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亞大選中,人們常常會接觸到邊緣選區、搖擺席位、遊離選票的概念,它們的具體概念是什麼?是何種因素造成了邊緣選區?本次大選中有哪些重要的邊緣選區呢?
在維州和新州的重要邊緣選區,我們還看到來自兩大政黨的華裔議員和華裔候選人參選,當地的選情又是怎樣的呢?
何為邊緣選區和安全選區?
邊緣選區的英文為marginal seat。
澳大利亞選舉委員會(AEC)的Amy Lu介紹,邊緣席位或搖擺席位,就是在選舉中以微弱優勢獲得多數票勝選的選區。
澳大利亞是代議制民主制度…………如果一個最後獲勝的候選人的得票數低於全部選票數量的56%,那麼這個席位就叫邊際席位或者是邊緣席位。
一般而言,當這一差額在6%及以下的話,其所在選區就是所稱的“邊緣選區”、“搖擺選區”或“遊離選區”,它們均為同一意思。
而極度搖擺選區,一般是指在上次選舉中獲勝的候選人的勝選得票比例更低,可能剛剛超過50%。
如果在這一差額比例中的選民改變注意,搖擺轉而支持其他政黨,那麼該選區就要“易手”了。
那麼何為安全選區?這是指差額幅度更大,在7%甚至10%以上的議席。
READ MORE
四场领导人和部长大选辩论接连举行 SBS将提供普通话等多语同传直播
但針對邊緣選區並沒有一個普適定義。有評論家認為,以6%的差額來定義,這也僅是一個松散的共識。
勝選候選人的得票比例超過60%,那麼其所持有的議席一般被認為“非常安全”,但也可能出現變數。
選舉時政評論員評論人許耀漢律師表示,選區的重新劃分有時等於完全洗牌。
許耀漢說,邊緣選區,就是說其實並沒有任何一個政黨有非常大的把握,可以拿下該選區。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兩個政黨就一定會投入比較多的資源去爭取議席。”兩大政黨瞄準邊緣選區
The second and third leaders' debate between Prime Minister Scott Morrison and Opposition Leader Anthony Albanese will be held three days apart. Source: AAP
選戰首日,總理莫裡森(Scott Morrison)前往新州南海岸城鎮Nowra,宣布4000萬澳元的改善地區安全和交通的競選承諾。
Nowra所在的Gilmore選區是由工黨議員菲奧娜•菲利普斯(Fiona Phillips)以高出自由黨2.6%的得票率持有,自從2010年選區重新劃分以來,這裡一直為搖襬席位。
同一天,工黨領袖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則在另一極度搖擺席位——塔斯馬尼亞州的Bass選區承諾,將重點關注關鍵政策,包括老年護理、醫療和托兒服務、國家寬帶以及可負擔住房等。
READ MORE
偏好投票制:保证成熟两党制的独特制度
Bass議席是自由黨持有的最邊緣的席位。在2019年聯邦大選中,自由黨候選人布裡奇特·阿徹(Bridget Archer)以0.41%的優勢,擊敗了“守擂”的工黨候選人羅斯·哈特(Ross Hart)。
邊緣選區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因為在上次選舉中,贏家和輸家之間的差距並不大。那麼在本次選舉中,主要政黨將把注意力集中在這些選區,就有可能獲勝。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是邊緣席位由某一個政黨連續獲勝持有。反之,一個“安全議席”也有可能意外“易手”。新州邊緣選區——Reid選區
Labor’s candidate for Reid, Sally Sitou (left), and the sitting MP, Fiona Martin (right) Source: Australian Labor Party website and Liberal Party NSW website
再來看一看Reid選區。Reid選區議席在2013年被自由黨贏得之前一直由工黨持有。
經過2009年的選區再劃分後,工黨失去部分優勢。在2010年聯邦大選中,约翰·墨菲(John Murphy)以微弱優勢成為Reid選區議員。
2013年的聯邦大選,自由黨贏得了該議席,持有至今。
本屆聯邦大選中,Reid選區現任自由黨議員菲奧娜·馬丁(Fiona Martin)將對陣工黨候選人——有著華裔背景的陳莎莉(Sally Sitou)。
這是將是兩位高知女性的正面交鋒。菲奧娜·馬丁擁有悉尼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是一位心理學家。
擁有華裔背景的陳莎莉在去年10月被選為工黨在該選區的聯邦選舉候選人。她是悉尼大學商學院博士研究員,專注金融學。在攻讀博士學位之前,她在國際教育和國際發展部門工作了十多年。
在接受SBS中文普通話節目寀訪時,陳莎莉分享了她參選緣由。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因為工黨所提供的是這個國家的真實願景。對子孫後代來說,我認為關鍵是要確保我們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因為正在發生的事情將影響到我們所有人。我們知道,自然沙塵災害將變得更加強烈和頻繁,這將對每個人產生影響。因此,我們需要儘一切努力,確保我們的國家更加可持續發展,” 陳莎莉說。
“這就是我投入競選的原因,但我真正的激情之一是教育。我在悉尼大學工作了將近十年。我知道教育的價值。我親身經歷過,因為良好的教育,一個充滿機會的世界向我敞開了大門。我想確保我們所有的孩子都擁有這樣的機會。”
READ MORE
聚焦边缘选区Reid:生活成本为选民焦点 两位高知女性的交锋
