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華人
1868年出生——郭標
澳洲華裔商人郭標(George Kwok Bew)的一生,是大時代下個人與家國命運的縮影。
郭標生於廣東香山一個農民家庭,在1883年南來澳洲謀生。他與堂兄弟郭樂和郭泉合夥在雪梨唐人街經營水果批發,創辦了著名的永安公司(Wing On),逐漸壯大。他們於1907年在香港建立分號,成為後世所稱的「中國四大百貨」之一。
生意成功令郭標成為本地華裔商戶和社區的領袖,積極參與社會事務,曾發起聯署反對白澳政策。1901年,他參與在澳洲成立大清保皇會,但他後來轉向支持革命,並於1914年在雪梨創辦《民國報》宣揚共和,更於1916年擔任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前身)的澳洲支部首任主席。
1917年,受孫中山邀請,郭標舉家返國,創辦上海永安公司,以實業支持中國發展。1928年,國民黨北伐控制上海,建立中央造幣廠,郭標被國民政府任命為廠長。他任內鑄造新版錢幣,協助穩定全國財政。
1932年,郭標在上海逝世。其後人至今分佈在澳洲和香港等地。
在雪梨合夥經商的香山同鄉(左起)馬永燦、郭標、馬應彪和蔡興。他們後來都成為中國商界赫赫有名的人物。 Credit: City of Sydney Archives
1916年出生——Albert Lee
相較之下,另一位華裔商人Albert Lee則是澳洲華人在新家園勤勉奮鬥的代表。
Albert生於廣東石歧,是新州出生的華裔草藥商人Len Boo Lee之子。他在11歲赴澳,一邊讀書一邊幫助父親營商。他在1933年短暫回鄉,向一位叔父學習烹飪粵菜。
1936年,他返澳先後在昆州和新州經營草藥和雜貨。二戰期間,他在布里斯本Fortitude Valley唐人街開設中餐廳Oriental,大受歡迎。其在1962年成為昆州首批獲發酒牌的5間餐廳之一,還曾接待多位當年的演藝名流。
生意成功的Albert也回饋社區,曾捐助修葺布里斯本的三聖宮;於1953年參與成立華人組織Chinese Club of Queensland。隨著唐人街衰落,他在1988年把餐廳出售,後於1993年去世。
1940年出生——張卓慶
提起詠春,你想到《葉問》系列電影,還是師承葉問的李小龍?當中不得不提的,還有澳洲華裔武術家張卓慶(William Cheung)。
張卓慶生於九龍,9歲時認識同齡的李小龍。他後來跟隨詠春拳宗師葉問學武,又引薦成為童星的李小龍拜葉問為師,成就佳話。他和家人於1959年移民澳洲後,再未與師弟李小龍見面,但就一直互通書信,討論始創截拳道的事宜。
1965年,張卓慶在澳洲國立大學讀書時成立本地首個中國功夫社團;1973年,他在墨爾本建立功夫學校;1976年,他參與建立並當選澳洲武術協會會長。
此後,他創辦Global Traditional Wing Chun Kung Fu Association,在全球多地傳授、表演詠春拳,還曾為駐日美軍第七艦隊隊員提供格鬥培訓。
1964年出生——廖嬋娥
廖嬋娥在港度過青少年歲月,於1985年赴墨爾本繼續學業。左耳失聰的她,畢業後進入維州教育部門工作,期間積極參與華人社區活動,也擔任過州長的多元文化社區顧問。
2010年,廖嬋娥首次從政,在維州議會選舉中位列自由黨的上議院名單,但未能當選。2014年她以同樣方式參選但再次折戟。直至2019年,她轉戰聯邦大選Chisholm選區,擊敗工黨的華裔對手楊千慧,晉身國會。
1976年出生——Harriet Shing
維州水務、住房兼平等事務廳長Harriet Shing,在2022年中以「維州首位公開出櫃的廳長」上新聞,但原來她還是首位有中國血統的維州內閣成員。
Harriet在維州東部的鄉鎮地區出生,在蒙納殊大學(Monash University)畢業後成為律師,專攻勞資關係、就業、歧視以及州和聯邦層面的爭端調解。她也曾任多個公共、私營及非營利機構的政策顧問和法律顧問。
