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情肆虐 在澳洲的你记住这五条避免心理受创

在疫情等重大社会创伤下,面对突如其来的压力人可能产生应激反应。虽然基于事实的新闻有助于掌握疫情动向,但如果让生活全部染上悲观的底色,会威胁到我们的心理安全。这里有来自澳大利亚国家注册临床心理学家邬金媛(Queenie Wu)的专业建议。

Wuhan during quarantine

What it's like living in Wuhan during quarantine following coronavirus outbreak. Source: SBS News

“每天不停地看微博和朋友圈传的疫情最新消息,越看越恐慌,然后更想看”

“心情差吃不下东西,没生病但是焦虑的胸闷、气短”

“真的不能再看了……每天看着这些新闻,感觉自己快疯了”

“刚有好转的抑郁又卷土重来,每天很绝望,忍不住的哭”

……

在疫情等重大社会创伤下,面对突如其来的压力人可能产生应激反应。虽然基于事实的新闻有助于掌握疫情动向,但如果让生活全部染上悲观的底色,会威胁到我们的心理安全。

对于种种情绪化的反应,我们需要理性化的反思来保护自己。尤其需要警惕,我们或家人是否陷入了以下几种思维误区:

非黑即白 / 全好或全坏

反应:一听到死亡数字上升,立刻感到十分绝望;看到医护人员的科普,又认为一定能人定胜天。每天的情绪像是坐过山车,几次起起伏伏之后,只觉得疲惫不堪。

反思:病毒确实危险,但我们具有相当的医疗能力和防控能力,事情的确不会立刻好转,但也不会糟糕至极。这是一场正在进行的较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所贡献。

否定正面信息的悲观主义

反应:对于医疗物资短缺、潜伏期长等负面信息的印象格外深刻;但很少想到轻症也可自愈、各地防控措施正在有效执行等正面事实。在好消息和坏消息中,更倾向于马上关注坏消息,即使好消息来源可靠,而坏消息很可能是谣言。因此惶恐不安。

反思:多多关注正面消息,更利于树立信心、稳定情况并解决问题。花些时间与朋友、家人讨论你看到的好消息和事实,以及这些情况的意义。

滑坡谬误

反应:想到潜伏期长,就马上想到有很多移动的病毒,然后觉得事态已经完全失控,然后就怕自己和家人感染,然后就想到要死了……

反思:潜伏期长的同时,也有自愈的可能;各地已经加紧在排查和监控传染路径;即使本地已有确诊病例,人们依然可以有效的保护自己;新型肺炎并不是绝症。

宿命论 / 灾难论

反应:“据说比SARS严重十倍以上”、“有好几万瞒报病例”、“一个人传染一家人都没命”等,忍不住相信最坏的可能性。

反思:谣言正是利用人们的恐惧心理而生。不信谣、不传谣,关注事实和可靠信息。

情绪化推理

反应:“大家都这么恐慌,这次肯定完蛋了”、“专家都说怕了,肯定没救了”、“我从来没感到这么绝望过,这次一定是大灾难”,把负面情绪作为证据,基于情绪而不基于事实进行非理性判断。

反思:情绪不是事实。负面情绪引发负面思考,又引起更大的情绪,这个滚雪球效应是不理智的。

除了这几种常见的思维陷阱,还有网络暴力和社交孤立,也在加重人们的心理负担。

我们可以尽力为自己设置安全区,不听不看可能有网络暴力语言的内容。

如果担心回澳会遭到区别对待/遣返,首先警惕谣言,然后理性认识到澳洲政府及相关部门会进行合理的应对。对于留学生来说,也可安排好抵澳后进行自我隔离,联系老师或学校主动说明情况和你的计划,相信可以获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本文由来自Mindspace的澳大利亚国家注册临床心理学家邬金媛(Queenie Wu)授权转载。



分享
Published 27 January 2020 1:48pm
Updated 28 January 2020 10:34am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