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演员、戏剧制作人、也是非营利跨文化表演艺术机构Cross Encounters的创始人。” 现居墨尔本的王欧(Olivia Wang)在接受SBS普通话采访时自我介绍道。
多年前,在中国影视圈初试身手后,王欧获得了前往澳洲系统学习表演和戏剧的机会。“我觉得理论和戏剧经验缺一不可,读万卷书,然后行万里路么,只有知识储备到位了,你的演艺之路才可以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同时有着在中国和澳洲两地演艺经历的王欧眼中,澳中演艺圈可谓是各有千秋。但澳洲较为多元的艺术环境却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她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和创作自由。
“在中国的时候,作为一个演员,其实说很多时候,应该说绝大部分时候都是非常被动的,有很多‘工具人’的感觉。”
“到了澳洲,更多的路是自己走出来,就是更加自由。我觉得澳洲它非常开明、多元、丰富,创造力非常浓厚。当然中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中国艺术舞台上的作品也是非常多样的。”
“中国和澳洲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上都有非常有生命力和特色的作品。”
在澳洲,她逐渐“返璞归真”,完成了从影视演员到戏剧工作者的转型,也在机缘巧合下与肢体剧结缘。
“我最开始要选择做肢体剧是想要强迫自己去克服不爱运动的惰性。抱着这个初衷去的,没想到一演我就爱上了它,然后我就觉得,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肢体剧(Physical Theatre),又称形体戏剧或身体剧场,作为戏剧表演的一种形式和风格,探索着形体在艺术表达方面的可能性。
王欧 Source: 受访者供图
王欧表示,虽然肢体剧听起来较为小众,但其实却有着不少的艺术来源:“哑剧、舞蹈、马戏、音乐、即兴喜剧等等因素都融入在里面,平时训练的时候,我们也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方法。”
“(肢体剧)对于我们作为演员在舞台上的一个肢体控制的要求比其他戏剧的形式要高很多,而且非常细节。因为我们是用身体的语言去说故事。”
“经常做的一个训练就是,导演给你几个词,你就进行快速的一个创作。可能给你五分钟的时间,交出一个30秒的作品。你要考虑到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维度、不同的层次。”
“如果是从观众来看,我会觉得(肢体剧)它给我们和观众之间提供了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
“(戏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故事的背景、我们想要传达的主题都是通过我们表演来呈现,这个表演是肢体的表演。”
在王欧看来,肢体剧这种“去台词化”的表演形式为中澳跨文化戏剧交流提供了超越语言的窗口。
“我们探索身体的可能性,冲突和张力,从中弱化了台词,无形中就克服了语言阶层的障碍。然后加上可能我们在音乐上面也有创新,我们(Cross Encounters)每部戏的配乐都是有中西方的元素,可能也是一个新的尝试。”
在肢体剧的创作过程中,王欧与不少澳洲本土的新生代艺术工作者有着紧密的合作。合作期间文化和创作理念方面的碰撞也时有发生。
“最难的应该就是艺术风格,你要打造一个和谐的美感。这是要花很多时间去敲的一个东西。我们一直在连接中国和澳洲在文化上可以融合的东西,这个过程一不小心就会弄得四不像。”
“中澳团队可能对同一个东西有不同的理解,对同一个东西想要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自己都不能自圆其说的话,公众他们就能够感觉得到。”
“风格的统一,这个是很重要的,这个是我作为制作人这两年来最大的一个感受。”
探索将肢体剧用作澳中跨文化戏剧交流的桥梁,王欧和她的团队还在路上。
欢迎点击封面音频,收听完整采访。
READ MORE
【我们的故事】维州幼教Joy Wu:疫情下的工作日常
澳大利亚人必须与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离,请查看您所在州或领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现感冒或流感症状,请留在家中并致电家庭医生或全国冠状病毒健康信息热线1800 020 080安排测试。
SBS致力于用63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