2014年,她代表工黨參選維州上議院,順利當選。她在2022年連任後首次進入政府內閣,並於新任州長艾倫(Jacinta Allen)上台後兼任更為重要的房屋事務廳長一職。
她曾在社交網站透露,自己最愛去酒樓「飲茶」,在家也會烹飪中菜,而逢年過節家中也會遵行傳統習俗。
Harriet Shing是維州政府首位華裔內閣廳長。 Source: SBS
2000年出生——Natalie Ong
華裔歌手Natalie Ong正以中英文歌曲,在澳洲和中國樂壇發展。
Natalie生於新加坡,在2歲時隨父母移民墨爾本。她小時已在學校課堂展現歌唱天份,15歲參加澳洲音樂綜藝節目《X音素》(The X Factor)一舉成名,開始接受名師專業培訓,並參加本地音樂演出。
2019年,她以奈亞(NYE)的藝名進軍中國,參加音樂綜藝節目《這樣唱好美》。雖然只學了7個月中文,但能在節目中流利對話,翻唱中文歌曲也發音標準,備受讚賞。疫情期間她返回澳洲,發展網紅及音樂事業。
著名澳洲人
1832年出生——James Munro
澳洲建國之前,不少政客是外國出生。維州第15任州長門羅(James Munro)便是蘇格蘭人。他成長、學習、工作和成家都在蘇格蘭,直至1858年移居澳洲。
他在維州以印刷業起家,逐漸擴張到銀行業和建築業,成為一方巨賈,隨後步入政壇。1874年,他當選維州下議員。
當時澳洲政壇未有現代政黨,多以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分派系。門羅作為自由派,曾擔任政府廳長,但後來立場轉保守,成為反對黨領袖,並於1890年成功發起對政府不信任動議,上台出任州長。
兩年後,澳洲金融危機令多間銀行倒閉,門羅自己也債務纏身,竟讓內閣任命自己為維州駐倫敦代表,辭職逃往英國。但他翌年還是回到維州接受破產令,最終作為地產經紀終老。
門羅(左)和迪肯(右)曾同期擔任維州議員。 Credit: Parliament of Victoria/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
1856年出生——迪肯
上述的維州州長,和澳洲「國父」之一、聯邦第2任總理迪肯(Alfred Deakin)曾經共事過。
迪肯生於墨爾本一個鞋匠家庭。雖然成績平平,但他讀書勤奮,更考取墨爾本大學。雖然他未能如願當上律師,卻加入了《時代報》(The Age),負責政治和文學評論。這讓他有機會在1879年投身政壇,當選維州下議員,並組建保護貿易黨(Protectionist Party)。
出任多個廳長職務後,他在1890年開始投身澳洲建國運動,作為澳洲代表團成員參與對英談判和憲法起草。1901年,他當選首屆國會的眾議員,出任律政部長,任內推行白澳政策、建立聯邦司法體系。
1903年,迪肯的親密戰友、澳洲首任總理巴頓(Edmund Barton)轉任最高法院首任法官,迪肯接棒成為總理並贏得當年大選,任內領導經濟發展、定都坎培拉。
不過,當時聯邦政壇三大黨勢均力敵,總理需要得到另一大黨支持,不穩定的政黨架構令迪肯生涯三上三落。他在1909年促成兩黨制,但在翌年大選輸給工黨,轉任反對黨領袖,直至1913年大選前讓位,退出政壇。
他此後任過數年公職,但患上腦膜腦炎,晚年飽受病魔纏身,於1919年病逝。1974年,聯邦政府以他命名新建立的迪肯大學。
1880年出生——Lionel Logue
提起語言治療師羅格(Lionel Logue),你可能一頭霧水;但若告訴你他曾治癒英王佐治六世的口吃,你可能恍然大悟。
羅格生於阿德雷德一個蘇格蘭家庭,家族經營釀酒廠。他中學時讀到美國詩人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的作品《海華沙之歌》(The Song of Hiawatha),深為詩歌韻調吸引,畢業後進入阿德雷德大學讀音樂,同時在校外接受演說培訓。
1902年,羅格開始教授演說和演戲技巧,也有參與戲劇演出和朗誦,名氣漸長,開始周遊世界演講。期間他也為參加一戰後因壓力而出現語言障礙的澳洲士兵進行語言治療。
