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是全球交易額最高的食品之一,全球有約30億人倚賴海鮮作為吸收蛋白質的主要來源,而業內僱用的勞工至少有2.6億人。包括美國國務院在內的多個消息來源一直認為,海產行業是全球仍然存在現代奴役制度的一個主要事業。據報,全球有至少47個國家的海鮮生產產業存在廣泛程度的強迫勞動。
對於零售商而言,很多時都難以確保其所購入及出售的產品,不經強迫勞動的生產過程。同一批在市場中出售的魚類產品,可以在一個國家捕捉、在另一個國家進行加工、再在第三個國家進行包裝,方運到其他地方出售。有數字顯示,全球有高達七成的出口海產,是在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的發展中國家生產。
由於當地就業機會有限,農村內的貧困人口一般會選擇前往遙遠的水域、水產養殖場或加工廠工作;但要得到這些工作機會,往往需要離鄉別井並尋求勞工經理人協助。在捕漁業,一船人中有專業航海船員,亦有成本較低的低技術勞工。船隻一般需要長時間逗留大海中,工人的工作時數亦受天氣及海面情況所影響。至於工資,則是根據漁獲釐定,但低技術勞工則可能因為言語不通等問題,而經常被剝削工資。
,令商家甚至消費者得以容易辨認出生產過程可能涉及現代奴役的產品。框架的其中四步,是為辨別出奴役制度存在的可能性:一、在產品的來源地進行抽查,強調反對強迫勞動的立場;二、繪畫出產品供應鏈及各步驟的來源地;三、就捕撈作業的過程進行風險評估;四、對勞工的工作場所進行調查,收集保護勞工權益行為的相關證明。
五部曲的最後一步是一套確保工人得到最低權益保障的基本原則,要求僱主在整個工序過程遵守國際社會所承認的勞工權益,當中包括多個範疇,如禁止向僱員收取任何不當費用、不可要求僱員支付工作成本、不可扣除工資或收取僱員罰款、必須在工作開始前清楚解釋工作條款及工資支付形式、公平及人道地對待所有員工、必須提供安全及衛生的工作場所、不可限制員工取用護照等證件的自由、向員工提供申訴不滿意見的渠道等。沃德副教授認為,假如企業願意遵守上述的原則,加上政府加強監管、懲處作出不當行為的公司,相信食物供應鏈奴隸制便得以消除。
Source: UTS/ Trevor J 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