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州在星期四(8月13日)通過議會投票,通過「性傾向矯正治療」刑事化,成為澳洲第一個禁止此療法的州份。
根據新法律,醫護人員若使用厭惡療法,催眠和心理分析等方法嘗試改變或壓抑一個人的性取向或性別認同,可能面臨長達18個月的監禁。
昆士蘭州衛生部長史蒂芬·邁爾斯(Steven Miles)在周四向國會發表講話時說,「性傾向矯正治療」是一種「極具破壞性和不道德的做法」,對非異性戀者的年輕人來會造成更大的風險。
邁爾斯指出非異性戀並不是一種需要藥物治療的疾病與痛苦。
他更強調:「任何治療或做法都不惑改變一個人的性向或性別經歷。」
參與「性傾向矯正治療」的醫生,輔導員和心理學家可能面臨長達12個月的監禁,如果受害者未成年,這些服務提供者更可能面臨18個月的監禁。
昆州LGBTI健康委員會主席彼得·布萊克(Peter Black)說,該禁令向昆州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息,即此治療在所有情況下都是有害的。
布萊克對湯森路透基金會說,重要的是要對這種危險和信譽不良的行為進行懲罰。
他亦認為,繼續需要對「性傾向矯正治療」的危害進行教育和進一步研究,並為曾接受此療法的倖存者提供支援。近幾個月來,在世界各地也有不少國家取締這種做法,並確認此行為的非法性,因為此療法涉及試圖改變一個人的性取向或性別認同。
Queensland Health Minister Steven Miles. Source: AAP
而在7月,以色列朝著全面禁止邁出了第一步,該法案通過了議會程序的第一階段。
在世界不同國家,包括馬耳他,巴西和德國在內的幾個國家已經部分或全部禁止「性傾向矯正治療」。
2018年,La Trobe大學和人權法律中心的一份報告發現,「性傾向矯正治療」在澳洲的宗教團體中「普遍存在」在澳洲和新西蘭,至少有10個組織,提供了這種療法。
維州和首都領地也已承諾禁止進行這種治療。
星期四,首都領地頒布了一項法案,禁止對未成年人進行此治療,而去年10月,維州政府亦開始就類似立法進行公眾諮詢。