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比三家】曾留學雪梨港人選擇移加:「澳洲避風港政策成本太高!」

英國、加拿大、澳洲近年分別為香港人提供「避風港」、「救生艇」等優待移民政策,其中澳洲更容許港人以「極低門檻」申請永久居留。然而本身作為移民國家,不同的優待政策也在吸引香港人才、資金方面產生了「競爭」。

阿謙於2014年在雪梨大學畢業後回流香港。

阿謙於2014年在雪梨大學畢業後回流香港。 Source: Supplied

90後青年阿謙曾留學澳洲、在雪梨大學進修,主修國際關係,並在四年內完成預科及本科課程。他畢業後回流香港數年,其後決定離開香港,但沒有選擇熟悉的澳洲,而是去了陌生的加拿大。

阿謙向SBS中文表示,其實「考慮過很多很多次」以澳洲為目的地。聯邦政府在去年10月公佈「避風港」政策前,他已在9月申請了加拿大的工作簽證,但他仍仔細研究了澳洲的政策。

不過,他認為該政策側重於留學生及有本地工作經驗的申請者。「我就算再做留學生或申請僱主擔保,機會成本仍然甚高。」

澳洲在兩項技術移民簽證下設立新的分類渠道「Hong Kong stream」。申請人必須已持有臨時技術移民工作簽證(類別457)、臨時技術短缺簽證(類別482)或臨時畢業生簽證(類別485)。

而加拿大的分為Stream A讀書移民和Stream B工作移民。其中工作移民要求申請人,過去5年在加拿大或海外完成專上教育課程,並在加拿大工作一年。
從事過傳媒和教育行業的阿謙,在2019年反修例示威後萌生移居他國的念頭。但當時各國未有制定優待港人的簽證政策,他預料要靠自身技術移民,於是在港半工讀英國的房地產碩士,獲取專業資格。

他去年作為物業估價師申請了加拿大的開放式工作,在網上找到當地的工作後,今年才買機票出發。按照Stream B簽證要求,他預計最快明年4月就可以申請永居。

但如果選擇來澳洲,他必須在城市居住至少4年或偏遠地區3年才可申請永居。「(優待港人簽證方面)澳洲難好多。」

他透露,在加拿大也認識了一些香港人,同樣曾經在澳洲讀書和工作,因為加國政策更好而決定跨越半個地球北上。
阿謙觀戰加拿大冰球聯賽亞省打吡,融入當地生活。
阿謙觀戰加拿大冰球聯賽亞省打吡,融入當地生活。 Source: Supplied
前香港政治組織法政匯思召集人、澳籍香港律師任建峰(Kevin Yam)早前接受SBS中文訪問時表示,認識不少高收入的香港專業人士,因澳洲生活空間大、氣候宜人而有意移居,但因申請相對比英國、加拿大困難而放棄。

他認為澳洲在吸納香港人才與資金方面較為「蝕底」,形成雙輸局面。

記者向內政部詢問,制定「避風港」政策之前是否參考過更早公佈的英、加,以及澳洲政策是否缺乏吸引力和競爭力。

但發言人僅回應:「澳洲仍是香港公民居住、工作和學習的受歡迎目的地。」他強調,申請符合資格的相關簽證,是移民的自由選擇。

發言人也沒有回答,工黨政府未來會否對優待港人簽證進行修改或放寬條件。
其實這不是阿謙第一次與澳洲失之交臂。他2014年畢業前已向移民中介查詢,無奈當年條件未能符合畢業生工作簽證,留澳只能尋求僱主擔保或繼續進修。

當時恰逢香港醞釀「佔中」,盼投身傳媒工作報道重大事件的阿謙決定回港。然而2019年後香港的環境氣氛「讓我充滿壓力及恐懼」,最終還是要離開。

他原有意赴英,期間鼓勵家人一同申請BNO護照,自己也籌備申請該國工作假期簽證。

不過考慮到英國的BNO措施沒有限期,而且與澳洲一樣需時較久,相較下加拿大的「救生艇」政策設有限期且較容易,他最終改變計劃。
如今,阿謙已在加國亞省愛民頓(Edmonton)安家和工作,並積極參與當地的港人團體活動和義工服務。

談到新生活,他表示加拿大的生活方式與澳洲較為相近,適應上沒有難度,甚至歧視更少。「華人的社會地位和其他西方國家相比較為平等,有機會擔任公司主管甚至高層。」

樓價方面,他指加拿大亦較澳洲容易負擔,即使單身仍有能力靠自己入息置業。
阿謙今年4月前往加拿大中途,時隔八載重遊雪梨。
阿謙今年4月前往加拿大中途,時隔八載重遊雪梨。 Source: Supplied
不過,阿謙仍很喜歡澳洲,「她實在有不少讓人迷戀的地方」。他赴加前特意來澳轉機逗留一個星期,在雪梨和墨爾本旅遊並再會久別的朋友。

時隔八載故地重遊,他笑言日後厭倦北國嚴寒之時,會再南下澳洲享受溫暖陽光。

對於近期的計劃,他打算一年後申請永居,考取英國及加拿大物業估價師的專業資格。天生熱愛周遊列國的他已將瑞典列為下一個目的地,「探索生命中更多的可行性」。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3 August 2022 4:46pm
By Koma Che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