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紅熱經由甲型鏈球菌引致的細菌感染,主要影響10歲以下的兒童,目前在澳洲不需要呈報病例。然而,昆士蘭大學教授華特(Mark Walker)稱,由於海外有大量猩紅熱個案,澳洲有需要調整防疫措施,慎防本地疫症爆發。病發初期通常出現發燒和喉嚨痛,偶爾會有頭痛、嘔吐和腹痛,或會出現草莓狀(呈紅色和凹凸) 、像砂紙般粗糙的紅疹。初期出現在身軀和頸部,其後迅速蔓延至身體各部位。
A two year old girl with scarlet fever. The rash usually appears first on the neck and face, often leaving a clear unaffected area around the mouth. Source: E+
專家指紅疹多在一星期內消退,很少會致命,雖然抗生素有效治癒,但會令小孩病重。由於猩紅熱屬於高傳染性,如發起癥狀必須服食抗生素,並隔離最少24小時。
目前沒有疫苗預防猩紅熱,市民應時刻保持雙手清潔,咳嗽或打噴嚏時掩蓋口鼻,避免共用個人物品及保持空氣流通,而患病的兒童應避免上學或返托兒中心。
猩紅熱最早在1800年代爆發,近年在英國及部份亞洲國家捲土重來,過去五年香港和中國亦有增加新病例。以上圖片由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提供。
Source: HK C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