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工智能“复活”去世亲人、“创造”虚拟爱人?华人AI专家这么说

839a05f4-dc78-4a72-9a5e-2dc80c98d81b.jpg

澳大利亚人工智能领域的学者宋正(Andy Song) Credit: SUPPLIED

利用人工智能“复活”离世亲人与之交流是可实现的吗?和“虚拟数字爱人”结婚呢?如果AI完全复制个体记忆,人类会被代替吗?AI新型诈骗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一起来听听澳大利亚人工智能委员会秘书长宋正的回答。


ChatGPT (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在2022年末发布后,到2023年初已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软件应用程序,号称人工智能里程碑式应用。

然而这项应用却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情感、法律与伦理的深度思考。

当AI工具可以利用样本信息模拟真人的面容、声音、语气,创造出“虚拟数字人”的时候,有用户利用其模拟“离世亲人”与之交流,寻求慰藉;也有用户将之当成“虚拟爱人”、“虚拟伙伴”,满足心理需求。

身为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工业人工智能研创中心(CIAIRI)主管、澳大利亚人工智能委员会秘书长宋正(Andy Song)对SBS中文普通话节目表示,当技术革新时社会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会产生之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而情感问题便是其中一种。
面对逐渐逼真的“类人”机器人会不会产生情感依赖?我们不能排除这个假设,如果有的话,这时候怎么办?对个人或者社会会产生正面还是负面影响?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是不是需要考虑规避这种情感依赖?
AI
Source: Pixabay / Pixabay/geralt CC0
据报道,2018年,一名35岁的日本男性宣布与“虚拟数字人”初音未来结婚。2020年,一家名为“次元局”的日本网站被建立,号称是“向希望与虚拟角色结婚的人发放结婚证的非正式机构”,截至今日已发放了超过两百张“结婚证”。

日本弘前大学教授羽渊一代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预计与虚拟偶像“恋爱”“结婚”的人会不断增加。

对此,宋正表示,人工智能正在高速发展,不过“虚拟数字人”和真人之间的界限始终不会模糊。
人工智能再怎么发展都摆脱不了机器的框架,只能做信息的模拟,是一个复制品。是信息的重现而非载体。
他称,即使给人工智能足够的记忆样本,它也终究无法变成生命。
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另一种新社会问题在法律领域。宋正称,目前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可以模仿真人犯罪,包括顺利通过每个人手机上的面部识别解锁。

“主要一个潜在的危险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模仿真人去犯罪。假装是你的朋友,和你进行视频通话,取得信任;或者利用这项技术去伪造身份,通过银行或各种门禁系统的认证,进入不同领域。”

“比如说有一项技术,用你的二维照片进行三维扫描,用硅胶生成假脸,这个假脸可能即使我和你面对面都看不出来,更不用说门禁的人脸识别。这种技术就很有可能骗过安全系统,以目前的技术来说是可以实现的。”

利用人工智能“复活”离世亲人与之交流是可实现的吗?和“虚拟数字爱人”结婚呢?虚拟数字人”的存在越来越逼真,越来越能够模仿人类思考,我们该如何看待它?

本次采访中,宋正还谈及了中国在利用人工智能犯罪方面的相关法律条规等话题,点击播放键收听完整对话:
LISTEN TO
AI模拟去世亲人虚拟爱人-yudie image

利用人工智能“复活”去世亲人、“创造”虚拟爱人?华人AI专家这么说

SBS Chinese

10/08/202336:51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关注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苹果播客、谷歌播客、Spotify等播客平台随时收听和下载SBS普通话音频故事。请在 和 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