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Leo隨家人移民澳洲雪梨,並曾在大學畢業後在澳洲任職平面設計工作,而他決定回流香港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因他在澳洲求學期間,經常會接觸香港無線電視出品的電視片集錄影帶。
「我本身是從事平面設計,當時就覺得平面設計沒有太多空間,開始想從事其他媒體,進行比較立體的創作。」
「亦由於我自小就看大台,對之亦有些幻想,覺得不如回港踫踫運氣,所以大約在2003年,我就回到香港試一試是否有機會入行。」與其他新入行的人一樣,Leo亦是由副導演的工作開始。
澳洲人回港追夢「逆市捱住做」終成大台導演 Source: Leo Ho
「其實副導演的需求很大,因為並不是人人都可以捱得過,所以經常有人離開或加入,若有人想入行,只要有少少(這方面的)基本知識,獲聘的機會都很大,至少我當年是這樣。」
「副導演其實是從事安排及計劃的工作,例如以整個劇集而言,首先我們會有一個劇本,當中有不同的場口;
「但因為拍攝並不會順著場口的次序,是會依照場景與時間—即早上或夜晚—而定,因此,我們必須將這些原素整合及處理,然後而處理演員,演員一般不會安排他早上一場、晚上一場,若你要找某人拍攝,若你能安排他整日都在拍攝、這樣就會最省時。」
「這些都是能令拍攝順暢及控制成本的工作,如果你沒有計劃,東拍一些、西拍一些,就會有機會令成本過高而超資。」
「副導的工作亦包括安排演員及道具、例如你要需要拍警察,我們亦要負責事先申請(許可)。」Leo形容自己的副導演生涯是「辛苦亦經常遇到挫折」。但他指,因為錯誤才令他有機會從中學習及成長。
澳洲人回港追夢「逆市捱住做」終成大台導演 Source: Leo Ho
「要慢慢捱出頭,你可以想象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我自己亦試過很多次『撞板』(踫壁),例如,試過弄錯要預訂的物品,加上我最初回港時,中文會(比其他人)差少少,看劇本有是會看漏眼—看少一隻字,或因看漏而漏了叫演員及道具、會做錯很多事情。」
「但你錯過一次之後,你就會很記得下次不能犯同樣的錯誤。」
「副導的工作亦是最辛苦的,因為你必須最早到達及最遲離開,我們以12小時為一組戲、你必須比其他人早一至二小時到達打點一切,走的時候你要必須確定所有人完全無問題、所有事情已妥善處理才能離開;」
「如果超時拍攝,可能就會連睡眠的時間也沒有。」
「而且副導的責任亦很大,現場所有事情,多多少少都會找你處理,全世界都會問你不同的事情,亦因為的工序及牽涉的部門太多,所有部門都會找你,所以我們的電話永遠是響個不停。」
「辛苦的是其他人都是做自己的事情,但副導就要完成所有人的事情。」雖然副導演往往要為工作犠性睡眠的時間,但即使後來當上了導演,Leo仍然會為拍攝的工作而不眠不休。
澳洲人回港追夢「逆市捱住做」終成大台導演 Source: Leo Ho
「當年我拍法證先峰(第四輯),我有一次在不眠不休下、總共拍了52小時,最慘的是我之前已因為拍外景而著涼,要在生病下連續拍攝52小時。」
「當時我要持續食藥減低病情,食藥後好些,但2小時後又開始發病、4小時後再食下一服藥又再舒服一點,不斷在發燒與不發燒的輪替下完成所需要的拍攝工作。」
「這個經歷是我人生中最辛苦的,但無論如何辛苦,做我們這一行的人是很奇怪,因為現在回憶仍會是開心的經歷,因為我會覺得,除了做我們這行的人外,有幾多人有機會持續工作52小時?」雖然Leo認為自己成為導演的路並不平坦,但他認為自己比其他的幸運的是,有機會到過不同的機構工作。而他在視影界的第一個成就,亦就是他在Now電視台工作的一個電視劇項目中獲得,而這也更加強了他對成為演導的決心。
澳洲人回港追夢「逆市捱住做」終成大台導演 Source: Leo Ho
「其實我是2003年開始入電視台做副導,做了約四至五後就離開,之後有不同的嘗試,我又做過舞台劇、又做過鳳凰衛視、又去過Now電視台,都是為了找尋機會。」
「我在Now工作時,有機會拍了一齣名為《衛志夫》的劇集,其實是一齣大陸劇,但當時劇集收視非常好,亦是當時該電視台唯一賺錢的劇集,因此我亦有機會獲得電視台的杰出員工奬。」
「當年(第一次)上大陸拍劇,是完全水土不服,當年我甚至連普通話亦不會,對著整個製作團隊,可以話不知所措;」
「但大約就在半年的時間,我由不會到學會普通話,亦學會他們如何擺放機位、及他們的流程是如何運作;」
「可以學習別人的東西,其實也是一個不錯的經驗;」
在Now落腳並成為綜藝節目的導演後,Leo卻仍然最希望是拍攝戲劇,於是他在大約2013至14年,決定再從回TVB,並拍下了包括《深宮計》、《法政先峰4》、《逆天奇案》、《星空下的仁醫》及《十月初五的月光(胡鴻鈞版)》等多齣受歡迎的劇集。有人指香港的影視業近年正不斷走下坡,而在2003年回港發展的Leo亦親身見證因香港的經濟環境轉差、而影響影視業發展的種種問題,但他仍然深信業界中人有能力打造下一個影視業盛景。
澳洲人回港追夢「逆市捱住做」終成大台導演 Source: Leo Ho
「2003年更是沙士爆發的一年,香港當時像死城一樣...跟著2007就出現金融海潚,一路下來都沒有太多好事(在香港發生);」
「影視業最高峰的時期是八九十年代,當時經濟起飛帶動娛樂,業界當然興旺,所有天王巨星在紅館表演等盛景(都是在當時出現);」
「現在的確影視業亦正走下坡,同時有不同國家的優質影視作品、例如南韓及中國,美國更不在話下,而若要與這些地方的影視業競爭,其實我們亦要自強,要再做好一些才能有望追得上其他人的水平;」
「當然現在香港的影視業的發展無疑是較差,但不代表我們不能再有好景;」
「因為不論經濟好與壞、人總需要娛樂,只不過經濟好時,人們會有更大需求,經濟不好需求就會少一點,因為沒有錢。但在我來看,總不會完全沒有娛樂的需要。」
「不過,現在的文化亦有轉變,因為多了很多網上娛樂,以往我們讀書時會看錄影帶,但現個整個世代已變更,錄影帶已變成VCD,而現在更是只要在電腦按一下就可以有影視娛樂,所有事情都在改變;」雖然Leo表示,他目前仍然會留在大台工作,但其實他亦希望日後有機會成為電視的導演。
澳洲人回港追夢「逆市捱住做」終成大台導演 Source: Leo Ho
「其實在香港很難找到其他公司、投放如此巨大的資源去拍攝劇集,其他地方未必會有同樣的預算,我亦不希望因成本太低,而令劇集失去應有的效果。」
「但如果你問我下一步有何夢想,我希望可以嘗試接觸電影的工作—但這只是夢想、未必會實現。」
更多訪問詳情請留意《我不是名人》的足本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