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燈逐漸在香港消失 保育團體試圖力挽狂瀾

pexels-jimbear-2321188.jpg

香港旺角街道 (圖為山東街) 曾經有不少霓虹招牌伸展到馬路上空,這些街景也曾為不少涉及香港夜生活的電影提供了絕佳的免費佈景。 Credit: Pexels/ Jimmy Chan

曾幾何時,香港市區的晚上,街上市民和外地遊客有如過江之鯽,不需政府推行夜繽紛,本身已綻放異彩,其中街道上的霓虹招牌可謂居功至偉。


大家快將只能從在昔日於香港拍攝的電影和在照片中,再次欣賞到這東方之珠在夜幕低垂下的美態。

那麼,沒有了這些霓虹招牌,香港是否能夠保住「東方之珠」、「不夜城」這些美譽呢?
anatoliy-gromov-ejxNZTKe7YY-unsplash.jpg
香港不僅旺區,便是一般街頭的商戶,為了吸引行人的眼球,也會安裝霓虹招牌,就算晚上行人稀少,也能營造一種溫暖的氛圍。 Credit: Unsplash/ Anatoliy Gromov
香港的夜景正逐漸褪色,除了現在晚市消費欠佳,街上行人疏落外,就連沒人氣也有霓虹燈撐場的氛圍也差不多蕩然無存。

霓虹燈之所以式微,原因眾多,除了新的照明技術如 LED 的廣泛採用,還有商戶會利用社交平台推廣這些「遠因」外,近年香港政府為了取締違規招牌而推行的規例,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過,大家也不必對香港的霓虹招牌的命運過於悲觀,皆因香港有些有心人自發為這些霓虹招牌的保育作出努力。
Kevin Mak (R) and Ken Fung with one of their favourite signs (AP).jpg
Streetsignhk (街招) 的兩位創始人麥憬淮 (Kevn) (右) 和馮達煒 (Ken)。 Credit: AP
其中一個民間組織叫做 Streetsignhk (街招),它由兩位建築師馮達煒 (Ken) 和麥憬淮 (Kevin) 組成。開始時,他們希望以自己在建築方面的知識,按照政府的新規例,去幫助商戶保留或修復這些傳統招牌。

「街招」提倡招牌街景等的繁華街道氛圍,是城市的重要文化遺產。

現在他們的工作還延伸到與不同的藝術家合作和教育市民,提高大家對霓虹招牌的保育意識。
IMG-20240703-WA0012.jpg
香港一個不牟利霓虹招牌保育組織 Tetra Neon Exchange (霓虹交匯) 總經理陳倩雯 (Cardin)。 Credit: Cardin Chan
另一個保育組織叫做 Tetra Neon Exchange (霓虹交匯),他們努力「營救」將被拆除的霓虹招牌,並和「街招」一樣,向傳媒和市民大眾推廣霓虹招牌的有形和無形價值。

溫楚良訪問了「霓虹交匯」的總經理陳倩雯 (Cardin),究竟香港的霓虹招牌價值何在?和對於政府因「安全疑慮」理由收緊對招牌的要求是否合理表達意見。

請點擊收聽這節報道。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