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全世界人民的生活都处于各种“烦恼”中。虽然澳大利亚的疫情控制相对有效,而且本地物产丰富,足够自给自足,但最近不少朋友应该依然感受到了不少食品的明显涨价。
比如去年Woolworths每公斤价格约为36.5澳元的菲力牛排,现在已经涨到了41澳元每公斤。事实上,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的数据,仅在今年第一季度,澳洲国内一些肉类价格就已经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牛肉涨价最为显著,同比上涨8%。此外,羊肉、猪肉价格也有不同幅度上升,只有鸡肉价格没有“起飞”。
更有甚者,连20年价格都没有明显上升的可口可乐,最近也开始悄悄涨价了。同时,另一家全球食品业巨头——雀巢集团的大洋洲首席执行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无奈表示,现在通货膨胀对食品业的影响“无处不在”,无论是咖啡豆、食用糖,还是运输要用的集装箱,价格均无一例外地出现暴涨。食品行业只能把部分压力转嫁给消费者,不然难以维持正常经营。
那么这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生活在澳洲的你我他是不是真到要开始担心“填不饱肚子”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理解最近究竟有哪些食品价格大涨,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又有哪些:
首先,近期的食品价格飞涨是一个全球范围的现象,澳大利亚属于被动波及的。
最新数据显示,追踪主要九种农产品价格的彭博农产品现货指数(Bloomberg Agriculture Spot Index)创下了近9年来的最大涨幅,同时也创下了2013年以来新高。而另一个全球重要的食品价格指标——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FFPI)也已经连续12个各月飙升。其中,2021年5月环比增长4.8%,达到了10年来最高水平,同比更是大幅上涨了39.7%。
最令人担忧的是,一些生活必需品——油、糖和谷物价格与肉类和奶制品等高蛋白食品的价格都在同时飙升。其中,涨幅最显著的就是植物油,其价格指数一个月内就上涨了7.8%,连续第12个月上涨。这主要是由于东南亚国家产量增长缓慢,主要出口国的库存近一年都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再加上全球进口需求上升,直接导致植物油越来越贵。
另外,谷物和食糖在5月涨价也很明显,当月分别上涨6%和6.8%。谷物价格指数更是比去年同期高出了36.6%。在主要谷物中,国际玉米价格涨幅最大,5月份上涨8.8%,同比增长89.3%,是2013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这背后,“天灾”依然是一大重要因素。世界最大粮食出口国和最大的玉米生产和出口国——美国正在遭遇史无前例的热浪袭击。极端的高温、干旱、水供应短缺,以及相伴而来的蚱蜢瘟疫,共同对作物产量形成冲击。同样受到极端气候影响的农业生产大国还有巴西。作为全球最大的糖和咖啡豆供应国,巴西也面临百年一遇的干旱,使得糖和咖啡产量锐减。因此,除了糖价飙升外,近期国际咖啡期货价格也大幅上涨,达到了2016年11月以来的最高点,已接近历史峰值。
另一方面,疫情后发生的一系列特殊情况也成为了助推食品价格的重大“人祸”。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全球多国央行都实施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政府也进行了大量财政刺激措施,使得全球货币超发,推高了各类大宗商品的价格。
最后,全球航运因为疫情出现了严重的滞后和运能不足,这导致物流成本大幅增加。自2020年12月以来,许多航线的国际运费都上涨了100-200%。根据数字全球货运预订平台Freightos的数据,在现货市场上将一个40英尺集装箱从上海运往悉尼,成本比一年前翻了一番,达到4,307美元。而从中国到欧洲的集装箱运输成本,更是首次超过10,000美元,同比上涨了500%。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因为地理条件不同、农业发展情况不同,全球很多国家的粮食供给无法自给自足,需要依靠大量进口。而目前,全球粮食市场价格上涨和物流成本的上升,最终会作用于终端的食品价格上涨,确实可能会危及一些国家的粮食安全。
不过,从食品生产能力来看,澳大利亚几乎是世界上粮食安全最好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每年农业生产中,约71%左右用于出口,涵盖的人口数量约为3660万人。如果将本国2500万的人口计算在内,澳大利亚的农业生产养活了超过6100万人口。
最重要的是,澳大利亚大部分食物都是本国生产,只有约11%的消费类食品饮料来自进口,主要也是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对品种和口味的多元化需求。其中特别依赖进口的是少数本国不生产的农产品,主要是饮品类的咖啡、茶叶等。
因此,全球食品涨价现在看来还会持续,而作为全球的一部分,澳洲本地的食品受到进口食品涨价,以及部分本国产品的出口价格大涨迫使本地价格上涨两大因素挤压,澳洲人民吃饱饭的成本也将上涨,但“填不饱肚子“的担忧大可不必。唯一可以担心的可能是每天一杯的“咖啡自由”受到威胁,毕竟澳洲本地并不产咖啡豆。
(本文作者魏睿昊Julius Wei为SBS特约通讯员、澳大利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分析人士,转载须经SBS许可;本文观点仅代表嘉宾观点,不能代替理财建议,不代表本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