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龍舞獅頌華年】跨越傳統界限 華人女孩傳承古老文化瑰寶

女孩子也能舞龍舞獅? 澳洲新一代華人女性在傳統桎梏中破繭成蝶,不僅展現了出色的表演,更為傳統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與活力。 女性參與舞龍舞獅表演,會面臨什麼挑戰? 她們又如何克服?

在墨爾本西郊Sunshine West,一位滿懷激情的女孩正在練習傳統舞獅的步法。 王懿(Yvonne)三年前誤打誤撞進入墨爾本弘德國術會學習舞獅,從「我覺得這樣很酷」,到如今正經地在節慶活動中表演,她不僅要面對技術層面的挑戰,更要面對傳統觀念的束縛。

曾經,女性是不允許參與舞獅表演的,最多只能作為樂團成員,閃耀的舞台中央與她們無關。 但在Yvonne眼中,性別不該成為參與舞獅表演的障礙。

舞龍舞獅這一個藝術表演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如今在澳洲土地上大放異彩,且出現了越來越多女性表演者的身影。

馬來西亞華裔的黃家姐弟四人,更是一起加入了舞龍隊。 姐姐黃心慧說,希望自己「一生都能舞龍舞獅」,並培養更多年輕一代的表演者,讓文化傳承下去。

她們的勇氣與決心如同舞動的飛龍與靈獅,滿懷活力與能量,用力撞破傳統的桎梏。 從此無論男女、不管來自哪裡,廣闊的天地,都是新一代龍獅的舞台。

「神奇」之地:機緣巧合入獅團

「有個朋友突然有一天問我,『你對舞獅有沒有興趣?』」談到自己加入弘德的契機時,Yvonne笑稱「社恐」的自己,一開始甚至躲在朋友身後, 不敢跟大家說話。

她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說,那時候舞獅團的一切,對於從小沒有看過舞龍舞獅的的她來說,都是那麼新奇,訓練場地「是個很神奇的地方,放著各種 龍身、獅頭,還有用來裝飾的樹」。

而如今,她已經可以扛起獅頭,活靈活現地化身為一隻充滿靈氣的小獅子。

墨爾本弘德國術會起源於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文化的隊伍,主要由亞裔組成。 黃心慧和妹妹黃心鈴同樣也在弘德,她們與弟弟和妹妹一起,姐弟四人都加入了弘德的舞龍團隊。

Yvonne現在可以驕傲地向山西的家鄉親友們說起舞獅、展示自己的訓練表演視頻,而身邊的同齡人也對她這一獨特新穎的愛好大感驚嘆。

她介紹說,新成員加入舞獅團後,首先會加入音樂團隊,透過了解不同的樂段在傳統表演當中有何意義,逐漸走入舞龍舞獅的世界。

「你要知道音樂是甚麼、代表甚麼」她指出,只有理解鼓點、音樂,才能更了解獅子的步態與動作,甚至更深層的文化意義。

透過音樂入門後,若對舞獅本身感興趣,就可以開始學習步法與手部動作,隨後再帶著獅頭練習。 獅頭還分不同的重量,Yvonne目前使用的獅頭約重五公斤左右,長時間高舉還是需要力量的。

男性主導? 打破傳統的桎梏

女性在力量方面,天生比男性弱一些,因此練習舞龍舞獅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不過,Yvonne認為,阻礙女性參與舞龍舞獅的原因,更多是文化因素。 她表示,女性以前是不能參與舞龍舞獅表演的。

她說:「女生最多只能打音樂。即使是現在,有一些隊伍的規矩是女生不可以舞(獅),或者有一些是男女生不可以一起舞(獅)。」
看那個隊裏的師父,不同的師父觀念是不一樣的,有些師父可能比較傳統一點。
Yvonne
本迪戈(Bendigo)金龍博物館(Golden Dragon Museum)的研究員麥利(Leigh McKinnon)對SBS普通話節目進一步解釋說,背後的諸多文化原因包括「男性主導」、「重男輕女」。

大金山中華公會會長、華人移民第三代魯貢(Doug Lougoon)表示:「最初,在19世紀末,金礦場上沒有中國女性可以發聲,無論她們是不被允許,還是沒有機會。 或許這(女性的聲音)並不重要。」
但如今,情況已經出現了非常大的改變。黃家姐妹此前便都入選了本迪戈,作為抬大龍的志願者。不僅大龍可以由男女共同抬起,當地社區也非常樂意接受這一變化。
在21世紀,女性也應該能夠發揮自己的作用。
道格
雖然力量受限,但黃心慧認為,女性在舞龍舞獅表演方面,也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舞獅要有很多的表現的,要動作看起來很像一個真的獅子。大部分時候我覺得是女生做起來很像真的獅子一樣。」

