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備銀行擴大買債規模 用意何在?

聯邦儲備銀行周二公佈議息會議決定,其用意何在?市場刮起了一場辯論。

Rserve Bank of Australia

儲備銀行擴大買債看i都, 試產各有不同的解讀。 Source: Wikimedia Commons Che Lya Xyang CC BY SA 3.0

要點:

  • 聯邦儲備銀行維持官方利0.1厘不變;
  • 除惡別銀行擴大買債規模, 由四月中旬起至9月,加多1,000億;
  • 市場圍繞相對貶值論與刺激經濟論的辯論
目前市場關注的主要兩點。一,聯邦儲備銀行維持官方利率0.1厘不變; 二,儲備銀行擴大買債規模,預計在4月中後,再買多1,000億國債或州政府發行的主權債,届時,儲備銀行將會坐擁8成聯邦政府發行的債券。

前者,市場分析并無新意,實屬預料之内,因爲其實官方利率已經接近0息,再減已經意義不大,除非是負利率,但儲備銀行認爲澳洲的經濟體系未惡劣到這個地步,引入負利率反為嚇怕機構性投資者,不在澳洲繼續投資。

然而,市場對於儲備銀行擴大買債規模,在4月打後半年再買多1,000億聯邦政府或州政府發行的債券,反應非常積極。有關消息公佈後,澳洲200隻成份股隨機反彈0.3%,個半小時後,收市場時升0.41%,全日的升幅為1.49%,換句話説,市場聞訊,後的表現相當積極。 然而另一邊廂,澳元兌換美元的匯價則從一澳元兌換76.60美仙,下挫至16.19美仙,相差41個點子, 跌幅0.53%。

值得留意的是儲備銀行目前為刺激經濟復蘇的動力,已經投入買債的操作,目前撥備1,000億元購買政府的債券,到現時爲止已經動用了520億。財經界一直猜測儲備銀行在4月前必定會再擴大買債力度,支持經濟,果然儲備銀行不負衆望。

買債為刺激經濟

但爲什麽儲備銀行要這樣做呢? 原因只有一個, 即繼續為澳洲的經濟復蘇動力提供上升條件。目前按照儲備銀行的估計,今明兩年全國國民生產總值預計會增長3.5%, 這個預測增幅比原先儲備銀行預計的5%及4%升幅爲低;與此同時,失業率則維持在6%的高水平。儲備銀行的存在目的為保障澳洲的就業環境,以及維持通脹在一個合理的水平。

換句話説,目前的就業情況相當麻麻,通脹水平亦嫌過度偏低,未能刺激薪金增長,對消費,對就業,對刺激澳洲經濟發展,力度不夠。儲備銀行預計最早也要到2024年,才有望將通貨膨脹率提升至2至3%的水平。

故此今次再加碼擴大買債力度,目的就是刺激經濟發展。

儲備銀行如何擴大買債力度?

那麽另一個問題是,儲備銀行如何透過擴大買債力度,來達至這個刺激經濟的效果。政府國債是以一個無風險的保值投資工具,機構性投資者透過定期公開拍賣形式認購國債或州政府債券。之後,大家就可以在二手市場買賣國債,價高者得,當然還要考慮政府發行債券時的息率,作爲量度到期國債或州債的收益,財經界稱之為「孳息」或「國債收益率」。

如今,儲備銀行向外界發出訊息,表示會買債,那麽市場有買家,私人投資者或企業便可以變賣手上的債券,套取現金。在目前低息的環境下,大家可以消費,或再作投資之用從而帶動經濟發展。

果真如此,儲備銀行便可以做到市場所謂的「打通流動性」,當然打通流通性還有其他金融措施達到這個目的,譬如發行短期低息貸款等方式。

市場對儲備銀行擴大買債的不同解讀: 相對貶值 VS 一石二鳥

其實財經界對於儲備銀行擴大買債規模之大以及其迫切性,有不同的解讀。

有財經分析員表示其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亦對澳洲的經濟展望把脈,并發出增長動力不弱的報告,2021年全年增長可以取得4%的升幅,然而儲備銀行仍然急急推出這個買債規模,最終目的是要推低澳元,達到其相對貶值的效果,即 comparative devaluation,原因是美國買債力度有增無減,澳元被美元下跌的力度相對地被人爲推高,故此聯邦儲備銀行這一著,是非不得已的保住澳洲經濟增長的貨幣政測措施。

不過對此論調,本台財經嘉賓,獨立經濟分析及商業投資顧問盤萬新先生卻有不同的意見。他認爲美國每月買債力度是250至300美元,相對澳洲每月平均買債力度是50億澳元,故此純從相對貶值的角度而言,澳洲儲備銀行如果想借此拖低澳元,相信必有先天不足之嫌,故此他維持澳洲儲備銀行擴大買債的規模,只有一個,即借此推低國債收益率,讓市場的借貸利率企穩在低的水平,刺激澳洲的企業融資投資的意欲,間接也可以減低聯邦政府在攤還國債上的利息負擔壓力, 可謂一石二鳥。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請查閱所屬州份或領地的聚會限制規定。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聯邦政府推出的追蹤新冠病毒的應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機中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
Published 4 February 2021 9:01am
Updated 11 February 2021 12:43pm
By 宋慶勤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