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態清零」結束免隔離 居北京港人感突然

北京西站外地工人準備坐車,攝於2023年1月6日星期五。

北京西站外地工人準備坐車,攝於2023年1月6日星期五。 Source: AAP / AP/ Wayne Zhang

最近中國取消了「動態清零」政策後,不少外國傳媒均報道,指中國因新冠疫情而導致死亡的人數及感染者人數均比所上報的為高, 而SBS 中文亦訪問了一位在北京居住達八年的香港人曾小慧, 談談現時在北京的疫情狀況。


中國在上個月宣布取消「動態清零」政策,在北京居住踏入第八年的香港人曾小慧,承認她與當地很多香港人也感到意外。

她接受SBS中文訪問時表示,之前已經聽到到會開關,「復工復產」的消息。

「聽到一個詞,中央官員說的,『走小步,不停步』,…朋友之間討論這政策也覺得好,慢慢一步一步進行」。

當時曾小慧與她來自香港的朋友,都估計最少有3日隔離。
當聽到1月8日通關不用隔離,的確大家都好突然,我們覺得好開心… 朋友個個都話,要訂機票返香港過年。
居北京港人曾小慧

對於過去三年在中國大陸要遵守嚴格的防疫措施,曾小慧感到在武漢初期爆發疫情時,大家覺得措施可以保護社區。

她說,同時當時居民生活必須品的供應,完全足夠沒有問題。
當北京推出疫苗後,曾小慧說,他們也聽從「打完一針又一針」,去年打第三針時,更期待就可以開關。

「尤其見到其他國家逐步開放,連口罩都不用戴,我們都很期待,想著我們中國幾時做到這一步呢?」
北京西站內,一名外地工人戴口罩到達。攝於2023年1月6日。
北京西站內,一名外地工人戴口罩到達。攝於2023年1月6日。 Source: AAP / AP/ Wayne Zhang
對於現在中國無需隔離通關,有可能會導致感染個案飆升,曾小慧表示,在北京的香港人,其實很多在香港親友都確診康復,所以知道「中招」後也會無事。

「但內地的朋友,他們是害怕(感染)… 我們10月從香港返回機場,做核酸(檢測)時確診,所以要入醫院,內地的朋友很擔心,他們害怕我們會死。」

不過到11月,中國感染個案增加,曾小慧身邊的朋友,六七成都確診過。
我們更有個笑話,會問人:你「陽過」未,跟著對方會回應:我已經「陽康」啦。
居北京香港人曾小慧
「陽過」、「陽康」與金庸武俠小說人物「楊過」、「楊康」同音。

北京的感染率,也可從曾小慧丈夫工作的公司,當中的僱員感染率反映到。

「上面已經報告高達70%以上,因為他們是大眾行業,要面對群眾…所以我估計北京感染人數也多,除非不出街,例如老人家,反而會較少感染。」

她說,她的很多朋友工作的企業,僱員「陽過」率最高達到80%,其中病徵輕微的,甚至會在家繼續工作。
至於開關後,中國當地人會否擔心會有新變種病毒株引發新一輪疫情,在北京的曾小慧指出,目前當地居民將注意力集中於「中招」後如何調理,未有顧及新變種病毒株的問題。

「我平時經常去一間中醫診所做治療,診所也說,最近多了做病後調理的工作。」

她又相信,即使在星期日中國大陸開關,北京居民並不會立即到海外,因為過去3年的疫情,他們已經習慣在中國大陸本地旅行。
而中國開關後,入境外國人無需隔離,曾小慧指出部份居民會擔心。
(開關後)話外國人擔心我們感染(新冠)的中國人出去,其實我們更擔心感染的外國人,到中國。
居北京港人曾小慧
「例如印度、非洲,當時很多變種源自這些地方。」

曾小慧又說,其實北京居民習慣做核酸檢測,即使坐火車、高鐵去國內較遠地區,都會做核酸檢測,免得到目的地才知道受感染。

「我有些朋友『中招』後… 說去醫院排這樣長龍,『唔病都變病』,擔心自己(病情)會加重,所以基本上會在家自己食藥,所以我家中的成藥,分了很多給尤其(來自)香港的朋友。」
在北京醫院急症室走廊,一名年老患者使用呼吸機,並接受靜脈注射。攝於2023年1月5日。
在北京醫院急症室走廊,一名年老患者使用呼吸機,並接受靜脈注射。攝於2023年1月5日。 Credit: AAP/AP/ Wayne Zhang
至於火葬場,曾小慧表示,最近有朋友的年老親人原本有慢性病,感染新冠後離世,朋友確認「火葬場真係排晒長龍」。

她認為,因為中國人口多,而踏入冬天,會有多人喪生,所以無可厚非。

北京在上個月底開始,市面興旺,並且恢復塞車,曾小慧話,因為「就快過春節,店鋪也多了人」。
北京醫院殮房外,放有多副棺木。攝於2023年1月6日。
北京醫院殮房外,放有多副棺木。攝於2023年1月6日。 Source: AAP / AP/ Wayne Zhang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及娛樂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