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讀音奇特」 但「我」:不想放棄

雖然他改用 J-Lo 這個名稱,而非本名羅介雍(Jieh-Yung Lo)時,其他人對他的態度會截然不同,但他卻表示:不想再使用這個暱稱。

A man smiles as he poses in front of a beach

Jieh-Yung Lo有一個很難唸的名字,但他不想叫J-Lo了。 Source: Supplied / Charis Chang

要點:
  • 名字聽起來「奇趣」的人正選擇不再使用英文名。
  • 但有些人會因為名字難以發音而受負面影響,包括被社會排斥。
  • 他們正在努力令他人可以正確地發音,並且有一些實用的措施令這件事變得更容易。
羅介雍 (Jieh-Yung Lo)在20 多歲時,曾短暫地以「J-Lo」自稱。

他向 SBS 新聞表示:「這個名字突然流行起來,當我自我介紹為「J-Lo」時,每個人對我的態度都截然不同,所以我開始使用它。」

無論在過去還是現在,很多人都會覺得這個人擁有一個「讀音很有趣的名字」。

37 歲的羅介雍,指當他當年在阿辛頓澳式足球會 (Essendon Football Club)推廣多元文化項目時,因為很多球員都不會讀他的名字,所以他開始將自己的名字簡化為「 J-Lo」。

「我覺得此舉打破了障礙,他們變更友善和愉快。」

「透過使用這個暱稱,他們似乎認為打破了與我的隔閡,不再認為我是外來的種族,把我當成他們其中的一員。」
A man speaks as he stands at a lectern
Jieh-Yung Lo 是澳洲國立大學亞裔澳洲領導力中心主任。 Source: Supplied
因此,在羅介雍剛步入政壇時,亦是以 J-Lo 作名稱。

他說:「儘管我不再是工黨成員,但黨中仍有很多人稱我為 J-Lo。」

但羅介雍漸漸開始後悔自己的決定。

他說:「我覺得自己背叛了我的傳統和身份,亦背叛了我的父母。」

他的父母說他的名字有心胸廣闊的意思,不會因小事而困擾或妨礙他。

他說:「你的名字是父母給你的最重要的東西之一,特別是在中國文化。 它反映了你父母的期盼,希望你長大後成為怎樣的人。」

因此,當他決定在 2008 年決定出任蒙納殊(Monash)市議員時,他的同事建議他改名為「Jeff」或「Jason」之類的名字,因為怕他的本名會令人以為他不能正確地說英語。羅介雍拒絕了他們,他想對自己更加真實和真誠。
「你的名字是父母給你的最重要的東西之一,特別是在中國文化。」
Jieh-Yung Lo
羅介雍在 23 歲時,當選墨爾本蒙納殊市議會的第一位華裔澳洲人。由此證明他的決定是正確的。

為了證明黨內那個改名的建議是錯誤的,這正給予他額外的推動力,令他更努力去宣傳和競選。

他說:「我的父母為我的不妥協而感到驕傲,我保留了這個名字。」

從「同化到真實」的轉變

現在他是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澳洲亞裔領導中心總監,他表示越來越多人選擇不使用英文名字,特別是新移民。

他說:「這是因為澳洲正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具包容性和全球化。」
People walking across the road
羅介雍說,澳洲正在變得更加多元化、包容和全球化。 Source: AAP
「越來越多人對自己的傳統和血統,和來自的地方變得更加熱情和自豪。」

