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SBS
教育政策學術期刊(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發表題為《公立學校及貧富分隔:選擇學校抑或選擇同學》(Shopping for schools or shopping for peers: public schools and catchment area segregation)的研究報告,表示部分「優質」的公立學校深受富有的家庭歡迎,而收生標準則將貧困學生排拒在外。
報告指出,部分受歡迎的學校位於家庭入息及資產值較高的地區,並且限制學生的居住區域,導致非當地居住的學生未能入讀該學校。
同時,剛公佈的人口普查數據亦指出,居住這些地區的居民大多在澳洲出生,並聲稱自己「無宗教信仰」。
新州中學校長委員會會長皮理斯蘭德(Chris Presland)認為,澳洲面對其中一個最大的挑戰,是貧富家庭之間的不公平現象。
他表示,研究報告顯示,不公平的情況並不只局限於公立與私立學校之間的不同收生要求,亦擴展至公立學校本身的收生標準。
未有接受跨區學生
研究調查著眼於公立學校的「貧富分隔」情況,是否由於收生的要求所導致。
結果發現,家庭入息越高的區域,家長越希望讓學生在相同區域上學。
換言而之,位於高收入地區的公立學校,比其他公立學校較受富有的家庭歡迎,導致貧富「學校」的差距越來越大。
研究人員表示,在其他國家,不同學校的教學質素分別不大,家長因而願意讓子女在所屬的區域上學。
但他指出,澳洲家長認為學校之間的質素參差,甚至選擇遷往較富有的區域,令子女有資格入讀該地區內的「優質學校」。
調查人員建議,所有公立學校應預留 10% 的學位予跨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