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只是運動?帶動本地中西融合

Thumbnail - Dragon Boat Athlete (Justin & Chi) CLEAN 1.jpg

DRAGONBOAT Source: SBS / Rachel Hui

「龍舟」,好多人會想起端午節或者龍舟競渡,但在澳洲,龍舟可以成為中西文化和種族融合的橋樑。


維州中部的巴拉瑞特(Ballarat)將會舉辦與眾同樂的龍舟節(Dragon Boat Festival),協辦單位巴拉瑞特澳中文化社團秘書長劉奕麟表示,他們最初的組織者以及以現任主席都是熱愛中華文化的本地人,今次龍舟節的目標是讓不同種族認識中華文化,加深對龍舟的認識及體驗。

今次活動會在今個月 15 日、在巴拉瑞特的 LakeWendouree 舉行,大會預計會有 700 人參加,希望透過活動讓不同種族人士認識中華文化以及龍舟運動,除了體驗划龍舟,還有畫京劇臉譜、寫手筆字、腰鼓表演、旗袍展示等等。
图片_20240531094621.jpg
龍舟體驗 Credit: 巴拉瑞特澳中文化社團
图片_20240528122121.jpg
腰鼓表演 Credit: 巴拉瑞特澳中文化社團
图片_20240528122104.jpg
手筆字體驗 Credit: 巴拉瑞特澳中文化社團
劉奕麟指出,作為澳洲最古老城市之一的巴拉瑞特,當地人口大約 12 萬人、總共有 80 幾種語言。早在1850 年代的淘金熱,不少廣東及福建漁民來到巴拉瑞特嘗試淘金並落地生根,令現時有不少在本地長大、擁有華人血統或華人姓氏的後代,他們對中華文化很好奇,亦想多作了解,有見及此,主辦單位希望協助不同文化背景人士共同生活,延續巴拉瑞特的多元文化。

除了維州、新州的僑青龍舟隊,隊中有不同種族及母語的隊員,但同樣在龍舟上各司其職。現時龍舟運動愈來愈普及,但原來划龍舟都有好大的學問,僑青龍的Justin 及 Chi 就分享了龍舟運動的技巧及龍舟運動的精粹。

龍舟對體力要求相當高,運動過後好多時都會全身肌肉酸痛,但他們認為,划龍舟最難之處並不是個人方面,而是龍舟上 20 幾個人的合拍度,由船頭到船尾每行都要跟上拍子,所有人同時用力去發揮最大力量,同心合力划起重達二百五十公斤的龍舟。
兩位隊員表示,每個隊員每季度都有三次體能測驗,當中包括兩分鐘划艇測試、引體上升以及掌手壓等測試,確保隊員有足夠體力應付划龍舟。
DJI_0151.JPG
龍舟上會因應各人所長編排不同岡位,每個角色同樣重要 Credit: Rachel Hui
而龍舟入面,每個岡位都有不同角色及要求,先講最頭排,相關隊員主要工作是控制節奏,因為後面的所有人都會跟著頭排的節奏和動作,所以拍子感和節奏感對頭排隊員來說都非常重要。

中間位置相對最寬敞,即是說最有機會讓隊員用盡全身氣力大動作划船,所以中間位置通常會安排較高大而又力量型的隊員坐陣,他們會俗稱這位置為「引擎部」。

而流水去到龍舟尾段通常都好急速,所以後排隊員要以最快速度向前划以配合急速水流,船尾位置非常著重隊員的體力同敏捷度。

其實,龍舟上會因應各人所長編排不同岡位,每個角色同樣重要,兩位隊員都強調、同心協力去划先可以最快。而以僑青龍為例,參與龍舟運動的人,除了華人還有很多西方面孔,證明本地的龍舟運動,受到中西人士的歡迎。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