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曾無錢交租窩居車中 香港留學生受恩惠後做義工助人

塔州一個慈善團體在疫情期間向留學生派發食物和日用品,但一些人不願受人恩惠。

A young man wearing a mask working in a kitchen

Waikit Yung was forced to live in his car when the pandemic began. Source: SBS News: Sarah Maunder

今日較早前,香港留學生容偉傑(音譯,Waikit Yung)窩居在他的汽車裡。

31歲的他來了澳洲6年,之前在塔州的TAFE修讀商業烹飪。不過,畢業後他找不到工作,疫情來臨後更不消說。

他向本台表示:「疫情來襲初時,我住在一間屋裡,但之後我再沒有錢,所以搬到車裡住。」

他的妻子和女兒住在中國,疫情亦令他們分隔兩地接近一年。
A young man wearing a mask stirring a big cooking pot
Waikit Yung graduated from a commercial cookery course last year, and is now using those skills to volunteer. Source: SBS News: Sarah Maunder
他說:「(親人分隔異地)是典型的華人故事,這(對我來說)很艱難。他們在中國是安全的……我正嘗試找出如何在澳洲支持自己的生活。」

偉傑現持有過橋簽證。他已申請了類別485的畢業簽證,希望把妻女都帶到身邊,但當局仍在審批其申請。由於不是永久居民或公民,他不合資格申領尋工津貼(JobSeeker)。

塔州首府何伯特內南區Sandy Bay的Wellspring聖公會,最近向他伸出援手。

疫情初爆發時,教會設立了Show Hope慈善項目,向生活艱難的留學生派發熱食、日用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教會替偉傑找到住宿地方,他則替教會當義工,幫助Show Hope準備食物,每星期派給700名留學生。

偉傑希望透過自身經驗,鼓勵那些生活困苦的留學生尋找別人幫忙。

他說:「我希望我有能力幫助(別人),就像我度過困難時。」

「羞於求助」

Wellspring聖公會的大學牧師Sam Gough表示,一些留學生覺得受人恩惠會羞恥或有罪疚感,故他一直以來都不易讓他們接受幫忙。

Gough說:「一些學生一直非常不情願走出來接受幫忙。有些人領取食物時向我道歉。我向他們派食物時,就算明知他們已經沒錢和很需要食物,但仍不肯接受。」
A man in a dress shirt working at a desk.
Sam Gough is a Pastor at the Wellspring Anglican Church. He worries about the students that are not accepting help. Source: SBS News: Sarah Maunder
塔州紅十字會的移民及緊急服務部的Julie Groom說,有移民背景或持臨時簽證的人,很多時都羞於或害怕求助。

她認為,各個慈善機構都面對類似的處境,「我們發現,人們很尷尬不肯走出來……那些住在分租屋的國際留學生,我們發現他們不肯求助,因為他們怕被室友知道。尤其是男性,他們不願談到求助的事。那些父親……家中的主要經濟支柱,現在可能是他們長久以來第一次失去收入。」
An older lady with short light hair and a big smile.
Julie Groom is the Migration and Emergency Services Lead for the Red Cross in Tasmania. Source: SBS News: Sarah Maunder
Groom說,另一件重要的事是,要讓臨時簽證持有人明白,接受別人幫助不會影響他們的簽證,「他們的簽證條件中,包括要自給自足,所以他們不會求助,並且擔心在疫情過後會影響其簽證。」

Shushmita Roy在2018年由孟加拉來到塔斯曼利亞大學(UTAS)讀IT。

21歲的她過去兩個月都在Show Hope做義工,同時接受熱食和日用品。這段時間,她一直遊說朋友前來,但他們都不願意。
A young woman smiling at the camera. She's sitting in front of a bookshelf
Shushmita Roy says one of her friends is too embarrassed to be seen collecting food from a charity. Source: SBS News: Sarah Maunder
她說:「他(Shushmita的一個朋友)知道Show Hope這個項目,我告訴過他幾次,甚麼我們一些朋友也告訴了,而他真的需要幫手,但他就是太尷尬不肯來。他沒有失業,但工時被減,令他面對財政危機。」

Shushmita的最後一年學習生涯,在疫情中度過。她的父母和兄弟姊妹都在孟加拉,父母一直在財政上幫她,但疫情令一切變得困難。

她說:「我國家的情況太糟糕,連銀行也關門。每日的確診數字都在上升,所以父親也很難匯款給我。我擔心他們,因為孟加拉的情況並不好……那裡有人染了新冠病毒,但他們並不知道。」

留學生還可以有甚麼援助?

塔斯曼尼亞大學學生體驗部執行長Steph Taylor表示,其大學一直與Wellspring聖公會教會合作,以支援留學生。 

她說,校方本身也有數個支援計劃,「我們提供一系列的支援本地和國際學生的計劃,包括派發日用品和優惠券、手提電腦和其他資源去支持他們的學習,以及提供財政援助、在學費和住宿費上給予靈活的支付計劃。」

她表示:「自從疫情影響我們的社區以來,校方已提供價值超過250萬元的支援。」

TasTAFE行政總裁Jenny Dodd說,其留學生可以獲得支援和建議,「疫情期間,我們的留學生顧問增加聯絡國際留學生,維持每星期以電話或視像聯絡(學生),並幫助他們取得需要的支援服務。」

今年4月,塔州政府宣佈,將向持臨時簽證而有經濟困難的人提供一筆過250元的資助。截至6月,當局向3,960人批出共127萬5,525元。
A woman with a big smile looking at the camera.
Anita Lincolne-Lomax says there is a misconception in Australia tha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ome from wealthy families. Source: SBS News: Sarah Maunder
Wellspring聖公會教會成員Anita Lincolne-Lomax統籌派發毛氈給留學生,因為很多學生在領取熱食時,希望也拿取毛氈。

她說,有一個錯誤觀念是「來澳洲的留學生都來自富裕家庭」,「大部份留學生都來自一般家庭,有些要借一大筆錢來送子女到這裡,希望他們得到的教育機會可以打破貧窮的惡性循環。」

她續道:「有時,這些小孩在全職讀書之餘做清潔工或廚工,不只為了支持自己的生活,還會匯款回去給家人。他們再支持不到自己的處境遭到遺忘,但他們的家人也幫上忙。」

偉傑說,他對獲得支援感到快樂,並且有決心在塔州找一份廚師的工作,而非搬到雪梨或墨爾本等大城市,「我每日都在找工作。我傾向留在塔州,這裡有(我喜歡的)生活方式。我的朋友都在這裡,我希望他日可以有自己的房屋,帶妻子和女兒去沙灘玩。」

生活有困難的留學生應聯絡他們的學。

如需精神健康支援,可聯絡Beyond Blue,電話1300 22 4636。更多資訊可瀏覽支援來自不同文化和語言背景的人。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
Published 20 August 2020 4:17pm
Updated 20 August 2020 4:19pm
By Sarah Maunder
Presented by Yiu Wah Li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