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出現「香港幫」郵差:這份工作助我融入澳洲

「郵差叔叔送信純熟迅速送出」,這急口令是不少香港人的童年回憶。鮮為人知的是,在澳洲最北端的首府城市達爾文,香港移民是郵差行業的「主力軍」。

Darwin postman

三位來自香港的「郵差叔叔」都是移民達爾文後才首次接觸這個行業。 Source: Supplied

在人口只有14萬多的北領地首府達爾文,位於市中心的澳洲郵政(Australia Post)辦公室,每日天色未明便已燈火通明。數十名郵差在這裡整理信件,開始一天的繁忙工作。

其中一位來自香港的郵差黃泰和(Stanley Wong)向SBS中文解釋:「這邊當郵差需要4時多5時返回公司總部,與其餘30多個郵差一同分發屬於自己負責區域的信件。」

他不是達爾文唯一一位港人郵差,事實上有多達6人是香港移民,已佔總人數約五份之一。

加快了解達爾文

在香港從事氣體工程師、去年與家人一起移民澳洲的Keith Sun表示,在達爾文當郵差的經歷很有趣,因為這是他在香港不會接觸到的工種,而且從中得著不少。
Darwin postman Keith Sun
在達爾文當郵差的Keith Sun認為,這工作令他對本地有更深入的認識。 Credit: SBS Chinese/Abbie Ng
Keith相信,作為一個新移民,認識新居住環境很重要。他表示,因為需要經常駕車送信,除了自己負責的區域,有時亦需到另一區域派遞,因此會對不同地區有更深入的認識。

「當郵差讓我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人,與他們聊天、分享,建立關係又互相勉勵,感覺這裡的人都很友善。」

「其中有一位同樣是新移民的婆婆,每當我派信至她家或附近鄰居時,她都會給我自家製的家鄉小食。雖然她的英語能力不佳,大家語言不通,但這舉動很窩心。」
當郵差令我了解達爾文更多。
而黃泰和同樣是去年與家人移民到達爾文。對他而言,當郵差讓他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重拾親子樂。

「我以前在香港是做工程的,每晚收工回家已經7點多8點,小朋友很快就要睡覺準備明天上學......現在我每天大概下午一點多放工,可以接他們放學、送他們上興趣班之餘,更可加深與小朋友之間的關係,這是我(轉行)做郵差的最大得著。」

當郵差半年,他認為自己選對了工作:「郵差這工種及工作時間對我來說最適合不過,因為我在香港時早已習慣5點多起床,所以早起床難不到我。」
LISTEN TO
黃泰和 - Australian Story 20231127 (Mon) Drupal - Stanley Wong image

【我不是名人】 黃泰和:移民達爾文當上郵差 更珍惜親子時光

SBS Chinese

29/11/202330:18

無懼日曬雨淋

談到當郵差最大的挑戰,Keith認為是天氣——在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普遍溫度高達攝氏30度以上的達爾文戶外工作,「日曬雨淋」是每一位郵差的日常寫照。

「達爾文天氣很熱,尤其在雨季(每年10月至4月),氣溫高之餘又經常下雨。熱、曬不是最大問題,下雨才是,因為雨水會弄濕信件,我們要設法避免信件濕透。」

黃泰和也認同,達爾文的天氣令人吃不消,「雨季期間時而大雨時而陽光普照,即使有工作雨褸雨褲,鞋子都會濕透,加上很焗促身體會不斷出汗。」

幸好他以前在香港時,已體驗過這種「出面雨水,入面汗水」的苦況。「我亦曾在地盤工作多年,所以在這裡從事戶外工作對我來說很快就習慣。如果想投身郵差行列,要有心理準備需要早起床及每天日曬雨淋工作。」
Darwin postman
黃泰和工作時會隨身攜帶這「戶外三寶」:水、太陽眼鏡及防曬霜。 Source: Supplied
此外,Keith憶述曾有同事打開信箱準備放入信件時發現有蛇、青蛙在內,而較普遍的是被狗追。「不少人沒有關好家中鐵閘,每次當我們到達他們家門時,狗隻就會衝出來吠叫甚至咬人,這都很常見。」

「曾經試過有一條街道,因為某一家的狗隻未有繫上狗帶並具攻擊性,所以郵局決定暫緩派遞至該範圍,並通知市政府聯絡客人處理,待一切安排妥當時,我們才恢復該條街道的派遞服務。」

