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尾,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建議修改中國《憲法》,引起中國國內外極大轟動。公佈修憲的時間既突然、內容有震撼,加上宣佈提早召開中共第十九屆三中全會,被視為是習近平時代的一次標誌性事件。這次是中國現行憲法自1982年起實施以來,對該憲法進行的第五次修改,距離上一次在2004年作出修憲的時間已有14年。修憲建議共分為21條,即對憲法作出21項具體修改。其中調整憲法宣言的修改共四處、正文部份修改17處,內容包括指導思想、體制改革、任期限制等多方面的內容。
修憲建議中最受國內外人士關注的,必定非第14條莫屬。當中將憲法第79條第3款的原文「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刪去最尾的一句,即「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此項修改意味鄧小平時期開始確立的制度,對國家主席及副主席的任期限制將不再存在。這同時表示,過去通常以十年為單位而劃分中國政治活動週期的習慣將需要改變,或許已不再可以充當判斷中央領導層何時換代的有效工具。
對於修改上述憲法條文的建議,網上媒體「香港01」引述多維新聞報道,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北京權威政治學者表示,中共最高層的交替接任方式,是從先例、慣例、成例一步步發展及鞏固起來。他認為,這次決定修改任期限制,並打破自鄧小平以來形成的成例,最明顯的原因是當前可能接任的「候選人」仍然未具備成為接班人的條件。換言而之,習近平至少還需留任一屆,以便有更多時間培養接班人。
但作為向來不打無準備之仗且善於長遠佈局的中共,為何會容許接班人真空的情況出現?對此,北京學者表示,由2012年中共十八大習近平接任黨政大權以來,官方一直重視整頓黨政紀律,視幹部貪腐行為為「亡國亡黨」的大害。多年來,習近平打貪工作一浪接一浪,落馬的貪腐官員數量眾多,包括一些政治排位較前而且比較年輕、被外界普遍猜測可能成為接班人的政治官員。在此情況下,出現接班人空缺實在無可厚非。
但除了未有合適接班人選的客觀原因,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提議取消國家主席的任期限制,亦是由於有意強化黨內以至政府內部的反貪制度。過去數年,中國政府由「運動式反貪」到「制度化反貪」,希望統一事權、整合紀律檢查資源,集中風紀權限於中紀委身上,其上再由政治局監管,以達致高效而有序地反腐打貪。代入官方的思維,經過五年實踐及教訓,單是反腐一項至今才算漸漸取得成效,成功設置全國監察委員會。假如在此時作出大幅度人事調動,或會引致「政隨人息」,白費多年來的功夫。
此外,自習近平接任國家主席以來,中國啟動大規模政治及經濟改革,此等計劃並非十年廿載得以定奪成敗得失,甚至部份只為剛剛起步的階段。舉例,內政方面,中共早年推出「脫貧攻堅」計劃,目的是於2020年消除所有農村貧困人口,實現小康社會;屆時即使達標,後續建設發展還有待籌劃,並非未來五年足以完成的事。至於外交,自2013中共公佈「一帶一路」發展規劃以來,沿線各計劃大部份尚在協商或動土階段,同時高鐵、港口、重工等基建項目亦屢有阻滯;究竟五年時間是否足以敲定落實,答案或不言而喻。
READ MORE
【時事百寶箱】什麼是「一帶一路」發展策略
正因由黨務以至國家事務、由內政以至外交,各層面之改革均需要穩定的領導,得以有效推行並維繫。中國共產黨此時此刻取消國家主席之任期限制,原因不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