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澳洲第一間乃至全球第一間奶吧在雪梨市中心的馬丁廣場(Martin Place)開業。這裡成為民眾認識朋友、吹水閒聊、坐在吧枱喝奶昔的時髦地方,甚至提供奶昔「行街」——開張首日就吸引了5,000名顧客,每周客流量達到27,000。
如今,奶吧隱匿在澳洲較為偏遠的住宅社區之中,是左鄰右里閒時去買報紙、咖啡、零食的雜貨舖——這個國家最平凡、最貼地、「沒賺多少錢」的無數小生意之一。
大相徑庭的商業模式背後,奶吧有著怎樣的百年滄海桑田?
希臘移民的創意
「奶吧之父」是希臘移民Joachim Tavlarides,英文名Mick Adams。他來澳洲前曾在美國生活,將美國特色的飲品店soda bar和希臘的牛奶店結合,在澳洲獨創出「奶吧」飲品店。其成功引發希臘移民紛紛仿傚,令奶吧很快遍佈澳洲和新西蘭。
麥覺理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的歷史學家Leonard Janiszewski接受SBS Food時表示:「奶吧的誕生是受到移民的影響。希臘移民帶著來自地球上兩個不同地方的創意來到澳洲。」
他說,奶吧生意備受移民青睞,主要是因為「不需要太多英語,而且可以養活一家人」,「最重要的是,奶吧的希臘店主知道,只要努力工作,就可以為孩子創造美好的生活。」
奶吧是為希臘移民的後代帶來新生活的商業根基。很多孩子接受了教育,(長大後)轉去其他專業工作。
綽號「懶媽」的于立雲(Louise Yu)在墨爾本東北區經營一間奶吧。2007年,她跟隨焊工丈夫從山東移民澳洲,從2014年起接手生意,一邊經營奶吧一邊帶大3個孩子。
「因為(我的)英語沒有很好,所以做奶吧比較容易上手,做起來除了花時間,其他也還好......奶吧一個好處,就是你不會英文的,可以(和顧客)練習,練到起碼別人跟你說的時候你不會往後退。」
上世紀70年代,隨著快餐店越來越多,奶吧行業為加強競爭力,逐漸開始業務多元化,增加售賣糖果、香煙、報紙、麵包等,成為類似如今的雜貨店。
于立雲的奶吧也是如此。「(顧客)每個年齡段都有,基本上買的東西都是店面上看到的:薯片、雪糕,澳洲人很喜歡的,不管冬天夏天,還有糖果和飲品,牛奶。奶吧嘛,肯定要賣牛奶的。」
她說,奶吧在澳洲是一個成熟的行業,不需要自己招攬客人。「客人都是固定的,因為是在一個生活區裡面的。」
于立雲一家五口,孩子有時也會到店裡幫忙。 Source: Supplied
其前執行董事Domenic Greco表示,80年代末當局放開所有商舖在周日營業,令奶吧生意遭受滅頂之災,「我們的會員人數在兩年內減少了 75%。」維州的奶吧數量在80年代有約6,000間,到2014年已餘下約1,500間。
他向SBS中文表示:「政府的政策偏向較大的零售商,加上其他一些因素,導致這種街角商店的衰落。然後這令我們(機構)在運營103年後難以繼續生存。」
他所謂的「其他一些因素」,包括大型超市和連鎖便利店的成本低,令商品加價低廉;奶吧售賣的電話卡和交通卡逐漸乏人問津;香煙因煙草稅而加價;一些地方政府向奶吧在行人道擺放的招牌徵收費用。
于立雲坦言生意「越來越難做」:「政府現在推廣瓶子回收,我們又有些起色,周圍(鄰居)以前沒有來過奶吧的,因為這個回收瓶子......會進來看一看買個糖,買個飲料。」
經營兩年後,她開始售賣一些華人的產品,如調料、乾貨、茶包等,還和附近的華人居民組織「團購」、搞活動。
她坦言接手的時候已知道奶吧是夕陽產業:「因為朋友介紹,說做這個也蠻好的,不比別的工作賺錢少......就先做著吧,最起碼賺的錢還是夠生活的。」
做了才發現,沒賺多少錢,只是(太忙)沒有機會出去消費而已。
如今很多奶吧都已轉型做咖啡店或快餐店。如墨爾本東南區的 Jerry’s Milk Bar,因被列為文化遺產而不能更名,但已轉作餐廳——作為致敬,餐廳有售奶昔飲品。
目前全澳的奶吧數目已不可考。最大的相關行業機構澳洲便利店協會(AACS),對SBS中文就奶吧和獨立便利店的查詢,回應「沒有該領域的數據」。
中國移民的投資
奶吧在零售業式微,卻成了中國移民青睞的投資對象。在網上可以搜尋到不少有關奶吧轉售的中文資訊,還有網民傳授接手奶吧時如何挑選賺錢地段的經驗。
澳洲註冊移民代理鄭喬(Jake Zheng)認為,奶吧成為熱門投資生意,一方面是移民有從眾心理,「人生地不熟,(接手)奶吧簡單不用太多思考」,另一方面它確實容易經營。
澳洲註冊移民代理、TopSelect負責人鄭喬。 Credit: Jake Zheng
鄭喬說:「從2012年商業創新及投資(簽證)開始,到2015年188簽證的火熱,很多人會選擇這種能夠直接收購的生意,奶吧這種小店面比較便宜,而且一兩個人就可以經營——確實吸引了很多來澳洲做188的移民。」
大家都在做,一個人經驗分享,其他人聽到覺得這個生意可做,並且能夠拿到身份,那就也去做,目的並非真的喜歡這個生意。
然而,當局早前公佈,188簽證從2024年7月起不再接受新申請。這條移民「捷徑」將在開通12年後被廢除。
188簽證廢除會否成為壓到奶吧行業的最後一根稻草?他相信沒有太多關聯:「這完全是由於奶吧行業的生命周期到了一個時間點,不再符合現在的社會發展了,所以被市場淘汰。」
奶吧的澳式人情味
不過,于立雲經營奶吧不是為了移民,是純粹的投資。「我身邊很多朋友做奶吧主要是做移民的,像我們這種不是為了做移民的很少。可能這就是為甚麼我們做得久吧。」
「這個生意畢竟還是幫人的,也沒有說要賺多少錢。(如果)英文好、有更多能力,還是去做別的事情吧。」
正因沒有營業額的壓力,她作為店主「比較懶」,價格也是「隨便定」、「一直沒有動」。「我們幹了多少年了,可樂從一開始的2元(一罐),到現在還是2元,根本沒有漲。」
比起賺錢,她更珍視鄰里之間的情誼,比如開店初时,「很多客人過來說『不用擔心,你是新店主我們會支持你的』,聽到以後覺得很暖心。」
80%的(顧客)每周都要見面,20%的可能是天天見的。
「有一次有個熟客來的時候,我正好有一個挺陌生的客人,我就表現得有點緊張。他就留下來一直等到那個客人走,然後問我是不是覺得這個客人有問題。我說是的,他從來沒來過。他說他看出來了。」
「我覺得這就是澳洲人一種熱心的方式。」
于立雲和她經營了10年的奶吧。 Credit: SBS Chinese/Shan Kou
「很多不算是顧客了,已經成為朋友了,有時候過來說說話、聊聊天就很開心。」
「我也很感動,覺得好像我也作出了一點貢獻。」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