澳洲郵政的數據顯示,自今年7月以來,郵差被狗隻襲擊的事件平均每日發生7.5宗;隨著一年中最繁忙的派信及包裹時間臨近,每周接獲有超過50名郵差在派遞信件及包裹時遇襲, 其中昆州和新州最嚴重。
雖然這似乎是苦差,但兩人都很享受郵差這份工作。

黃泰和重申當郵差讓他重拾更多親子時間,同時更了解居住的地方、融入當地,因此並沒計劃轉工:「只要他們一天沒炒我,我就繼續做下去。」

Keith也認為,雖然工作時遇上不少困難,但有一班香港人一同在異鄉工作,卻倍感親切。

他舉例說,本地人午餐時只會簡單地吃一塊餅、一包薯片、一件三文治,而港人同事則喜歡一同坐下來,一邊聊天一邊吃粉、麵、飯等正餐。

但另一方面, 他又認為常圍在一起以廣東話對話亦不太好:「當地人或許認為這做法有欠尊重,始終他們不懂我們在說甚麼,可能會引起誤會。」

語言及文化衝擊

這些「郵差叔叔」其實在成為同事之前已互相認識。他們是一個成功申請為澳洲永久居民、於北領地生活的香港人社交群組的成員,互相分享日常資訊。

他們在香港時都是從事工程、銀行、保險等行業,而由第一個香港人開始應徵郵差後,每當發現有職位空缺就會透過社交群組互相通知,然後陸續有新人加入——達爾文的郵差隊伍因此逐漸形成了「香港幫」。

移民達爾文一年的李伯康(Lawrence Lee)告訴SBS中文,他也是朋友看到郵局門前貼有招聘啟事而推薦他應徵的。他當晚立即準備履歷表,翌日就徑自上門遞交文件及即場面試,數日後便成為郵局的一名櫃位郵差。
Darwin postman Lawrence Lee
李伯康曾在達爾文任職櫃位郵差半年。 Source: Supplied
曾在香港的市場推廣及營業部門打滾10年,李伯康以為自己經已練得一身好武功,應付客人應該難不到他,但原來一開始工作時也經常踫壁。

「因為剛落地(澳洲)不久,所以還不習慣用英語溝通,尤其澳洲人有很重的口音,來自不同地方又有其地道口音,好多時都聽不明白他們的要求,場面很尷尬。」

除了語言上的挑戰,第一天工作就需要站在櫃枱前處理郵局大小事宜,「邊做邊學」是他的另一壓力來源。

「我工作的郵局人手長期不足,只有4、5人,老闆又剛接手(經營)郵局不久,而其中一位同事亦是新人。即我們當中只有一位資深同事,因此所有人只可倚賴她又或靠自己。」

當時,李伯康每晚放工後都會在家瀏覽郵政網頁,開啟香港人的「工作狂模式」,希望能更快熟習工作。然而,他認為這裡的工作文化與香港分別太大,令他有時候都會感到氣餒。

「這裡不會有職場訓練,亦不會有一個系統告訴你該怎樣做,很多時候每人的做法不同,我根本不知道如何是好。」

由客人到朋友

雖然李伯康只做了半年郵差便已轉行,但他坦然很幸運獲得這份工作,不但短時間內語言能力有所提升,又可賺取本地工作經驗有助轉工,更讓他首次在澳洲嚐到滿足感的滋味。

「當知道有客人特地寫電郵到郵局或在Google上公開讚揚我的服務時,我感到很高興、很滿足,這是一份肯定,亦使我有更多本錢找另一份工作。」

由於工作的郵局正是李伯康所住的小區,所以平日不時在附近公園、超級市場甚至學校等地方遇到客人,他認為感覺很奇妙。

「我們認得大家,會互相打招呼、聊天,感覺如朋友一樣,這裡的人都很友善。有次我和家人外出吃飯遇上一位相熟客人,更一同邊吃飯邊聊天,還互相加了社交平台做朋友。」

他笑言,當時下班後仍然「有壓力」,因為隨時隨地會偶遇客人,「所以外出時一言一行也會多加注意!」
Darwin postman
李伯康在最後一天工作日與同事們於郵局內合照,晚上他們更為他舉辧歡送會,讓他感到很窩心。 Source: Supplied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
Published 19 December 2023 9:19am
By Abbie Ng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