資訊日後將用作什麼用途,甚至被政府用作控制國民外出流動的工具。
學者說:「這是國民作為社會及國家的一份子,需要細心考慮的問題。」
究竟使用電子追蹤裝置能否改變民眾的行為模式?
蒙納殊大學行為改變研究組織BehaviourWorks的史密斯(Liam Smith)教授表示,使用追蹤裝置很大可能有助制止違反規定的人士重犯,同時亦能鼓勵他們影響身邊其他人的行為。
他說:「監管學理論指出,若針對違反規定的人士實施嚴厲處分,並將有關情況公諸於世,將能向其他人作出警告,讓那些本身可能亦有意或經已違反指令的人士改變他們的行為。」
但學者亦補充,不少人遵守指令的原因很大部份是基於社會規範,其中著重於良好榜樣的公共衞生訊息實在是一個最有效的方法。
史密斯教授說:「(維州州長)安德魯斯在社交媒體上發佈空空如也的街道的照片,並附上『謝謝』的字句,實在是一個制定社會行為規範的好方法,亦有助鼓勵民眾遵守規定。」
他又指,相反,若著重於有多少人被施以罰款或違反守則,卻可能令不當行為被「正常化」,導致更多人輕視當局實施的限制措施。
READ MORE
你有網購上癮的情況嗎?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聯邦政府推出的追蹤新冠病毒的應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機中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