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 有研究中國問題專家指,有跡象顯示愈來愈多不滿是針對中國政府
- 反對動態清零政策的示威可能加劇政治不穩
- • 專家又指,長期強制封控措施已多方面打擊中國經濟前景
有專家指,目前反對中國動態清零政策的示威可能加劇政治不穩和中國與外國的緊張關係,而這政策已經對經濟造成長遠的損害。
中國民眾表現岀極罕有的對抗,開始對國家主席習近平自新冠疫情以來一直實施的大規模封控和極端檢疫措施作出示威抗議。
過去三年,習近平政府雖承諾減少管控的成本及對民眾的干擾,但對「清零」政策堅定不移。
但這一次「動態清零」帶來的後果,專家表示可能會摧毀政治和經濟。
示威會造成政治不穩和過敏
除了出現過獨立抗議的異見人士,像十月在北京四通橋拉起橫額抗議有關措施的「四通橋勇士」,直至十一月,在中國發生反對清零政策的示威是極度罕見的。
但現在卻有視頻流出,顯示有數以千計民眾挺身而出反對他們戲稱的「大白」— 身穿白色生化防護裝束執行新冠防疫規定的官方人士。
示威者通常高舉 A4白紙,象徵團結一致反對清零措施,被稱為「白紙革命」。
白紙革命的抗議者將這場運動與 1989 年天安門廣場的抗議和大屠殺相提並論,當時親民主的學生被中國軍隊殺害。 Source: AAP / Ng Han Guan/AP
他說:「初步跡象顯示,愈來愈多的不滿矛頭直指中央政府,而不是傳統以來主要針對的省或地方政府。」
貝爾博士謂中國中央政府之前採取「下放政策」,地方和省政府在政策執行上有很大自主權。」
不過,他指今日由習近平統治的中國截然不同。
貝爾博士謂:「習近平透過政府和司法機關打壓所有層面的違法亂紀行為來鞏固權力。」
結果會造成國家層面的政治不穩,亦可能令政府加強打壓示威,又或者隨之而被逼調整政策。
貝爾博士又說,在這情況下,可能令澳洲與中國交手變得「難上加難」。
「如果愈來愈多示威針對中國中央政府而不是地方政府,北京可能會對外界的批評和因此而令群眾情緒惡化的可能性更加敏感。」
「換句話說,北京對於公開關注中國人權及其他社會或環境公義問題的外國政府,可能採取更強硬的態度。」
由於傳媒都由國家控制,加上網絡審查,因此很難對習近平和中國共產黨的受支持程度作出準確的判斷。
然而,「白紙革命」的抗爭者將這次運動與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和屠城相比,當年有爭取民主的學生被中國軍方射殺。
中國封控對經濟的長遠影響
澳中關係學院 (ACRI) 主任羅震教授 (Professor James Laurenceson) 指,封控對中國長遠經濟發展的影響有三方面。
他說:「第一,因消費停滯,尤其是服務業,經濟已變得更不均衡。」
「可是,中國要持續增長有賴於更大程度的國內消費,但刺激經濟措施主要針對企業而不是向家庭提供支援,只會令情況惡化。」
其中一項帶動消費的刺激經濟措施,可以是政府派錢給人民消費和支援本地商戶,就像澳洲在2020年3月向每人派發 $750。
羅震教授謂:「第二,年青人失業率達百分之二十,但同時在職培訓減少、技術水準下降。研究顯示,遠期的失業率不會輕易反彈。」
「最後,外資對於在中國投資的風險評估提升,直接投資需要更長遠的目光,失而復得並非易事。」
其他專家亦認為,北京在刺激經濟上可以做得更多,但只要清零政策持續,沒有太大理由這樣做。
標普全球評級首席亞洲經濟師高路易 (Louis Kuijs) 對英國廣播公司說:「若企業不能擴展,或人民不能消費,把錢投入經濟沒有甚麼意義。」
此外,中國經濟亦須面對國內重大的房地產巿場危機。
據著名房地產研究機構中國指數研究院 (China Index Academy) 一項私人調查顯示,百大房地產發展商在十月份的銷售量比一年前縮減了 26.5%。
中國人民未來的健康會怎樣?
2016年10月,習近平發表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宣布公眾健康是未來所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先決條件。
綱要的五大目標是:人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主要健康風險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健康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健康產業規模顯著擴大、促進健康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
可是,清零政策造成數以百萬的中國民眾被封鎖住宅大廈中,不能外出運動,而這是《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減少疾病的一個主要政策措施。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亦有可能受到中國未能為大部份長者人口注射疫苗而影響。
八十歲及以上的人口當中,三分之二已經注射疫苗,但只有百分之四十接受了加強劑。
由於據報中國製疫苗比輝瑞和莫德納疫苗的效用低,這被視為一個重大風險。
香港一項Omicron疫情研究顯示,注射兩針中國科興疫苗,對減少八十歲及以上人士患新冠重症或死亡只有百分之五十八的效用,而輝瑞疫苗對同年齡層則有百分之八十七的效用。
即使已有數以百萬計長者注射疫苗,為排除外國人進入中國的管控措施可能放寬作好準備,但衛生專家和經濟學家預料此政策最少會持續至2023年中,甚至有可能延續至 2024年 。
。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