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百寶箱】耶路撒冷爭議:特朗普火上加油

Anti-Trump protests

Anti-Trump protests have been held over the US decision to recognise Jerusalem as Israel's capital. (AAP) Source: AAP

美國總統特朗普違背美國數十年來的外交政策及國際間的中立做法,正式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並且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由特拉維夫遷到耶路撒冷。特朗普雖聲稱有關動作對當地和平進程有利,但事實卻不然。余睿章在今集「時事百寶箱」為大家講解。


美國總統特朗普違背美國數十年來的外交政策及國際間的中立做法,正式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並且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由特拉維夫遷到耶路撒冷。白宮表示,有關行動是為確認耶路撒冷在歷史上自古以來都是猶太教及教徒的主要聖地,同時在近代歷史上,耶路撒冷亦是以色列國自1948年的政治中心點。然而,特朗普的決定卻觸發中東多國連續多天的反美示威,甚至爆發暴力衝突。有美國政策研究人員向本台新聞部表示,特朗普聲稱有關行動能加快中東地區的和平發展,但事實可能相反。

聖城耶路撒冷是三個主要宗教的聖地,包括猶太教、伊斯蘭教及基督宗教,因此其控制權自古以來均為各派所垂涎,更曾引發過多次爭奪之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國際社會傾向讓長久以來流離失所的猶太人回到他們的聖地復國,因而產生了聯合國兩國方案,將巴勒斯坦地區分成猶太教為主的以色列國及一個以伊斯蘭教為主的巴勒斯坦國;至於耶路撒冷,由於其獨特的歷史宗教地位,有關方案將其定為獨立個體,並由聯合國管理。

雖然西方國家屬意如此,但中東伊斯蘭教國家卻不甘於讓以色列復國,並引發五次的中東戰爭,以巴問題至今仍未完全解決,甚至使中東地區成為新的火藥庫。加上以色列在復國過程中依仗其與西方國家的密切關係及其軍事優勢,而任意妄為,早已備受多方責難,甚至挑動了伊斯蘭國家的情緒,助長仇視情緒及播下恐怖主義的種子。1948年以色列立國之時,隨即爆發第一次中東戰爭,成功佔領耶路撒冷西部;及後再1967年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中,更成功搶佔耶路撒冷東部,開始在當地設置主要政府建築物,但巴勒斯坦人則依然希望以耶路撒冷東部作為其日後的首都之所在地。

為保持在以巴問題上中立持平的態度,國際社會包括美國一直以來不願意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選擇在耶路撒冷以外的其他地區設置大使館,希望以巴兩國能透過和平談判,決定耶路撒冷的地位問題。但美國國會在1995年通過決議,將駐以色列大使館搬到耶路撒冷,除非總統每六個月簽署一次「暫緩執行令」。特朗普上任總統後,在六月限期時簽署一次「暫緩執行令」,但該命令在12月4日到期時,他未有簽署一份新的指令,兌現競選承諾,而宣佈正式開展駐以色列大使館的搬遷工作。由白宮官員表示,大使館有大約1000名職員,搬遷的工作需時數年。

至於巴勒斯坦等伊斯蘭教國家的人民,面對得到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支援的以色列,自然無力反抗,只好以恐襲宣洩不滿。恐怖襲擊固然是錯誤的手段,但美國一再偏袒以色列的作風,無疑給予激進分子發動襲擊的藉口。1972年9月,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在德國慕尼黑奧運會期間發動恐襲,殺死以色列代表團全團11人。1987年,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成立(「哈馬斯」是阿拉伯語「伊斯蘭抵抗運動」的簡寫),繼續以恐襲等方式對抗以色列。

特朗普宣佈正式將耶路撒冷承認為以色列首都後,多個阿拉伯國家的街頭連日來出現暴力示威。由此可見,特朗普決定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除了能討好以色列,並換取美國國內數百萬猶太裔人士及富商的選票外,並無明顯建樹;反而可能會進一步激化以巴衝突,甚至激起世界各地恐怖主義不斷擴張勢力。特朗普此等政治決定,似是將一己之利建基於別人的痛苦之中,甚至將來可能玩火自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