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 自2019年以來,喪禮費用大幅上漲。
- 越來越多澳洲人選擇簡單、非傳統甚至是具慶祝性的喪禮。
- 有人認為當你還活著的時候規劃你的喪禮可以讓你考慮什麼是真正重要。
去年 12 月,沃克 (Suzanne Walker) 的媽媽突然去世,她開始思考如何讓自己的喪禮與別不同。
沃克說:『媽媽的喪禮籌備得十分匆忙,加上對失去她的情感負擔,我們亦必須考慮財務和實際情況。』
52 歲的沃克認為自己現時仍然「很年輕」, 也不應考慮死亡,但隨著喪禮費用的上升,她希望盡量減少未來她的喪禮對女兒所帶來的經濟衝擊。
她亦想減輕她們對失去她時的悲傷情緒,亦確保喪禮一切都如她所願。
Suzanne feels at peace knowing her funeral is all planned out. Source: Supplied
她對SBS 新聞表示:『我想火化,並希望我的朋友和家人可以一起在戶外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
沃克和她 53 歲的丈夫邁克 (Mike) 正準備購買喪禮債券,這是一種投資基金,可以讓您預先準備所需資金來支付喪禮的費用,而這些金錢只會在他們去世後才會取得。
沃克說:『以今天的價值計算,我預算我的喪禮大約需要 15,000元,但這個價值應該會隨著投資而增長。』
『這樣一來,家庭就不會有經濟負擔了。』
根據研究公司 IBISWorld 的數據顯示,澳洲每年舉行近 20 萬次土葬和火葬,為殯葬業創造了約 22 億元的收入。
但像生活中其他許多的事情一樣,死亡後需要的開支亦迅速上漲。
保險公司Australian Seniors 根據CoreData 進行的研究所公佈的《死亡成本2.0 報告》,殮葬費用從2019 年的9,055元增加到2023 年的11,039 元,而火葬費用亦從2019 年的6,334元增加到2023 年的8,045元。
這主要是由於道路收費、汽油、工資和能源(因為許多火葬場是使用天然氣)相關的成本上漲。
Cremations make up 70 per cent of funerals in Australia, according to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Source: Getty / Thaishutter
亦有越來越多的澳洲人由於意識到喪禮價格上漲,並希望家人免突然要支付一筆費用,都很積極主動地制定自己的喪禮計劃。
而趨勢是走向簡單、非傳統和具有慶祝性的喪禮。
該報告又指,50 歲以上的人中,約有一半(46%)已經為自己的喪禮做好準備。
同時, 為了應對不斷上漲的生活開支,50 歲以上的人士亦改變了他們的喪禮選擇,就是變得更加簡單(26%)、注重所要付出的費用(24%),並會偏向選擇火葬或其他更便宜的替代方案(22% )。
Bare 火葬公司(Bare Cremations)的多諾萬(Cale Donovan)表示, 對於那些為親人安排喪禮的人來說,可負擔的能力是「一個大問題」,這也是「日益令人擔憂的問題」。
有越來越多的澳洲人由於意識到喪禮價格上漲,並希望家人免突然要支付一筆費用,都很積極主動地制定自己的喪禮計劃。 Source: Supplied / Grace Funerals
多諾萬對 SBS 新聞表示:『如果你首先選擇火葬,然後再看看是否舉辦喪禮儀式,那麼價錢會變得更為便宜。』
他又表示:『 我們見到許多人最初選擇基本但優雅的火葬服務,然後再決定是否進行更個人化的喪禮儀式。』
殯儀業Tomorrow Funerals的創辦人摩根(Kate Morgan)表示,生活開支危機亦催生了有關對死亡的新看法。
她說:『當談到死亡時,大家正在尋找新的選擇。』
而該公司所提供給客戶的最基本紀念及火葬服務中,只會為客戶提供紙板棺材及幫助家屬籌備紀念活動, 價格為 6,800元,
對於想要舉行喪禮的人來說,提前規劃亦可以讓他們有機會讓他們的喪禮變得更具創意並帶有慶祝性。
根據《死亡成本 2.0 報告》,超過五分之四 (83%) 50 歲以上的人認為,喪禮應該是一項慶祝而不是哀悼的活動 Source: Getty / Danny Lawson - PA Images
雪梨殯葬公司 Grace Funerals的總經理兼澳洲殯葬承辦人協會高級副會長杜利 (Asha Dooley) 表示,她發現在過去一年中,預先計劃自己喪禮的人數增加了百分之 35。
杜利說,預先計劃的紀念活動往往與死後匆忙計劃的喪禮看起來非常不同。
她說:『當大家有時間思考自己想要甚麼並與家人討論自己所喜愛的選擇時,可能會帶來一些非常特別的喪禮。這個世界一切都在變化,與我大家亦改變了我們認為重要的事情。』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