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目前的著眼點,就是調查潛水器發生內爆解體的原因,並尋找方法避免事件再次發生。
觀光潛水器「泰坦號」(Titan) 在 6 月 18 日潛入北大西洋,承載著五人探索參觀鐵達尼號郵輪殘骸期間突然失去聯絡。當局經過連日搜索,最終在距離鐵達尼號船頭殘骸約 500 米的海床發現「泰坦號」的殘骸碎片,證實潛水器內所有人全部罹難,並認為潛水器材行程期間出現「災難性內爆解體」(catastrophic implosion)。
表示,就有關潛水器出現內爆事故的調查工作已經開始進行,但要取得關於調查進展或事故成因的「有意義」資訊,將可能需要等待數星期的時間。
她亦補充,由於出事位置屬於國際水域、潛水器屬於商營運作船隻、受害者來自不同國家,調查人員透露相關敏感資料時要額外小心,需要確定所公開的任何細節都是可靠準確,而有部份資料更可能將不會被公開。
後續如何?
事故首席調查員紐鮑爾 (Jason Neubauer) 表示,美國海岸防衛隊將在加拿大、法國及英國人員協助下調查事件,又指當局經已劃出事故現場的範圍。他表示,調查工作將針對多個問題,包括:
- 當日發生甚麼事故導致內爆解體?
- 如何改善未來潛水器旅程的安全?
- 是否需要就今次事件採取民事法律行動或刑事起訴?
加拿大當局證實觀光潛艇「泰坦號」已內爆解體,相信失蹤5人已罹難。 Source: AAP / Steven Senne/AP
嚴苛的深海環境
調查工作將在水深約 3,800 米的位置進行,距離最近的岸邊 600 公里。此前用作尋找「泰坦號」殘骸的,據報亦可以為深海調查行動收集大量數據,包括影像片段及傳感器讀數。
同時,遙控潛水器亦能可靠迅速地將有關數據傳送回到水面艦艇或地面控制設施,對根據有關數據作出即時決定有很大的幫助。
但「泰坦號」內爆解體的位置偏遠亦令調查人員無法迅速獲得地面人員的支援。
同時,水底的危險狀況、惡劣的天氣環境、強勁的水流等,都為調查人員帶來不少挑戰。加上深海海水渾濁以及缺乏自然光,意味。在此情況下,只有聲納技術 (即利用聲波) 將能用作協助調查人員導航、測繪位置及尋找對調查有用的物體。
故此,調查人員將需要依賴專門的資源,例如具有長程能力的大型船隻及飛機。飛機能在空中監視及測繪,並利用雷達及熱力探測系統等技術提供支援。
收聽節目
【厄運難逃】「泰坦號」證實發生內爆解體 相信內裡5人經已全部死亡
SBS Chinese
23/06/202306:44
至於已被打撈出來的殘骸,將是非常有用的調查對象,因為這些是內爆的實體證據。調查人員分析殘骸碎片將能了解損毀及斷裂的模式,從而推測出內爆的來源及所涉及的動力。同時,調查人員亦可對殘骸表面的殘留物質進行化學分析。
尋找遇難者遺骸
但搜救人員成功找到遺骸的機會卻取決於多個因素,包括內爆的原因、內爆發生位置的水深、周邊環境的狀況。同時,嚴重內爆亦有可能對潛水器本身的結構及人體遺骸構成大規模破碎及散落。人類遺骸更可能被水流沖走,或被海洋生物破壞。
若遺骸在下 (即暴露在海水中),而非被困在潛水器殘骸內的,遺骸可能會,或被海水侵蝕或分解,令骨骸彼此分離;但遇難者的衣物亦有機會有助保持遺骸。
共同分擔責任
麥格尼博士表示,「泰坦號」事故調查的工作將需要在多個機構之間協調下進行,包括海事管理機關、海岸防衛服務及搜救組織等。同時,今次行動亦將涉及等國際協議,以及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當中列明關於等國際法。
根據有關文件,任何國家的船隻都有法律義務向在海上遇險的人士提供援助。
她補充,在得出任何調查結果前,公眾只能作出猜測。並同時期望,不論調查結果為何,都將能成為一次汲取教訓的機會,確保類似事件不會再次發生。
詳情請聽余睿章在今集「時事百寶箱」的講解:
收聽節目
【時事百寶箱】「泰坦號」內爆:調查行動面對的嚴峻挑戰
SBS Chinese
30/06/202307:07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