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風起雲湧的星期,澳洲在8月24日出現一位新總理。在一星期内第二次舉行的自由黨黨團會議中,前聯邦財長莫理遜成功擊敗其餘兩名候選人(前內政部長達頓及前外長庇雪),取代譚保,成為澳洲第30任總理。若讀者未有遺忘,是次被黨內成員「逼宮」下台的前總理譚保,亦是在2015年9月,以同樣方式奪去前總理艾保德的領導地位。俗稱為「逼宮」的「政黨領導地位挑戰」,英文媒體一般使用「leadership spill」或簡稱「spill」,亦可稱為「leadership challenge」;意旨一個議會政黨的領袖職位因某種原因而被宣佈懸空,並因此需要進行重選。
A Tony Abbott (left) Malcolm Turnbull (right) at Parliament House, in Canberra Source: AAP
政黨領袖「逼宮」的過程如下。黨領袖首先召開黨團會議,所有在議會內的黨員均可參與;若在聯邦層面,黨團會議的參加者則包括眾議院及參議院的黨員。若黨領袖的領導地位遭到挑戰,有關職位(包括政黨的正副領袖)將被宣佈懸空,展開重選的過程。若果有超過一位黨員得到提名成為候選人,黨團將進行不記名投票,並委任指定黨員負責點票的工作。候選人只需得到在席議員人數一半再加一張選票的支持,則成為政黨領袖。在聯邦層面,當選執政黨黨魁的候選人隨後便會在總督府宣誓成為新總理。根據記錄,在1970年至2015年年間,全國議會共發生72次政黨領導地位挑戰,其中踏入21世紀後出現「逼宮」的次數更是越趨頻繁。1960年代,政黨領導地位挑戰未有出現過;1970年代有10次;1980年代有18次;1990年代有13次;在2000-2015年,則有31次。此外,反對黨出現政黨領導地位挑戰的機會,一般較執政黨高出三倍。然而,澳洲在過去10年出現五次總理變更,卻突顯出本地政治環境在踏入21世紀後越趨不穩,而多次出現的政黨領袖挑戰亦令澳洲被國際媒體稱爲民主世界的「叛變」之都。
Leadership spills have become the norm in Australian politics over the last decade. (AAP) Source: AAP
曾被前總理吉拉德挑戰領袖地位成功的陸克文,在2013年反過來將吉拉德「逼宮」下台後,收緊工黨黨領袖挑戰的規則,令「逼宮」情況在未來將更難在工黨內發生。按照新準則,若黨員有意推翻領袖,需要得到工黨黨團至少六成黨員支持,方能舉行黨領袖選舉;此外,選出新領袖的過程亦歷時超過一個月,希望讓黨員有足夠時間了解並考驗有關候選人,評定候選人是否有足夠技能及資格擔任黨領袖一職。
陸克文在是次「逼宮」發生後表示,自由黨是時候仿效工黨、實行類似規定,令政黨運作得以恢復穩定。而代表雪梨Bennelong選區的自由黨後排議員亞歷山大(John Alexander)亦對陸克文的提議表示認同,認為自由黨領袖應被容許擔任總理一職直至任期完結,並在每次大選前尋求黨團支持、繼續代表政黨迎接選舉。亞歷山大表示,自己相當仰慕工黨得以維持其黨內的穩定,又指自由黨經此一役應好好吸取教訓。
Julia Gillard and Kevin Rudd during happier times. Source: AAP
READ MORE
莫理遜公佈內閣名單 達頓保留內政部長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