關於參政緣由,此前菲奧娜·馬丁曾公開表示:“當時我以年輕人的身份參與表決,促成了當地社區的青年周活動。我很喜歡這種經歷,所以我後來就加入了青年自由黨運動,也就是自由黨的青年派,”她說,這成為她政治生涯的開端。
“經營了將近十五年企業、有了心理醫生的從業經驗、我還養育了孩子。”
“在這些所有的經歷過後,我希望為我的國家服務,為我的社區服務。我想這就是我,”菲奧娜·馬丁說。
Reid選區是新州人口和文化最多元的選區。根據2016年的人口普查數據,56.3%的居民出生在海外,55.3%的人在家說英語以外的語言。
在移民較多的邊緣選區,多元文化背景選民的選票有時就變得至關重要。華人是澳大利亞的主要移民族裔之一。在許多華人聚居區,候選人瞄準了華人手中的選票。
墨爾本大學亞洲研究所的高佳教授說,為了爭取華人選票,兩黨候選人的辦公室裡出現越來越多的華人面孔。
在眾議員的151個議席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席位在新州。這也就不難理解新州何以成為至關重要的戰場。維州邊緣選區——Chisholm選區
Labor’s candidate for Chisholm, Carina Garland, and the sitting MP, Gladys Liu Source: Helen Chen
維州Chisholm選區是另一重要邊緣選區。
在2019年聯邦大選中,兩位華裔女候選人在Chisholm展開角逐。最終,自由黨候選人廖嬋娥(Gladys Liu)以千餘票的優勢戰勝工黨候選人楊千慧(Jennifer Yang),當選澳大利亞聯邦下議院首位華裔女議員。
在該選區,自由黨只有0.57%的勝選優勢,這使得Chisholm成為一個極度邊緣席位。
廖嬋娥將工作重點集中在了促進就業和精神健康,以及降低生活成本等方面。
“我一直都是希望我們勤勞工作的移民,包括我們華人移民,包括所有澳大利亞人,勤勞工作的人,都可以得到更多收入……”
她認為“疫情實實在在對很多人有太大的影響”,特別是對年輕人的影響。這也是她為何聚焦於精神健康,並希望爭取落實有關方面的措施。
“我們從數據方面可以看到有很多青少年受到影響,在情緒方面、學習方面還有社交方面都有影響。”
廖嬋娥認為,聯盟黨政府已寀取措施,控制生活成本。 “我們希望可以在市民最需要的時候,我們提供及時的幫助,同時在減輕了生活成本壓力之後,人就可以輕松一點,精神健康也好一點。”
此外,她還希望提高勞動力技能,解決年輕人就業和“用工荒”的問題。
READ MORE
聚焦边缘选区Chisholm:就业、微信与华裔
此次大選中,廖嬋娥的對手是工黨候選人卡瑞娜·佳蘭德(Carina Garland)。
卡瑞娜在維州工會委員會(Victorian Trades Hall Council)任職,是在墨爾本東南區土生土長的意大利第三代移民。
她主張發展“產業、研發與教育”,創造更多機會,讓經濟更加彊勁。
“我們確實致力於為這個國家的先進制造業制定一個適噹的計劃,這將增加這個國家的財富,使我們的出口多樣化,併確保我們能夠為每個人提供他們應得的高質量生活,” 卡瑞娜說。
“我已經設法在工作場所的健康和安全方面進行了政策改革,確保我們在勞動和高許可方面對人們進行保護。我一直致力於這些政策,確保我們有強大的采購框架,這樣我們就能確保公共資金用於我們社區人民的安全工作 。”
面對Chisholm這樣一個邊緣席位,卡瑞娜認為,增長工資和擴大就業為選民的基本需求。她希望能夠讓這個選區做出改變。
她說:“我們需要工作——好的、穩定的工作,人們可以在此基礎上建立生活。在這個國家,在這個政府下,我們沒有這種情況,不穩定工作的增加令人震驚。”Chisholm選區是聯盟黨第二搖擺的選區,這裡居住著大量華人居民。選區邊界改變之前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這裡17.6%的居民在家中講普通話或粵語。
Source: AEC
許耀漢律師認為,與上次的兩位“華人候選人之爭”不同,Chisholm選區今年的選情將難以預測。
許耀漢表示,這一屆選舉和上一屆不同,上一屆是兩位華人候選人在對弈,那麼“其實華人選民就會比較難去選”,而此次大選,工黨在該選區不再派出華人候選人。
這個時候就出現一種現象,到底華人選票它的比重有多大?
他提到,“也許無論是華人也好,非華人也好,(選民)他們看的是她的政績。”
“我們會從選票裡面看出一些現象,所以我覺得這也是屬於一個邊緣選區,是有看頭的選區。”
READ MORE
“投票给谁 由你决定”:在联邦大选中如何投出关键一票?
無論哪個政黨,要想組建政府,都鬚在眾議院151個席位中贏得多數議席。
目前,聯盟黨持76席,工黨持69席,還有6席屬於中立議員。這意味著,工黨需要從聯盟黨處至少奪回4個席位,才能成為眾議院第一大黨;但若要避免懸峙議會的情況而成為執政黨,則至少需要獲得7個席位。
顯然,從策略上看,這也就是邊緣席位為何成為兩黨“必爭之地“了。
2022年聯邦大選定於5月舉行,關於澳大利亞政治與民主選舉制度,您了解多少呢?在澳大利亞這個年輕的國家,政治歷史之久,甚至要早於1901年聯邦成立的時間點。實施已逾百年的撥票制度,由何而來?在漫長的時間長河裡,這個獨特的制度曾如何影響政權更迭?獨立的澳大利亞選舉委員會如何運作、確保其在選舉中的絕對公正性?參眾兩院如何各司其職?SBS中文普通話節目推出六集系列播客,以多種聲音、多元視角,深度剖析聯邦大選六大關鍵議題。
READ MORE
澳洲大选解读
SBS致力於用60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READ MORE
SBS将为国防和国库事务辩论提供普通话和阿拉伯语同传直播
READ MORE
联邦大选:选举委员会为何要招聘临时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