目前,墨爾本弘德國術會的女性成員也越來越多了。 來自香港的陳海清(Daphane)也是在一次活動中,「誤打誤撞」加入的弘德,目前主要負責樂團的工作。

由於有鋼琴基礎,Daphane表示舞獅團的音樂相關訓練「很好上手」。 她快速地消化了需要學習的技能,也能很好地與舞獅演出配合,做出即興的音樂表演。
Daphane Chan.jfif
來自香港的陳海清(Daphane)也是在一次活動中,「誤打誤撞」加入弘德,目前她主要負責樂團的工作。 Source: SBS

「出了個國,還學了個舞獅」

Yvonne學習舞獅的過程,就沒有那麼駕輕就熟了。

一場舞獅表演通常會持續八到十分鐘,這段期間表演者需要「一直蹲著馬步」,有時還需要高舉獅頭。 為了有足夠力量支撐表演,Yvonne也成為了「舉重少女」,平時會加強自己的體能訓練。

除此之外,做「獅頭」還會需要被「獅尾」的表演者高舉至肩上或頭上,有時甚至還會要雙足站在「獅尾」的肩上。

「我會覺得很危險,因為你下來的時候要跳一個人的高度。我有一次下來的時候,當時很害怕,下來時沒有很好地落地,對腳的負擔會比較大一點。」

但她認為,這些挑戰都是可以克服的。 而對舞獅發自內心的喜愛,讓她一堅持就是兩三年。
我覺得很好玩啊,只是每周日去,然後可以學到一些新鮮的東西,我覺得很不錯,就一直有堅持下來。
Yvonne
除了每周日的訓練,Yvonne還會不時在等巴士的時候練一些(舞獅)步法。

「我有一次在超市上班的時候,因為沒有人,我就在那裏練,然後就有一些客人過來說:『你是在鍛煉嗎?』」

除了基本的練習,Yvonne還會花心思琢磨獅子的「神態」,務求令表演更加活靈活現。
Yi Wang Yvonne (2).jfif
練習中的Yvonne。 Source: Supplied
「我現在會覺得我舞的獅子還是有一點『亂』。如果我比較累的時候,我的獅子就不會很好看。」

「我現在在練的是,它會有『三個點』(three dots)就是表示獅子在看四周的東西,它會弄一個三角形,你每次看一個點的時候都要點一下。」

「一開始我不會掌握到這個精髓,就會覺得那個獅子很亂,不知道在幹甚麼。」

如今,師父評價Yvonne的表現已然可以上台演出了,而她把自己的訓練影片寄給家人時,也會獲得「你還挺厲害」的評價。
有時候我會給她(媽媽)發我坐在別人頭上或站在肩上的時候,我媽就會覺得,挺厲害啊這小姑娘。出了個國,還學了個舞獅 。
Yvonne

「好的變化」 讓傳統煥發新生

弘德國術會現任主席薛寶琳(Cecilia Hsieh)對SBS普通話表示,全墨爾本如今有11支舞獅隊,3支舞龍隊,弘德現役會員約30人,且當中有許多年輕人的身影。

儘管在家鄉很少見到,但在Yvonne心中,舞龍舞獅無疑是中國文化非常重要的標誌。
平常與人說起自己要去舞獅,對方對此不甚理解時,她也會耐心地解釋,希望更多人能夠了解舞龍舞獅。
我會覺得,讓大家了解舞獅不單是拿一個獅子頭這樣來回舞,而且是有很多努力和心血在裏面的。
Yvonne
「舞獅的意義,我覺得更像是一種興趣愛好那樣,然後跟大家分享一下,讓大家覺得我在做這件事,而且現在這邊竟然也有像(舞獅這樣)宣傳中國文化的一些專案。」

而在香港時常看到舞龍舞獅表演的Daphane,在舞獅團中則感受到了家鄉熟悉的氛圍。

「都是很『吵』」她笑說,「香港也很吵。而且因為我在香港以前經常看到(舞獅)嘛,所以會有回家的感覺吧,而且因為它真的太吵了,跟香港的那個氣氛很像。」
C0196T01.JPG
黃家姊妹。 姊姊黃心慧(左),妹妹黃心鈴(右) Source: SBS / Shan Kou
黃家姐妹自小便對舞龍舞獅表演有著很深的感情,姐姐黃心慧說,傳統也「可以改良」,只有不斷順應時代去做改變,傳統才能重煥活力。

她說:「我覺得尊重傳統是很重要的,但是很多的傳統可能也可以改良一下。改變不是不好的,這些改變是讓更多的人來看這些傳統,讓這些傳統變得更發光。 」

所以我覺得女人參加舞龍舞獅是個好事情,是個好的改變。

妹妹黃心鈴則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女人、年輕人、華人一起參加舞龍舞獅」。
不要害怕,如果有人說你不應該參加,你別聽他們的。
黃心鈴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
Published 7 February 2024 11:54am
By Lorien Chen, Shan Kou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