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S 專題】「丸仔測試」全解讀

政府對軟性毒品採取「零容忍政策」,但未有阻生年輕生命的流逝,於是有人提出「丸仔測試」(pill testing)。到底甚麼是「丸仔測試」?為何如此備受爭議?

Pill testing: explained

Source: SBS News

今年伊始,一名 20 歲男子在維州一個音樂節死於濫藥;之前,新州又有一名 22 歲男子死於音樂節濫藥,自去年 9 月起,新州有最少 4 名年輕人死於音樂節濫藥。

多個州政府對軟性毒品採取「零容忍政策」,但未有阻生年輕生命的流逝,於是有人提出「丸仔測試」(pill testing)。到底甚麼是「丸仔測試」?為何如此備受爭議?

爭議形同毒品注射室

在娛樂場所服食的軟性毒品 (廣番話俗稱丸仔) 有很多不同成份,但由於貨源不明、生產者不明、丸仔的強度和純度不明,很多時會造成過量濫藥死亡。丸仔測試的最基本目標,就是通過臨場測試了解丸仔的成份,令年輕人知道危險而不去過量服食。

這項建議引起澳洲社會熱議,其激烈程度不亞於二十年前在雪梨英皇十字區設立「毒品注射室」。

當年有人建議設立毒品注射室的目的,是避免道友在街頭或不符合條件的地方過量注射毒品而死亡;但因為管有毒品本身已是違法, 設立毒品注射室,等於政府變相鼓勵第三方容許違禁物品的存在,甚至變相容許注射和服用,引起的法理和道德爭議很大。
The facilities at the injecting room.
The facilities at the injecting room. Source: AAP
借鑑歐洲國家經驗

最先實施丸仔測試是荷蘭,於 1992 年實施,之後 1997 年在奧地利實施、1998 年在比利時、2001 年在瑞士,再陸續推及葡萄牙、法國和西班牙。美國和加拿大在 1999 年起由非牟利組織執行,英國在 2013 年起亦由志願團體執行。多項數據指,成功濫藥的減低死亡率,雖然這些數據仍存在不同的爭議。

澳洲於去年四月由志願組織在坎培拉一個音樂節場地實施丸仔測試,用遠紅外線儀錶 (下圖) 去測量丸仔的成份,亦有商家推出過「自行測試套裝」,但這些套裝測不到份量的危險性,所以並不普遍。
Dr David Caldicott, the clinical lead of Pill Testing Australia, demonstrates how a pill testing machine works.
Dr David Caldicott, the clinical lead of Pill Testing Australia, demonstrates how a pill testing machine works. Source: SBS News
坎培拉丸仔測試八成人改變初衷

根據坎培拉那一次音樂節的經驗,丸仔測試的程序如下:

1. 音樂節的場地外設置帳篷;

2. 排隊輸到當事人時,要簽署一張免責聲明 (遭保守派圍攻,另文報導);

3. 同時會有人向當事人講解丸仔的危險性,強調測試不代表丸仔安全;

4. 註冊藥劑師會臨場用儀器檢測丸仔樣本;

5. 再口述確定當事人明白丸仔的成份。

結果在 83 個測試的丸仔樣本中,僅 42 個擁有迷幻藥的成份,其他丸仔只是有填充成份 (即假丸仔),包括抗組胺劑、咖啡因、食油,甚至牙膏。

不過,其中一粒藥丸驗出「亞甲基雙氧苯基乙基胺戊酮」(N-Ethylpentylone) ,一種超強力的刺激成份,當事人表明不會服用,應該避免了最少一宗送院事件。

這種成份在新西蘭曾經造成 13 人送院。

組織者說,達到八成的人知道丸仔成份後,決定不再服食丸仔。

正反意見:醫學會支持保守派反對

綠黨認為,多個州政府對軟性毒品採用的零容忍政策,無法阻止年輕人濫藥,證明已經全盤失敗,認為應該廣泛推行丸仔測試,挽救生命。

建議遭新州州長貝莉珍妮安的反對,她認為丸仔測試提供一種「虛假的安全感」,不認為丸仔測試可保障社區安全。

新州在野工黨領袖戴利就認為,政府一方面無法制止濫藥死亡個案增加,一方面完全不考慮丸仔測試,是不切實際的做法。

前澳洲聯邦警務處長帕爾馬 (Mick Palmer) 就促請新州考慮建議,帕爾馬認為毒品注射室在雪梨英皇十字區設立超過 18 年,相當成功,認為政府應該給予醫護人員和社工一個機會,去幫助有需要的人遠離毒品的禍害。

更多爭議,
Protesters supporting pill testing seen during a rally in Sydney on January 19.
Protesters supporting pill testing seen during a rally in Sydney on January 19. Source: AAP



分享
Published 24 January 2019 10:30pm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