1924年,羅格舉家赴英,建立語言障礙矯正診所,患者包括自小口吃的約克公爵。他在羅格幫助下逐漸克服口吃難題,從登基為佐治六世到向納粹德國宣戰,成功發表演講——這段佳話也被拍成電影《皇上無話兒》(The King's Speech)。
羅格在1944年創立英國語言治療師學院。1952年,友誼深厚的佐治六世駕崩,他翌年亦於倫敦逝世。
1880年出生——Earle Page
Earle生於新州Grafton,在雪梨大學畢業後從醫,返鄉開設私人診所,一戰期間曾作為軍醫前往埃及服役。他在1919年參選國會,平步青雲,兩年後成為國家黨前身鄉村黨的黨魁,1923年更成為副總理兼財長,直至1929年淪為反對黨。
1932年,他與屬於聯合黨的Joseph Lyons組閣,再次成為副總理。1939年,後者因突發心臟病成為首位任內過身的總理,令Earle Page獲總督任命為看守總理——不過他在職僅19天便讓位給聯合黨的新領袖,成為史上任期第二短的澳洲總理。
此後近廿年,他反覆做過多次內閣部長、反對黨領袖、眾議院議長,直至1956年退居後排。期間他也擔任1954年成立的新英格蘭大學(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首任校長。
1961年大選,他因重病而落敗,11天後逝世,但他以41年362天成為澳洲史上任期第二長的國會議員。
澳洲第11任總理Earl Page。 Credit: Wikipedia/Public Domain
1904年出生——John Farrow
John Farrow是首位榮獲奧斯卡最佳劇本獎項的澳洲人。
他生於雪梨一個裁縫家庭,中學畢業後當起會計。青年時期他喜歡航海,據說曾開帆船橫跨太平洋到美國加州。他有次出海結識了美國導演Robert J. Flaherty,開始對劇本寫作產生興趣。
1927年,他前往荷里活,憑航海知識成為劇本顧問,之後開始為電影公司寫劇本。二戰爆發後,他一度在加拿大和英國參軍,但因病退役。
1942年,他憑戰爭電影《Wake Island》首次入圍奧斯卡,獲最佳導演提名。1956年,他原本執導《環遊世界八十天》(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但被解僱,卻憑此獲得奧斯卡最佳劇本。
John Farrow是三十年代在美國最有名的澳洲人之一,其女兒是美國藝人Mia Farrow。
水上軍團
澳洲的水上運動一向人才輩出,僅1988年出生的就有世界滑浪冠軍Stephanie Gilmore、奧運跳水金牌得主Matthew Mitcham和奧運游泳冠軍Stephanie Rice。
Stephanie Gilmore生於新州東北端海濱小鎮Kingscliff,9歲開始滑浪,17歲首次參加國際賽事,19歲首次奪得女子滑浪世界冠軍,16年來8次問鼎,成為全球滑浪界傳奇。雖然年齡漸長,但她尚未言退,仍活躍於浪尖競技場上。
Matthew Mitcham生於布里斯本、長於雪梨,原本是跳彈床體操選手,被澳洲跳水國家隊教練王同祥發掘,開始雙線發展,兩個項目都入選了國家青年隊。他從2002年起專注跳水,2008年北京奧運,他奪得男子10米跳台冠軍,阻止了中國隊囊括本屆所有跳水金牌,更成為84年來首位奧運奪金的澳洲跳水男選手。
在北京奧運取得佳績的還有Stephanie Rice,先是斬獲女子400米混合泳冠軍,然後在女子200米混合泳以破世界紀錄奪金,更作為澳洲隊一員,勝出女子4x200米自由泳接力並打破世界紀錄。這位女飛魚生於布里斯本,同樣是年輕時已在澳洲泳壇嶄露頭角。
另一位澳洲「蛟龍」是2000年在塔州出生的Ariarne Titmus。父母都是運動員的她從小熱愛游泳,家人更為她未來職業發展而舉家搬到布里斯本。她也不負所望,2018年在家門口的,在2020年東京奧運奪得。
與 SBS 一同共慶農曆新年。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