「他們現在把它視為榮譽徽章,而不是試圖隱藏它。」

羅介雍還認為,社會已經出現「同化到真實」的轉變。

他說:「人們想變得更真誠和更真實。」

擁有不常見名字的人可能會被社會排斥

Fiona Swee-Lin Price 是跨文化傳訊主任,她與大學合作已數十年,幫助他們在畢業典禮和其他場合讀出學生的名字。

公關公司 Globalize Consulting 的總監說,人們逐漸地知道正確讀出人名的重要性。

她說:「如果你不能使用某人的名字,就會在社交上把他們排除在外。」

她續說,她聽說過一些人要改用英文名,是因為他們的同事很難讀出,甚至讀不出他們的本名。

她說:「有人說 (這件事)是他們職業生涯的主要問題,因為當其他人要介紹到訪者時,都會猶豫,躲避或者在走廊裡避開他們。」

但 Price 博士說,不應對來自不同背景而有英文名的人作出假設。一位韓國女士告訴她,她兒子的老師對她的韓國名字評價很高,並說:『哦,好女孩,我很高興你沒有改英文名字』。

她說:「你不需要因為覺得我做了正確的事而給我掌聲,有些人對於使用原名是感到舒適的。」

她表示有些中國人在不同的環境中使用不同的名字,而其他文化則鼓勵人們在成年後使用新名字。

她說:「如果他們會因為改名而感到舒適,那麼你應該要尊重他們。」

Price 博士說,擁有一個不常見的名字也會給此人帶來很大的壓力,他們要不斷地教導別人如何讀出名字,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這樣做。
A woman wearing a blue jacket
Fiona Swee-Lin Price 是跨文化傳訊主任。 Source: Supplied

需要關注實際的解決方法

Price 博士認為,重要的是將名字的讀音視為一個實際問題,需要實際的解決方法,而不是某程度上反映一個人性格的道德問題。

她說:「他們為做得更好而承受壓力,但在如何做得更好方面,卻沒有很多的支援。」

她續說,對於那些成長於純英語家庭的人,他們可能不懂從不熟悉的語言中發音,更不可能地聽過一次讀音後會記得,特別是沒有使用拼音的名字。

她建議想嘗試正確讀出人名的人,首先是問當時人,或者認識他們或說同一種語言的人。記錄他們是怎麼說的,之後就可以記住,亦可以錄音或用拼音寫下來。

她說他們常常會為其他人努力學習他們的名字而感到很高興。

你亦可以在網上找到姓名的讀音,如果你懂該語言,谷歌(Google)翻譯也可派上用場。

「它們不是完全正確,但如果你沒有任何頭緒時,當然值得一試。」

她說 LinkedIn 亦有一個有用的功能,允許用戶把他們名字的錄音上載到他們的個人資料中。

「讀音奇特的名字」越來越普遍

羅介雍指,在他年輕時,人們常常形容他擁有「讀音奇特的名字」,這讓他感到很沮喪。現在他不認為這是一件壞事,因為這表明了他至少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希望他們逐漸地學懂他的名字。

他還有些方法讓其他人更容易記住他的名字,包括很多人都用過的連字符號,因為仍有人認為 Yung 是他的中間名。

在社交場合,羅介雍常被要求做自我介紹,而不是由別人去介紹他。他還嘗試以第三人稱稱呼自己,讓他有機會重複自己的名字並令其他人更容易記得。

例如,他可能會講一個故事並說「介雍你在想什麼?」。

但如果其他人不能正確讀出他的名字,他亦不會感到被冒犯。

他說:「也有中國人讀錯了我的名字,所以我不期望每個人都讀得正確。」
A man smiles as he poses in front of a beach
羅介雍有一個很難唸的名字,但他不想自稱為 J-Lo了。 Source: Supplied / Charis Chang
他續說,近年來許多澳洲華人告訴他,他們要重新找回中文名字並擁抱中國傳統。


他說:「因為他們在成長中被迫長期壓抑,而現在的環境,他們可以為做自己而感到舒適,你可以平衡兩者,你可以是澳洲人,也可以是澳洲華人,你不用做選擇。」

「現在,當我向新朋友介紹自己時,這與我在 2008 年以 J-Lo 自稱時,所感受到的熱情是一樣的,我們這個社會正在變得更好。」

「我不再是擁有『讀音奇特的名字』的怪人了,還有很多其他人都有『讀音奇特的名字』。」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8 February 2023 4:19pm
By Charis Chang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