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北半球夏天、暑假旅遊旺季。多個著名歐洲旅遊城市再次出現多個抗議遊客過多的示威活動,同時多個社會運動組織亦應運而生。雖然有不少遊客都表示,「希望好像當地人一樣生活」、切實體驗當地的文化習俗,但許多依賴旅遊的城市都充斥大量遊客、旅遊巴士、紀念品店、喧鬧的酒吧,令當地獨有的特色逐漸消失,而基建設施都因此受到極大負荷。情況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則尤其嚴重;當地旅遊局估算,2017年過夜訪客數量為三千萬人,相對當地人口卻只有162.5萬人。全球多地包括西班牙帕爾馬、法國巴黎、克羅地亞杜伯尼克、日本京都、德國柏林、印尼峇里島、冰島雷克雅未克等,都正面對破壞性遊客過多的問題。
Tourists attended traditional Carnival in Venice, Italy, February 4, 2018. Source: CTK
,將「旅遊過度(overtourism)」定義為「旅遊旺季期間太多遊客到訪,導致部份地區過度擠擁,逼使當地居民承受永久性的生活習慣改變、難以使用公共設施,危害固有之生活質素。」同時,旅遊過度亦對多個旅遊城市帶來破壞景觀、海灘污染,甚至推高樓價導致當地居民難以找到棲息之所。早前,「時事百寶箱」已曾講述短期租約房租平台Airbnb衝擊全球樓價,觸發多地政府針對類似平台加強管制;但遊客過多現象所造成的影響卻豈只一項。舉例,過度發展旅遊業造就大量以遊客為主要對象的企業,包括酒吧及紀念品專賣店,間接導致其他商家的經營困難。而喧鬧嘈吵及難以控制的遊客行為更危及當地的獨特文化及氣氛,並產生人群及廢物管理負擔。凡此種種催生「遊客恐懼症(tourist-phobia)」;這字詞在十多年前由加泰羅尼亞人類學家德爾加多(Manuel Delgado)首次提出,以形容居民對於遊客的抗拒、不信任甚至藐視的態度。Crowds at the Trevi Fountain in Rome. Source: AAP
的確,發展旅遊業有助創造就業職位,對旅遊城市帶來大額投資及經濟增長。但「旅遊過度」卻是由於發展旅遊同時未有顧及城市的承受能力所導致,而大部份地方政府及規劃部門均似乎無力應對問題。三位學者認為,對付「旅遊過度」是目前各地政府急需解決的重點問題。雖然管理遊客流量看似是一個既不受歡迎亦不可能的任務,但部份城市則已採取嚴厲措施應對遊客氾濫問題,如引入新的稅務法例、修改法例並引入罰款,甚至改變市場推廣策略,將注意力集中在少部分、高消費、影響較少的遊客,而非人數眾多的旅遊團。學者表示,各級政府對遊客過多問題都有責任。城市管理者及旅遊當局應認清發展旅遊有一定程度的限制,必須將當地居民的需要及利益列為優先考慮的因素。Tourists visit Maya Bay, the beach made famous by Danny Boyle’s film The Beach. Source: A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