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 澳洲幼教行业面临逾两万专业人员缺口,且行业内男女比例差距极大;
- 性别刻板印象和家长的担忧,导致男性幼教从业者遭遇不平等待遇;
- 研究显示,男性老师能为儿童成长带来独特的贡献。
点击 ▶ 收听播客。
近期,一位华人男性幼教从业者在社交媒体上的发帖引发了广泛关注,他自曝在入职第二天即被解雇,而幼儿园方面拒绝透露具体原因。
该幼教从业者认为,这是因为他作为男性身份受到了家长的不信任。
他在帖文中写道:“入职相当顺滑,周五签了合同周一就开始上班了,周一上午园长给家长发了关于我的介绍信,下午就说暂时不需要我换尿布,因为收到家长投诉。”
“第一天shift圆满结束,第二天一早,园长叫我谈话……然后就把我解雇了。”
该帖文收到数百个赞与回复,一名网友表示:“同为男幼教,感同身受,但作为一个父亲我也理解家长的担忧。”
有家长回复称:“说实话,你愿意陌生男的给你女儿换尿布?”
社交媒体上男幼教相关帖文下的网友回复。 Source: Supplied / the Red Note
而入行不久的华人小马*,也曾因性别失去工作机会。
“偏见”下的挣扎:男性幼教为何难被接受?
澳大利亚就业与技能机构(Jobs and Skills Australia)9月4日发布的幼儿教育与保育研究报告显示,该行业内“女性员工占据主导地位”,占比高达93.3%,远高于所有行业的平均水平(48.6%)。
澳大利亚就业与技能机构(Jobs and Skills Australia)9月4日发布的幼儿教育与保育研究报告显示,该行业内“女性员工占据主导地位”,占比高达93.3%。 Source: Supplied / Jobs and Skills Australia - The Future of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ofession Report
刚毕业的小马满怀热情地投身幼教事业,却遭遇了冰冷的现实。
他对SBS普通话表示,自己在面试一个临时(casual)职位时表现优异,但只因性别为男,就被家长拒绝。
“我回到家之后他(园方)跟我说,‘不好意思,因为你是男生,我这边家长接受不了’,然后直接就把我开了。”
“像这种(幼教)中心,就算去(工作)了也只会过得很难受。我觉得这种东西改变不了,”小马无奈地说。
小马坦言,澳大利亚幼儿园通常不安装监控,以保护孩子的隐私,但这样一来,家长在没有监控的情况下,如何放心让孩子接受男幼教的照顾,特别是在处理一些私密事务,比如换尿布时,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他透露,自己在实习期间就曾因此遭遇尴尬。
当时,他并未被允许学习如何换尿布,因为园长告诉他,家长不希望他参与这个过程,而女性实习生则没有此类限制。
直到后来,他才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学会了这项技能。
育有两个幼龄女儿的华人家长Ashley便坦言,自己绝对无法接受男老师给孩子换尿布,并表示她内心深处更倾向于纯女性幼教环境。
她对SBS普通话表示:“我觉得一定是会有刻板印象,觉得幼教这个工作可能更加适合于女性嘛。所以我觉得我自己一定是会受这方面的影响,然后才会有这样子的一种防备的心态。”
育有两个幼龄女儿的华人家长Ashley坦言,自己内心深处更倾向于纯女性幼教环境。 Source: Supplied
教师性别多样性对孩子成长有什么影响?
然而,并非所有家长都持相同看法。
曼玉,一位拥有一儿一女的华人母亲,对男性幼教老师持有更加开放的态度:“我觉得男性老师在孩子的成长中也很重要,他们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角和体验。”
曼玉坦言,她对男幼教最初是有担忧的。
“因为小朋友尤其是低龄的,比如说两岁以下甚至几个月大的那种小孩,他们是不会说的……如果他受到了一些伤害,他也很难拿语言去表达。”
小马表示,面对家长的质疑和偏见,他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证明自己。
“用心去付出,就总会有收获的,”他表示。
Teacher reading to children Credit: Zero Creatives/Getty Images
昆士兰大学儿童发展、教育和保育专家凯伦·索普(Karen Thorpe)教授和研究员维多利亚·沙利文博士(Victoria Sullivan)的一项研究显示,男性幼教从业者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有独特贡献。
研究报告称:“男性为儿童的学习环境和幼教工作环境带来了丰富性,特别是增强了家长的参与度,尤其是父亲的参与度。此外,男性教育工作者还通过他们的不同视角和互动方式,为儿童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而男老师们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的多元化视角和机会,并非源自普遍的性别刻板印象。
小马观察到,很多男孩子的家长非常欢迎男老师的加入,他们认为男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进行更多的体育活动,并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男子气概”。
曼玉,一位拥有一儿一女的华人母亲,对男性幼教老师持有更加开放的态度。 Source: Supplied
“但是这种有可能是性格的原因。我觉得其实无论男老师也好,女老师也好,大家都在想办法做到一种性别平等,摒弃性别刻板印象。”
“在行业内部还是挺平等的,但只是很多家长的想法不一样而已。”
当前的困境:劳动力难以为继
根据就业与技能机构发布的幼儿教育与保育研究报告,尽管目前行业内已有二十万从业者,但仍有逾两万的专业人员缺口,需要增加8%的人手才能缓解。
但这一目标似乎难以实现,澳大利亚就业和技能专员巴尼·格洛弗(Barney Glover)表示,当前的劳动力水平是“不可持续的”,行业正处于困境之中,亟需大力吸引和留住更多男性从业者。
Attentive kindergarten students listen as a young male teacher talks to them. Credit: SDI Productions/Getty Images
发言人指出,儿童保育联盟正在积极推动性别平等和多样性发展,他们通过设立男性教育工作者社群等方式,为男性幼教从业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鼓励所有符合条件的男性加入幼教行业,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多元化、包容性的成长环境。”
然而,小马却认为这些措施难以有效吸引更多男性从业者。
首先,家庭压力是一个重要因素。小马曾花费长时间说服父母支持他选择幼教专业,但这在华人家庭中并不常见,更多家庭会倾向于让男性成为其它学段的老师,而非幼教老师。
其次,小马认为工资待遇也是一大难题——幼教老师的工资难以“养家糊口”。
此外,幼教行业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也让男性从业者望而却步。小马描述,幼教工作不仅辛苦,而且“心累”。
一系列阻碍依然让许多人对幼教行业望而却步,而在小马看来,最大的挑战依旧是来自家长的偏见与误解。
华人家长Ashley认为,幼教机构和行业监管部门应该加强背景调查的完整性和透明度,让家长了解男性幼教老师的筛选过程,清楚获知他们的意图和职业热爱程度,从而提高家长的接受度。
SBS普通话对此致函澳大利亚儿童教育和护理质量管理局(ACECQA)请求置评,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应。
家长曼玉则认为,选择幼教作为职业是每个人的自由,没必要对其动机进行过多探究。
她表示,这种要求披露的做法其实是一种刻板印象,源于对男性从事幼教工作的不理解。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应该更加开放地看待男性在幼教行业中的角色。
她说:“我觉得大家心态应该更开放一些。小孩应该要接触不同的性别、不同的人种,尤其是澳洲本身就是一个很多元的国家,你怎么可能会把他们都区分开来呢?”
(*为保护受访人隐私,此处为化名)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关注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苹果播客、Spotify等播客平台随时收听和下载SBS普通话音频故事。请在 和 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