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四十名四十岁以下最具影响力亚裔澳大利亚人(40 Under 40 Most Influential Asian-Australians)的评选中,来自墨尔本的中文老师李潇潇成为了教育类别的获胜者。
她对SBS中文普通话节目表示深感幸运:“非常非常高兴被选上。”
她开玩笑说,能被选上,可能是因为自己是很接地气的一线老师。
李潇潇目前任职于墨尔本St Margaret’s Berwick Grammar School,担任中文老师兼国际交流部主任,在澳大利亚从事中文教育工作已经十余年。
“华二代”如何葆有学中文的热情?
回想2007年从中国来澳留学至今,李潇潇觉得自己做的最“意义深远”的选择是毕业后并未像多数中文老师一样在墨尔本东南区“最好”的学校任教,而是选择了位于维州偏远地区的Bacchus Marsh。
据潇潇说,小镇上原本无人懂中文,而她每周五天去不同的学校,“把所有学生都教了一遍”。在此过程中,她发现学校的校长们和老师们对中国及中文有着强烈的兴趣,于是她开始着手开展澳中交流项目。令潇潇欣慰的是,这种长期的交流关系即便在她离开当地后也一直延续了下来。
她颇为自豪地说:“这对我本人还有镇上的学生、家长还有学校都非常有意义。”
说到学中文,往往会令很多华裔家长陷入纠结的问题是:要不要让孩子学中文?孩子对中文没兴趣怎么办?
对此,潇潇的一大经验是要让孩子体会到这门语言的实用性。
“建议家长带孩子出门旅游或进行文化交流,因为只有当把学生放在一个新的环境中,他发现这门语言有用了才会有兴趣。”
另一个经验则是引入创新技术,她认为:“不能用固步自封的教科书来教书、写字,而应该更多地引入游戏或新技术。”
而这正是潇潇和团队在身体力行的创业内容,一个名为“GUANXI ACADEMY”的在线学习平台。
“疫情中不能出门,特别是在维州,很多家长就来问我,‘我们家孩子在家不说中文,不要说不说中文,平常作业都不做,我们该怎么办’,一天短信可能有十个”,“我就开始想做一个网络平台,学生可以任何时候、地点去上网参加课程,可以是中文或其他科目。”
潇潇十分看好这个不断完善中的沉浸式和协作式学习平台,也透露了自己的夙愿——“尽量用技术来支持学生、来代替老师的角色”,并期望于2025年在全澳课堂作为试点项目推出。
“关系”,在西方社会重要吗?
有意思的是,“GUANXI”对应的中文是“关系”,潇潇坦言,对于这个创业项目来说,她过去十年辗转澳大利亚多所学校所攒下的“所有的资源在现在会变得非常有利”。
那么,人际关系在澳大利亚的职场重要吗?有多重要?
潇潇的回答是肯定的:“非常重要,和哪个国家没有关系,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
“今天所有的成就看上去是我,实际上真的不是,因为如果没有身边这么多中国的我老师这边的导师带我、没有我自己创业的很多本地老师帮助我,还有我自己学生老师的团队,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
而这也是澳大利亚华裔曾嘉玲(Karen Loon)的新书中深入探讨的一个话题。
曾嘉玲于8月出版的《培养机构中的多样文化领导力(Fostering Culturally Diverse Leadership)》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即在西方社会职场中,维护人际关系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她告诉SBS中文普通话节目:“你需要真正学会如何建立关系,特别是与那些与你不一样的人。”
Diversity practitioner Karen Loon Credit: Kar-Wai Wesley LOH
“在我职业生涯的早期,我非常努力地工作。工作几年后,我的进展开始放缓,人们告诉我,我需要发展我的管理技能。我了解到,拥有导师是很重要的。”
“我有一个很好的导师,至今我仍与他保持着联系。成功的人能够处理他们的压力,他们尝试不同的事情。人总会有困难的时候,比如在工作中感觉自己是个冒牌货。如果人们不学会正确管理自己的压力,他们就会滑离正轨。”
潇潇说感谢自己的很多“导师”,尤其是学校的校长和副校长。
“学校的校长和副校长对我的信任和支持让我有时间和信心做别的事情,让我相信我可以变得很优秀。”
然则,“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潇潇更懂得如何主动创造机会、积极寻找“伯乐”。
“不能光在工作岗位寻找伯乐,应该在各种活动中寻找伯乐。”
“要找不同的人聊天,去所有的活动,和不管是学IT的,还是学农业的,还是学商业的或是地产的,我跟每个人都聊了一遍,所以我学到很多东西。”
她希望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我觉得自我的成长是最重要的,也就是只有当你自我成长的时候,你才能遇到伯乐。”
“竹天花板(bamboo ceiling)”与领导力
潇潇此次参加的四十名四十岁以下最具影响力亚裔澳大利亚人评选是一项旨在直面澳大利亚的“竹天花板”问题的倡议,试图解决亚裔澳大利亚人在管理岗位代表性不足的问题。
曾嘉玲在其新书写作过程中也采访了多位亚裔澳大利亚人,展现这一个群体如何突破障碍成为各自领域领导者的故事。
澳大利亚多元化委员会(DCA)展开的一项研究显示,61%的亚裔澳大利亚人感到不得不遵守 “盎格鲁(Anglo)”式的领导风格,只有18%的人认为在工作场所没有遭遇文化偏见。
在2002年便得以晋升为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的曾嘉玲回忆说,当她在2011年从新加坡短暂调回澳大利亚时,曾经历了一次身为女性和少数族裔的“小小的文化冲击”,这不仅仅是因为她发现自己是当时澳大利亚唯二的亚裔女性合伙人之一。
她告诉SBS中文普通话节目:“我记得一件事情,我去参加一个企业的午餐会,坐在一个非常资深的银行家旁边,实际上我已经与他在新加坡的组织合作过,合作相当广泛。所以,我们当时谈论我的经验类型的交易以及我与他们合作的事情,我记得,他只是有点茫然地看着我,有几次,他居然对我说,‘你看起来很年轻’。”
“这些小事情,我认为是我觉得相当有趣的事情。我当时在新加坡并没有经历过这些。”
当这个问题抛向潇潇这位第一代移民时,她只是说:“我觉得可能我没有想过太多。首先我更多关注的是我自己的成长。”
大量的阅读、通过各种活动认识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是潇潇实现自我成长的途径,她同时强调团队的重要性。
“一个人走很慢,很多人一起走就会走得很长远,有个支持你的团队很重要。”
“另外当你作为leader的时候,你就要给团队一些鼓励,我觉得我擅长的是就是能发现每个人的优点,给予肯定和鼓励,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就很好。”
“我觉得当你做到以上这些,加上时间的积累,然后你不断努力,我觉得‘天花板’就不会有了,你不会发现‘天花板’。”
曾嘉玲承认,时过境迁,澳大利亚工作场所的文化多样性有所增加。
“疫情以来,有更多的亚裔澳大利亚人伸出援手,试图为人们创建帮助小组,显然,我们已经看到了更多的亚裔澳大利亚人(在管理岗位)。”
她补充说:“但我仍然认为,在公司企业层面的讨论还有一段路要走,他们非常关注性别,当然,这对作为女性的我来说很重要。但我确实有这种感觉,很遗憾。”
潇潇则认为,要打破亚裔“敏于行、讷于言“的刻板印象,并不意味着每个场合都要即时发声。
“对第一代移民,千万不要觉得别人说的不懂,你很难堪。”
“当别人(在公共场合)说得很好,(事后)我会找这人,把他引入你很擅长的领域,进行发展性的讨论。”
“一定要有很好的心态。”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