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排隊領援助食物維生 華人老婦群體:對子女難以啟齒

研究顯示,非英語背景的移民,其無家可歸的風險更高。幾位華人長者向SBS中文展示了她們的生活方式,如何將露宿街頭的風險和接受幫助的羞恥感減到最低。

Some social services such as Meals Plus in Parramatta have been able to help older Chinese immigrants cope with daily challenges.

Some social services such as Meals Plus in Parramatta have been able to help older Chinese immigrants cope with daily challenges. Source: Getty

  • 發現,澳洲有40萬名45歲以上女性有無家可歸的風險。
  • 來自非英語背景國家、獨居的年長女性,面臨更高的無家可歸風險。
  • 儘管華人長者在祖籍國有獨居習慣,但在新的環境,他們的獨立性受到限制,而有些長者不願意依賴自己的家人。

對於成年的華人子女,如果看見父母在街邊輪候派發的食物,一定會萬分震驚。在華人文化中,這意味著子女沒有做到照顧好父母的本份。

李女士(化名)經常去西雪梨慈善機構Parramatta Mission領取Meals Plus服務的食物,但一直對子女保守秘密。
Meals Plus next to the Uniting Church in the heart of Parramatta in Sydney's west.
Meals Plus next to the Uniting Church in the heart of Parramatta in Sydney's west. Source: Parramatta Mission
這位70多歲的獨居移民表示,這間慈善機構提供的飯餸令她的日常開支稍稍寬裕,因為支付房租後她「有點手緊」。

「我沒有儲蓄......Meals Plus服務幫到我很多。」

Meals Plus服務協調員穆薩(Paul Moussa)表示,如果沒有了他們的服務,一些婦女很有可能無家可歸。
失去住所、無家可歸的可能性是真實存在的。
他說,求助的人不僅能獲得免費食物,還有日常用品、洗漱用品、毯子和衣服。

「你每星期可能是為了(節省)少至40元或者去到一、兩百元......如果(個人)財務繼續惡化,還有住宿可以提供。華人因為語言障礙更加弱勢,無家可歸是真的可能發生。」

去年一份顯示,像李女士這樣的非英語背景、獨居的年長女性,面臨更高的無家可歸風險。

不過,接受SBS中文訪問的幾位華人移民都表示,基於謹慎和明智的生活規劃,他們不太可能會去到露宿街頭的地步。

李女士說:「我們很節儉⋯⋯如果我有100元,我不會花120元,我只會花80元。」
Some elderly immigrants say it's hard to keep up with the rising cost of living.
Older Chinese immigrants in Australia show reluctance to rely on families. Source: EPA

「華人很會精打細算」

華人長者在祖籍國有獨居習慣,像王女士(化名)即使來到澳洲,也不願意依靠家人。「我喜歡自己生活。我不想和女兒住,那裡太多人了。」

同樣光顧Meals Plus服務的王女士發現,她的房租、食物和賬單支出逐年攀升。儘管如此,她說仍足夠日常需求。
只要省吃儉用,是足夠生活的。我不煙不酒,所以夠用了。
她說,逾20年前初來澳洲時,她是英文水平有限的退休人士,生活艱難。

如今,免費食物幫她緩解了一些財務負擔,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我在那認識了一些華人,這很好,我們有免費早餐。有需要的人儘管來,不需要的就不來。」
Meals Plus has remained open throughout the pandemic, serving 60 breakfasts and 150 lunches five days a week.
Meals Plus has remained open throughout the pandemic, serving 60 breakfasts and 150 lunches five days a week. Source: Parramatta Mission

無子無女無依無靠

很多華人長者是跟隨子女來澳洲,但也有人是膝下無子,無從依靠。

黃女士(化名)就是通過姐妹移居澳洲,沒有子女。她的生活來源是澳洲政府的補助和中國的退休金。「這裡(Meals Plus服務)有足夠吃的,我不用擔心沒有充足的食物。」

她之前遭受肩傷,一整年都伴隨著疼痛生活,無法舉起手臂,連穿衣服都有困難。

語言和文化障礙令她很難明白和信任澳洲的醫療系統。她最後一次治療後,口袋裡只剩下450元。
我從來沒向人借過錢,借錢很丟臉。
作為曾經在中國過著「小康」生活的退休白領,黃女士認為她在澳洲「沒有高生活水平」,但她拒絕依靠在這邊的家人。

