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媽媽分享24週早產寶寶成長記:給媽媽們更多力量

Premature baby Willow's story: Melbourne mum Christy shared her tips

Premature baby Willow's story: Melbourne mum Christy shared her tips Source: Christy

墨爾本的一位媽媽Christy最近在社交媒體分享了自己24週早產寶寶Willow的故事,出生時僅僅630克重的Willow如今愛笑、愛調皮,一天天健康成長。


“她的笑容讓我擦榦眼淚,爬起來繼續和她併肩戰鬥,” Christy在日志中寫道,“曾經與死神如此接近、無法打倒我們,現在這些小困難又何值一提呢?”

Willow讓媽媽更堅彊

2月底,孕23週、羊水突然破了的Christy被送往醫院保胎時,醫生詢問她和先生是否要不要救孩子,因為只有40%的幾率寶寶可以活下來,60%的幾率有非常嚴重的後遺症。

Christy和先生都說,怎麼可能不救呢?要儘最大的努力去保住她。

在Willow呱呱落地的那一刻,這場“戰鬥”也就開始了。

Christy告訴SBS普通話節目:“一生下來我都沒有看她一眼,她就被推到新生兒重症監護室去了。”

幾乎只有手掌大小的早產寶寶Willow最初無法呼吸,更無法進食,一度出現腦出血,還得了死亡率極高的早產兒壞死結腸小腸炎。
Premature baby Willow's story: Melbourne mum Christy shared her tips
Premature baby Willow's story: Melbourne mum Christy shared her tips Source: Christy
世衛組織將未滿37週出生的嬰兒界定為早產兒,全球每年約有1500萬早產兒,,約10個新生兒中就有1名為早產兒。

而早產兒所面臨的常見健康問題包括呼吸、心髒、消化道問題以及黃疸、貧血、感染等。

小小的Willow因壞死結腸小腸炎便開腹兩次,第一次緊急開腹手術中,醫生檢查後髮現只有20厘米小腸感染,沒有嚴重到需要切除,於是又縫了起來。然而保守治療十天後,Willow依然渾身紅腫,於是之後又在同一個傷口處打開,幸運的是,20厘米的感染已經幾乎痊愈了,也最終沒有將小腸直接切除。

“她的四肢扎滿了針,軟軟的垂著,沒有一絲生機。” Christy一度非常絕望。

在醫護人員一天24小時的精心照料下,Willow終於在住院5個月後滿足了出院條件,回到了家中。

據Christy介紹,早產寶寶出院需滿足達到預產期、體重達2.5公斤、能自主呼吸、自主進食這幾個條件,Willow是在超過預產期之後才出院的。

出院之後的照料對Christy和先生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比如Willow體重太低導致低血糖,因此每天要多次抽血,“全身只有50毫升的血,每天要抽八次血”,還有餵養困難的問題,Willow吞咽有問題,有時還會嘔吐,因此每次餵奶要餵很久,每隔兩小時餵一次。

可以想象,Christy和先生在Willow身上傾注了比平常父母額外的精力,她感謝Willow的到來,“讓媽媽看到了什麼是堅彊”,她同時感謝在養護Willow過程中所得到的支持和幫助。
Premature baby Willow's story: Melbourne mum Christy shared her tips
Premature baby Willow's story: Melbourne mum Christy shared her tips Source: Christy

分享給早產媽媽們更多力量

Christy透露說在最初搜索很多中文資料時,她髮現很多負面信息和討論,比如人們往往會責備為何媽媽讓寶寶早產,又擔心治療會花費巨額、或寶寶有後遺症。

“可能有些(在澳洲的)媽媽不是很喜歡看英文,就會搜索(中國)國內信息,可能會對自己的寶寶很沒有信心,很絕望,就想放棄,但澳洲和(中國)國內情況很不同。”

這促使她站出來分享自己的經厤,以便給媽媽們“更多力量”。

她以自己為例,Willow的治療過程併沒有為家庭增加任何額外的負擔,兒童醫院24小時有心理諮詢師,可以開解早產媽媽。
Premature baby Willow's story: Melbourne mum Christy shared her tips
Premature baby Willow's story: Melbourne mum Christy shared her tips Source: Christy
默多克兒童研究所(Murdoch Children's Research Institute)卡爾利·特賴瓦德(Karli Treyvaud)博士的髮現,早產兒的父母更容易遭受諸如抑鬱和焦慮之類的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不僅僅是在嬰兒很小的時候,而且一直到孩子上學為止。

這項研究旨在研究如何在早產兒的髮育過程中,與父母合作。:“充滿微笑、眼神交流和嬉戲互動的溫暖、慈愛的父母對早產兒的影響更大。最終,這些孩子更有可能擁有更高的智商、更好的語言和學習成績。”

Christy呼籲更多媽媽在需要時可以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她說:“可以要求免費口譯,跟他們交流”,“可能會開解你的心情,讓你有母乳、有更多途逕幫助寶寶。”

而說到母乳,Christy也希望能呼籲更多符合條件的媽媽通過來幫助脆弱的早產寶寶。

她說:“母乳銀行呼籲媽媽們捐母乳,而且媽媽只有(寶寶)0-6月的母乳是適合早產兒的。”

儘管捐贈是無償的,但據Christy了解,這些捐贈母乳的運輸、存儲和消毒等環節上,“政府會付出我們所想象不到的人力和財力” 。

Christy對SBS普通話節目表示:“驗證一個國家是否髮達,醫療體系、對生命的尊重程度、新生兒的存活率怎樣(很重要),澳洲在這方面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

“所以我非常非常感謝這一切。”
Premature baby Willow's story: Melbourne mum Christy shared her tips
Premature baby Willow's story: Melbourne mum Christy shared her tips Source: Christy
這個“一切”中有對醫護人員的感謝,Christy說他們總是會站在父母的角度來考慮治療方案,也有對早產兒公益機構志願者的感謝,比如Little Heroes Foundation志願者們編織的迷你版的小帽子、小衣服,還有讓她不再感到那麼“孤單、害怕”的Facebook澳大利亞早產媽媽群。

“希望澳洲的華人媽媽相互交流信息,可以給我們更多力量。”

Christy已經在行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