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瘋狂搶貨:理性表現抑或過度恐慌?

Empty shelves at supermarket as people stockpile due to the fear of the new coronavirus, in Pioltello near Milan, Italy, 24 February 2020.

Source: AAP Image/EPA/ANDREA CANALI

正當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之際,據報多個出現大量確診個案的地區均出現超市貨架被搶購一空的消息,包括武漢、香港、新加坡甚至米蘭;而情況更在近期蔓延至澳洲,多間超市的廁紙及罐頭食品均被搶購。


搶購貨品,英文可稱為「panic buying」,顧名思義是由於顧客處身於恐慌之中,而作出非理性的採購,甚至過量購買自己根本毫無需要的產品。但有研究表明,這個現象不單是與恐慌無關,相反更是完全合乎理性的反應。
紐卡素大學商學院行為經濟學副教授薩維奇(David A. Savage)及昆士蘭科技大學商學院教授托格勒(Benno Torgler)表示,「恐慌」是其中一個,假如將恐慌情緒視之為一個促成違反理智行為、難以控制的恐懼狀態,一般人便會普遍認為,人類在面對災難之時,便會作出與日常習慣有所不同的表現,令社會失去原本的秩序及規則。

正如荷里活電影中,情況便會構成混亂不堪的景象、人類亦開始作出違反邏輯及不合理的行為。

但現實情況卻並非如此。學者指出,大多數研究均了所謂的理論,指出人類在面對之時,均會持守一些,包括道德、忠誠以及對法律和習俗的尊重。
那麼,若情況並非屬於恐慌搶購,那麼是屬於什麼?與大多數動物不同,人類有能力感受到未來可能出現的威脅並為此而作好準備。當出現疫情爆發(如2019-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等情況出現,其中一個關鍵因素便是資訊在全球流通的速度。

當人看見武漢或其他城市的街道上,由於民眾不能或不願外出而空無一人,人們自然便會採取措施提早作出應對,以防可能出現的類似情況會對自己構成影響。

學者指出,囤積食物及其他日常用品,確實有助令個人感覺自己對情況有一定程度的控制能力。這是一個符合邏輯的思考方式:當疫症在社區內傳播,民眾當然會盡可能留在家中、避免與其他人接觸,並確保家中有足夠的糧食,維持自己的生命。
昆士蘭科技大學零售營銷學專家莫蒂默(Gary Mortimer)教授向網上媒體表示,情況與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吻合。

當人類面對可能出現的危機,他們便會首先想起糧食、食水、住所或避難處等。但莫蒂默教授則同時指出,對於新冠肺炎的疫情,消費者紛紛搶購貨品的情況似乎基於誇張的報道及恐慌,多於現實出現的情況。

他說:「明顯地社會上出現對有關產品供應短缺的恐慌情緒,但我認為消費者未有充份了解情況。」
而澳洲零售商協會主席齊默爾曼(Russell Zimmerman)亦表示贊同。他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所有跡象均表明產品供應及庫存相當穩定,強調消費者毋須恐慌。

齊默爾曼說,他曾與兩間大型超市以及其他零售商舖進行溝通,保證商舖內空空如也的貨架並不反映目前倉庫的存貨量。

莫蒂默教授又補充,超級市場的營商計劃一般盡可能減少手上存貨量的水平。

舉例,有不少消費者紛紛搶購的廁紙,超市一般會準備平均1.5至2天貨品銷量的存貨水平,才會重新入貨;罐頭食品則約為兩個星期;相反烘焙產品則是24小時。

換而言之,貨架被清空並不代表貨品出現供應短缺,只是代表顧客購買的速度較重新添貨的速度為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