她說:「我老了沒人會照顧我,即使侄子姪女也不會。他們連自己父母也不會照顧,為什麼會照顧我?你不應依賴其他人。自己靠自己,保障自己健康。」
Many elderly Chinese immigrants regularly attend Parramatta Mission's free meals service.
Many elderly Chinese immigrants regularly attend Parramatta Mission's free meals service. Source: Parramatta Mission

「不總是受歡迎」

Meals Plus服務協調員穆薩表示,排隊領食物的華人長者有時會被邊緣化、惡待和辱罵。

他說,有些慈善機構認為他們「拿得比需要的多」,但他不同意這看法。「(華人)不總是受歡迎。我嘗試向一些機構解釋他們(積穀防饑)的文化。(他們擔心)如果你拿得不夠多,明天可能就沒有了。」
Meals Plus coordinator Paul Moussa says everybody is welcome at Parramatta Mission.
Meals Plus coordinator Paul Moussa says everybody is welcome at Parramatta Mission. Source: Parramatta Mission
Parramatta Mission最近聘用了兩名義工做翻譯,向求助的人傳達訊息:請只領取今日的份量,因為你明天隨時可以回來,我們歡迎你回來。

穆薩見過有人領取罐頭去抵租。「三四百元一星期,那是很多的罐頭。有些人完全沒有收入,沒有地位。」

「有些人有子女幫忙支付租金。這就是為什麼會有恥辱感。如果他們(長者)被發現來這裡,就意味著子女沒做好。」

他還見過有求助者要翻垃圾桶找衣服和食物。「他們會去餐廳找被丟棄的食物。」

「疫情下多了華人」

華人長者通常是用手機的翻譯程式來與穆薩和其它社區人士溝通。有人在住房和醫療方面需要求助時,Parramatta Mission往往是他們聯絡的第一個機構。

穆薩說:「我們不收費,不銷售。我們有的東西都是免費派發。」

新冠疫情期間,一些人要和子女分離。Meals Plus繼續每週五日開門,派發60份早餐和150份午餐。
Some social services such as Meals Plus in Parramatta have been able to help late-life Chinese immigrants cope with daily challenges.
Older Chinese immigrants in Australia can face greater risks of social isolation due to language barriers. Source: Getty
穆薩表示,不是每個人都接受Meals Plus的環境,因為害怕「丟臉」,在華人文化裡這意味著永遠失去社會地位、名譽受損。

不過越來越多華人長者願意接受這些服務,來幫補日常需求和支出。「疫情讓我們有更多華人、多元文化群體的求助者。因為緊急情況下,他們有真切的需要,他們正嘗試去表達(自己的需要)。」

在華人社區建立信任

雖然很多晚年來澳的移民因為不懂或者懂很少英語而成為脆弱和孤立的群體,但適當的社會服務可以幫他們解決很多困難。

李女士說:「我喜歡這環境......我們在這裡完全不受歧視。」

經過長時間接觸和敢於開口說話,華人長者已經了解到西方的醫療保健系統了。她說:「在澳洲,你可以免費體檢。我有長者卡,所以醫療費很低。」
The Meals Plus services relies heavily on volunteers who sometimes double up as interpreters.
Meals Plus relies heavily on volunteers who sometimes double up as interpreters. Source: Parramatta Mission
獲得這些社會服務,讓一些人的生活保障得以提高。李說:「我要感謝澳洲政府⋯⋯還有我的熱心的華人房東,沒有加很多租。」

穆薩表示,如果體制「出事」,多米諾效應是巨大的。而Parramatta Mission等機構正是為人們提供緊急的服務,例如填飽肚子,聯絡免費的牙醫、物理治療等。

一些長者絞盡腦汁去擴大和延長自己的收入,製造更大的安全網,令自己的未來更有保障。

而像王女士這樣的長者可能更適應Parramatta Mission的服務。他們更願意關注眼前的「小確幸」,而非擔憂未來。

王把自己交給命運:「我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我覺得我是好人,我會沒事。有人在照顧著我。」

正在參與8月1日至7日的2021年無家可歸週,今年的全國活動主題是「每人都需要一個家

個人或組織希望支持該慈善機構,請瀏覽,亦可致電02 9891 8877或電郵至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3 August 2021 3:09p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3:06pm
By Tania Lee, Koma Che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